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基因蟹將上餐桌

    池塘養殖的蟹類由於早期蛻皮過頻,性成熟一般較早,導致個體不大,經濟效益受到影響,如今通過基因延長其早期蛻皮週期,控制蟹類生長成為可能。這是記者昨天從上海水産大學了解到的。

    由該校邱高峰博士率領的研究小組經過兩年多的攻關,利用克隆技術在世界上率先定位並克隆了我國沿海主要經濟蟹類———鋸緣青蟹的蛻皮抑制激素(抑制蟹類蛻皮的一種激素)全基因,為解決蟹類養殖生産上的性早熟難題帶來了福音,同時也為我國蝦蟹類內分泌學研究開闢了一個分子生物學新領域,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該成果標誌著我國蝦蟹類內分泌學研究已進入分子內分泌學研究階段。據介紹,目前蟹類養殖生産中大都採用營養控制等傳統方法減緩蟹類早期生長,抑制性早熟現象,蛻皮抑制激素基因的克隆將使在基因水準控制蝦蟹生長成為可能。基因技術與水産養殖生産結合,將給傳統的水産養殖注入新活力,從而可大幅提高養殖經濟效益。

    由於蝦、蟹同屬甲殼動物,其生長規律相似,因此鋸緣青蟹蛻皮抑制激素基因的發現也為其他蝦蟹基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目前,邱高峰正在進行我國另一水産珍品———“大閘蟹”的蛻皮抑制激素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文匯報》2001年9月18日



專家稱:8大社會爭議將困擾基因工程
世界最大水生蔬菜種質基因庫在我國建成
二十世紀現代技術創新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帶人類基因的老鼠出世了
中國基因治療産業化:志在與世界比肩
基因研究與老百姓有何關係
破譯到解讀 任重而道遠
基因檢測鎖定“殺人狂”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