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我們推薦了這個成果”——中國科學家評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日宣佈,將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和日本的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手性催化反應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中國學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這一成果曾獲得了許多中國科學家的推薦,它獲得自然科學的最高獎項完全在情理之中。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院教授張禮和介紹説,諾貝爾委員會今年評獎前曾向中國徵詢,許多中國科學家都推薦了手性催化合成這一成果,並且預料到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將與有機化學中的不對稱催化反應研究有關。

    什麼是手性?據長期從事藥物合成研究的張禮和解釋,兩個分子的結構從平面上看一模一樣,但在空間上會完全不同,它們構成了實物和鏡像的關係,和人照鏡子一樣,也可以比作左右手的關係,所以叫手性分子。一些有機物、特別是許多天然産物和人體內的活性分子,都是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學和醫藥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手性分子的特殊結構決定了它的特殊性質,互為手性的分子是一對立體異構體,在藥理領域,其中的一個可能具有療效,而另一個可能無效甚至有害。

    張禮和説,在三位獲獎科學家開創催化反應研究之前,合成手性分子是非常困難的。而這三位科學家的成就在於找到了立體選擇性合成的方法和催化劑,可以高效、快速地製造一種手性分子而不生成另一種。三名獲獎科學家很早就開創了這方面的研究,別的科學家近30年來在他們的基礎上作了推廣和拓寬。比如,獲獎的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開發的催化劑可以達到1比100萬的效率,也就是説用1克催化劑就可以合成1噸手性産物,這對制藥有重大的意義。

    張禮和評論説,今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的三名科學家“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從事的是“原創性、奠基性的工作”,從中也可以看出諾貝爾科學獎的遴選標準。他説,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成果,幾乎都是開創性的基礎研究,而且要經過一定時間的檢驗,才能顯示出科研成果的意義所在。中國科學家正在進行的研究將來也可能有獲獎資格,但要獲得諾貝爾科學獎不會是很快的事,這“一定要經過考驗”。

    新華社 2001年10月12日

    



奈保爾獲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
記者專訪諾貝爾獎"新科狀元"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中國科學家評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美德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英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