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呼籲加大基因基礎研究投入  

    全球獲取基因測序原始資料的競爭時不我待,而資金短缺正在成為我國啟動一批重要基因序列測序項目的瓶頸。率先完成水稻基因組工作框架圖從而享譽國際的我國科學家于軍呼籲:不要讓經費短缺阻礙我國原創性基因研究水準的騰飛。

    在今天召開的國際人類基因組大會上,于軍預測説:未來5年科學家將測出世界上幾乎所有重要物種的基因序列。隨著基因測序成本逐年降低,各國在獲取基因測序原始資料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雖然基因測序的基本資訊都會根據公開、共用的原則,投放到數據庫中供各國科學家自由採用;但是各國都對測序的第一手資料十分渴求,因為除公佈的基礎資訊外,還有大量原始資訊為測序者獨家所有,科研價值驚人。

    目前,我國科學家已經掌握了基因測序的全部關鍵技術,雞、豬、大豆等我國農畜業重要動植物的基因測序項目也蓄勢待發,此外,還對國際科學界普遍感興趣的玉米、大鼠、小鼠的基因測序工作表示了關注。

    基因測序工作耗資巨大,僅對玉米的一項測序工作就需要3億余元人民幣。

    于軍説,我們必須在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的同時,加快對測序工作立項、審批的速度,不要讓水稻成為我國擁有基因測序原創資訊的唯一重要物種。

    我國已經具備揭開水稻高産遺傳密碼的實力

    新華網上海4月16日電(記者 房寧 仇逸 孫麗萍)我國基因專家今天在此間進行的2002國際人類基因組大會上透露,我國水稻基因研究已經進入關鍵階段,距離攻克水稻高産、優質、抗蟲害、抗乾旱和抗鹽鹼等秘密只有一步之遙。

    中科院遺傳所人類基因組中心副主任于軍在這裡説,我國水稻基因研究已經躍入新階段,科學家正準備將不同種類水稻的基因分別進行對比研究,鎖定控制水稻的高産、抗蟲害等功能基因,就能實現人類大規模生産優質水稻的夢想。

    科學家計劃將6萬個水稻基因放在基因晶片上進行基因分析研究,研究這些基因在産生水稻最主要兩種營養來源蛋白和多糖上的作用。

    本月初,美國《科學》雜誌以封面文章公佈了我國科學家獨立繪出水稻基因組工作框架圖的成果。中國水稻基因研究的數據正在為全世界科學家分享。

    于軍説,現階段水稻基因的研究重點是分析基因表達,用於確定功能性基因。他舉例説,科學家只要用“超級雜交稻”與其他水稻品種做基因對比研究,就能發現人們孜孜以求的高産基因。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率先在世界上培育出“超級雜交稻”,其最高畝産超過1千公斤。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糧食作物,水稻維繫著世界上半數人口的生存,水稻的高産和抗災害秘密由此被視為解決世界人口貧困的關鍵。我國日前完成的水稻基因組測序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植物基因組測序工程,工作量相當於人類基因組測序的七分之一。

    于軍説,我國對水稻基因的功能研究預計將在明年結束。在找到功能性基因後,科學家將重點研究水稻的基因變異,探索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水稻的優質高産遺傳資訊即使在大規模水稻生産中也能保持穩定。

    他説,我國科學家希望應用領先世界的水稻基因研究技術,對水稻進行物種改良。這一技術很快就將造福全人類。

    中科院副院長陳竺對記者説,水稻佔我國40%的糧食産量。我國每人平均可耕地嚴重不足,各種自然災害頻發,用有限的耕地種植出優質高産的水稻,對我國的糧食安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仇逸 房寧 孫麗萍)

    新華社 2002-4-17


我國人類基因研究計劃取得突破性進展
西子湖畔出現水稻基因熱 科研人員聚會杭州參加培訓班
水稻基因組數據庫:“墻內開花墻外香”?
我國水稻基因組序列數據已經被下載556次
《科學》《自然》瞄上中國科學家
科學家述説“水稻基因圖譜”幕後故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