21世紀是博物館的世紀

     有學者説:21世紀是博物館的世紀。這話一點也不誇張,博物館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産物,它表達了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同時也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和公眾科學素養的提高。今年,只要你接觸到媒體,就會發現,不論是電視、廣播、報紙還是網路,都在熱熱鬧鬧的傳播著全國各地蓬勃興建博物館的資訊:北京將在2008年之前投入鉅資,興建30座大型博物館,使北京地區的博物館從現在的118座,達到150座,增加的博物館包括:國家博物館、國家美術館、首都博物館新館、電影博物館、汽車博物館,以及科幻、環保、生態和玩具動畫類博物館和 I T、氣象、電話、老字號、四合院博物館等等。新民晚報引用專家的話稱,這是繼20世紀50年代“十大建築”之後,北京出現的第二次博物館的建設熱潮。7年後,靠近奧運村的城北部地區,將形成博物館群落;在全國各地博物館的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新建成的上海科技館做為 A PEC會議的會址成為美談;杭州的中國財政博物館、上海的中國煙草博物館、北京的國家自然博物館、長沙的書院博物館、長春的汽車博物館、陜西的測繪博物館、新疆的軍墾博物館、成都水井坊遺址等眾多博物館正在加緊建設的步伐。

    目前,我國有博物館2000余所,在類型分佈上,綜合類和歷史文化類的博物館約佔70%,其他具有各個行業特點的專題性博物館為數不多,科學技術類和專業經濟門類的博物館更少,從今年已建成和正在設計建設的博物館的情況看,專題性博物館、科學技術類和專業經濟門類的博物館增多,大專院校和中學辦博物館、企業辦博物館和私人辦博物館正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將來好看的博物館會越來越多。

    數字化建設緊鑼密鼓

    不久前,全國60多位高校博物館的負責人,匯集到上海復旦大學,用兩天的時間,對“大學博物館進行數字化改造”的課題進行了研討。“大學博物館進行數字化改造”工程的目標是:要入選單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博物館,而不是博物館上網,表現形式是多樣化的,至少應該包括內部資訊管理工作的數字化、館內各業務部門間的局域資訊分享、限定上機地點的大眾分享、最終實現館藏資訊的廣域分享。

    今年,國家教育部在已有的遠端公共教育網工作基礎上,提出了“對大學博物館進行數字化改造”的計劃。為完成這一計劃,教育部和財政部撥款2000萬元,配套給15個高校的博物館進行試點性的一期工程。現在,我國高等院校設立的各類博物館或近擬於博物館的設施有100多座,出於教學和研究的需要,不少院校在數字化博物館相關的理論和技術方面連續做了多年的追蹤研究,在屬於核心問題的軟體開發與推廣、教學與培訓、用戶後續服務與軟體升級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預計在短短的一年以後,人們即可通過廣域網際網路經由中國遠端教育網站或承擔該項目的各大學校園網站,自由查詢這些博物館的藏品數據資訊庫。

    大學博物館的數字化改造,是我國博物館數字化的開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數字化博物館建設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

    市場運作初露端倪

    博物館的市場運作是近幾年的一個老話題。據了解,北京有50—60%的博物館,開館之日也就是閉館之時,像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技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上海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那樣紅火的、全國各地的人都知道不多。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的做法,似乎能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據了解,今年1月1日正式開館的中華世紀壇藝術館,沒花國家一分錢,完全按經濟規律辦事,按市場規律操作。藝術館不光有國內一流的館內設施,更有敏感的市場觀念,以6月8日展出的《神秘的瑪雅》展為例,這一展覽在北京展出之前,曾在西安市、廣州市展出,前兩個城市的展出都是以文物交換的形式進行的,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看準了這個展覽將在北京産生的轟動效應,立即與墨西哥方面進行聯繫,花鉅資在京辦起了展覽,結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應雙贏。觀察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的運作方式,記者發現,他們始終與媒體保持著友好的合作精神,利用媒體的優勢,將自我宣傳的文章做透、做深。12月中旬展出的“黑白意象畢加索版畫展”,就借助媒體強烈的宣傳攻勢,招來了旺盛的人氣,展出前5天,參觀人數近20000人。明年,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還將進行項目基金運作,將經濟市場中的文化市場辦出特色。

    法制和機構建設迫在眉捷

    今年11月,適應新形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改草案初審。《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是我國文化領域裏的第一部專門法律,從1982年通過實施以來,只在1991年對該法的第30條、第31條做了修改。實踐證明,這部法律對於提高全民族的文物保護意識,加強文物保護工作,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沒有文物保護法,我國的文物保護事業就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

    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化、開放的擴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文物保護工作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現行的文物保護法的一些規定已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突出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文物保護力度不夠;二是不少文物未能得到合理利用;三是文物管理制度不夠嚴格。社會各界尤其是文物界要求修改文物保護法的呼聲日益強烈。

    修訂草案在文物保護的許多方面有了突破。這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文物保護工作原則更加明確;增加了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制度;完善了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制度;館藏文物保護制度更嚴格了;對國有博物館之間館藏文物的有償轉讓有了規定;文物犯罪和損毀文物行為應負的法律責任更明確。從文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初審情況看,草案已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得到了肯定。相信經過反覆修改,廣泛徵求意見後,將日臻完善。人們期望文物保護法修改草案早日審議通過,以促進我國的文物保護事業更好地發展。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到今天我國還沒有一部“博物館法”,目前博物館的法制管理仍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進行,具有諸多的不適應。改革的深化、開放的擴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一部“博物館法”來規範整個博物館市場,保障我國博物館事業順利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改草案初審,振奮了博物館界人士的精神,他們強烈呼籲國家儘快頒布“博物館法”,以使我國博物館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記者在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了解到,新中國成立後,在半個多世紀內,我國的博物館經過了三次大發展,現行的博物館管理機制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當前博物館蓬勃發展的形勢了。據了解,不少博物館曾因為管理機構不順,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了發展機會。有業內人士建議,能否像瑞典等發達國家一樣,成立一個博物館委員會的機構,統籌管理各行各業的博物館的業務,以使我國的博物館事業同文物事業一道闊步前進。

    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造就博物館市場的發展,博物館市場的發展對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素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期待著,我國蓬勃發展的博物館事業,將讓我們明天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科技日報》2001年12月26日

    

    


歷史博物館:激活古老文明
記者採訪首都博物館:國寶是否被摔壞了?
中國開始建設電影博物館
全美第一個華人歷史博物館落成
冷冷清清 京城博物館如何走出困境
誰來拯救性文化博物館
中國電信博物館開館
天津將興建郵政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慶祝建館五十年
杭州首家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開館
北京開放首家警察博物館
國際間諜博物館要開張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