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時代前列 共同推動中國現代化城市發展
——《海峽兩岸城市建設與學術研討會》擷英

    在本月12日至14日于上海召開的“海峽兩岸城市建設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兩岸的90余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就新世紀兩岸城市、特別是上海這樣的標誌性大都市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課題,進行了廣泛而活躍的探討交流,圍繞研討會主題,暢所欲言,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議和意見,達到了相互交流,增進了解,擴大共識的目的。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在新世紀元年歲末之際舉辦這樣的研討會,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主辦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和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局為這次學術研討會的召開作了充分準備,城市規劃方面通過對十個問題簡明扼要的講解,配合生動形象的電腦投影顯示,讓人對大上海未來幾年間的城市建設發展一目了然。以院長尹繼佐為首,包含各有關處所研究者共30多位社科院專家,從城市發展管理、城市經濟建設、投資環境、文化教育産業等諸多方面議題準備了論文或發言提綱,視野開闊且密切結合社會發展實踐,在學術討論會上為探討和交流打開了思路。台灣方面來自臺大、淡江大學、政大、東吳大學、逢甲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和"中研院"等學術單位的近40位專家學者,對不少課題研究相當深入,對兩岸經濟良性互動多抱有熱情期望。在全體大會報告後分為經濟、城建和文化三組的兩天討論中,氣氛熱烈,發言相當活躍而緊湊。

    在把握宏觀經濟發展趨勢方面,上海方面尹繼佐的《全球化中的大都市:在發展中探索良好的管理》一文中就現代化大都市的積極的發展觀、系統協調觀、全方位的合作觀和全社會的參與觀等所作論述,杜恂誠的《兩岸金融合作前景分析》、周建明的《兩岸經貿關係的現狀、趨勢和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和台灣方面林義郎的《兩岸加入WTO後的貿易、科技前景》、魏艾的《兩岸四地經濟一體化發展問題》等論文都頗有力度。對於兩岸入世後上海等中心城市的經濟發展,如何充分利用兩岸民間經貿合作的成果,開拓新的發展空間,降低交易成本,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學者們討論最為熱烈。上海學者厲無畏關於"發展跨國經營,培育跨國公司"的論述,台灣學者劉樹錚、余雪明等就具體論題的報告和發言尤為深入和專業化。

    對於現代化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學者們更多地從適合人未來居住的環境和建築、交通、環保、社區等城建因素和城市文化教育、教育設施、文化消費、文化産業、文化創造力等文化因素兩大方面進行考察和探討。並對如何加強市政規劃與公共行政管理、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等專業課題,進行了深具力度的交流。上海方面有關專家沈人德、齊峰的《大力發展上海市的軌道交通建設》,張忠民的《上海社會經濟發展與市政規劃和環境保護》、柏國強的《上海環保業發展的歷史機遇與對策》、台灣方面學者謝靜琪的《台灣地區服務業的産業與空間結構性》等論文報告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尤其是蘇州市規劃局局長譚穎的《古城蘇州的保護與發展》論文,對蘇州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著名的園林城市、典型的江南水鄉城市等發展與建設管理一系列重大問題,作了介紹和探討。對於城市文化,兩岸專家們既圍繞著城市文化産業化、資訊化的巨大發展機遇出謀獻策,圍繞發展現代城市文化中吸收外來時尚和繼承傳統文化的矛盾、擁抱世界文化和建設民族特色文化的關係進行熱烈討論,更就兩岸文化學術交流的現狀的現狀與前瞻,如何共同推動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各抒已見,上海方面許明的《文化創造力:一個城市的生命象徵》、沈家林的《傳統文化必須在發展中重塑》,台灣方面李勝峰的《兩岸文化融合的幾個觀察》,楊泰順的《傳統中國的財産觀念與民主困境》等論文報告都提出了眾所關注的課題和自己的創見。

    兩岸學者對建設發展上海這樣具有世界影響的現代化都市尤不寄以理性的期盼,正如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兼臺辦主任張志群在閉幕式上所説,為適應國際大勢,把上海建設成為科技創新能力強,産業結構合理,綜合功能齊全的國際化大都市是我們今後的方向。同時,上海近年來致力於滬臺間各領域交流與合作,兩地之間的交流日益增多,在上海地區(含周邊地帶)常住的臺胞人數已達到30萬,各領域雙向交流項目600余項,經濟合作層次提高貿易往來頻繁,滬臺間的交流與合作會不斷向前發展,也正如台灣學者所指出,上海和兩岸城市的繁榮發展都包含和融合了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我們應該在新世紀中創造中國人的驕傲。

    人民網 2001年12月18日


海峽兩岸房地産暨企業投資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海峽兩岸旅遊同業高峰會在蘇州舉行
第四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上演漳州
廈門舉辦首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
未來大學什麼樣 海峽兩岸學者燕園論道
“海峽兩岸工藝美術家藝術交流聯誼會”在上海舉行
海峽兩岸開放及遠端教育研討會綜述
海峽兩岸軟體高峰會在蓉舉行 洽軟體開發合作
海峽兩岸和港澳牙醫學術研討會將在台北舉行
中國(安溪)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會將舉行
海峽兩岸民眾電話通話量10年增長23倍及14倍
《海峽兩岸唐代文學研究史》在兩岸同時出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