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恐龍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産物?  

    不少科學家認為,大約6500萬年前,一個巨大的天體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和地球猛烈相撞後,極大改變了地球的氣候環境,造成當時橫行天下的恐龍因無法生存而逐漸滅絕。從此,哺乳動物逐漸發展壯大起來。那恐龍是怎樣成為地球霸主的呢?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大約2億多年前外來天體撞擊地球對氣候産生的影響竟然也是恐龍“興起”的主要原因。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這一結論是科學家在考察了北美洲70多個發現的恐龍化石地點的岩石成分後作出的。研究顯示,恐龍從侏羅紀早期開始在地球上大量繁殖,而在恐龍鼎盛期前,地球生物種類中將近一半相繼滅絕。科學家認為,地球生物的大量消失,為恐龍之類的倖存者提供了機會,讓它們能夠在地球上擴展生存空間。

    這項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成果顯示,造成了恐龍繁盛期前地球生物大量滅絕的原因可能就是小行星和地球的一次猛烈相撞。科學家在北美一些岩石中發現了大量稀有金屬銥。由於銥在地球岩石中含量很低,但是在小行星和彗星上卻是一種很常見的物質。從這些岩石中發現的銥表明,地球可能和被某個天外來客“熱烈擁抱過”。

    美國拉特格斯大學的肯特教授説,在礦石中發現銥為研究天體和地球相撞提供了一個“時間記號”,把這一證據和古生代、中生代的地球生物狀況聯繫起來,能幫助人們“回想”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有證據表明,巨型恐龍在三疊紀末期(約2.1億年前)開始以相對較快的速度繁殖。從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來看,恐龍從三疊紀時期的形態過渡到侏羅紀時期的形態只用了短短5萬年左右的時間。

    肯特教授説,科學家們曾推測大約在2億年前,某顆彗星或者小行星曾經對地球産生了重大影響,並形成了適宜恐龍迅速繁殖的環境,他們的研究正為這一猜想提供了有力證據。肯特表示,宇宙中某一天體對地球的撞擊可能減少了恐龍生存對手的數量,甚至導致其中的一些完全從地球上“蒸發”了,這為恐龍進一步適應地球環境並大量繁衍創造了有利條件。(高軼軍)

    人民網 2002-5-17


人類祖先曾與恐龍相伴
中國首次發現翼龍和鳥腳類恐龍足跡化石
改寫恐龍進化史最後一章
恐龍滅亡新説:650萬年前彗星撞地球地層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