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香港超市打敗街市

    港人的消費模式正在悄然改變。特區政府統計處最近一期《香港統計月刊》指出,港人在被稱為“街市”的馬路市場的購物量佔總購物量的比重,已從5年前的65%下降到不足50%,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到超級市場購物。傳統街市夕陽西下,反襯出香港超市的蓬勃發展。

    比街市有吸引力

    超級市場于70年代初在香港興起,老牌英資的“牛奶國際”率先推出惠康超市,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隨後也以百佳的品牌進軍超市。在八九十年代,大小超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中資、日資、法資、美資逐鹿其中。如今,超市業每月的營業額佔香港食品市場總額的50%以上,而惠康和百佳經過20多年減價戰的洗禮,已成為香港超市業雙雄,佔據70%以上的市場份額。惠康與百佳的標誌一紅一藍,各有大約200家分店,遍佈于香港每個角落。市場調查發現,方便是許多市民選擇到超市購物的主要原因。而且像惠康和百佳這樣的超市,裝修得寬敞、明亮,商品擺放得整潔、誘人,再加上充足的冷氣,絕對是那些雜亂、潮濕和飄著異味的街市沒法比的。

    商品齊全是超市的一大特點。鮮肉活魚本來是街市的賣點,但是如今這也成為超市的經營項目,街市的優勢已日漸式微。從凈菜到湯料,從鮮肉到活魚,經過超市的處理,回家即可下鍋烹飪。延長營業時間也是超市打倒街市的一個重要“撒手锏”,一般早上8時開始營業,晚上11時才關門。

    進門不用存包

    香港超市的商品琳瑯滿目,而服務更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進超市你不用存包,推著小車隨便逛,既不會有人熱心地向你推銷東西,出門時也不會有人用看賊似的眼光盯著你。經營者似乎對超市的防盜系統非常自信,對顧客的操守更頗有信心。

    有一次,一位顧客在記者前面交完錢,出門時警報響了,他一下呆住了。沒想到售貨員卻馬上跑過來先向他道歉,接著幫他檢查,看看是否有商品忘了消磁。有些顧客在交款時,發現商品價錢和貨架上標的不同,不想買了。這時即使售貨員已把商品輸入電腦,也不會因嫌麻煩而拒絕顧客,而且她們總是一臉笑容。

    超市的經營者總是想方設法讓顧客對他們的商品充滿信心。例如,他們把凈菜的整個生産過程用圖表和文字展示給消費者看:何時採摘,如何進貨,保存在什麼溫度中,何時上櫃銷售,買回家後如何存放,如何食用等等,令人不得不信服他們的商品是新鮮的。

    “割喉式”降價中求生

    顧客當然最講求實惠。超市每天都會推出特價商品,以吸引顧客。惠康超市推出“平通街”,專門賣特價商品,百佳則使用黃色標簽,區別特價商品。另外,它們還常常在香港最暢銷的報紙刊登特價商品的廣告,一登就是圖文並茂的幾大版。

    兩大超市都信心十足地承諾,它們這些特價商品的價格是全區同類超市中最低的。如果市民在百佳購入特價貨後,當天之內發現惠康出售的同一貨品定價更低,可憑收據向百佳取回兩倍的差額。據説,百佳這項服務推出幾年來,每年退給顧客款項不足10港元!

    超市商品的價格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行就市,今天有特價就便宜幾塊錢,明天沒有特價就貴幾塊錢。是否特價,要看競爭對手。只要對方有貨,價格就趨下降,反之價格便會上揚。

    其實,香港超市就是在所謂“割喉式”的減價中逐漸發展壯大的。為了爭奪市場份額,超市之間動輒掀起減價大戰,減價幅度十分驚人,有時甚至高達50%—70%。它們就是要以這種近乎自殘的方式置對手于死地,雜貨店早已“屍橫遍野”,新興的網路直銷公司也“舉手投降”。即使是歐洲超市業的盟主家樂福,殺到香港同樣遭遇“滑鐵盧”,在慘澹經營3年多之後於去年秋天黯然淡出。

    小超市一樣紅火

    惠康和百佳的成功,首先得益於大財團的支撐。更重要的是,惠康和百佳已經在整個香港建立起自己的銷售網路,憑藉這一優勢,它們在與供應商議價時佔據上風。據一些熟悉內幕的業內人士介紹,供應商要把貨品放到超市售賣,必須先交一筆“上架費”。至於每週的大減價,大都不是超市經營者要把貨物減價出售,而是他們要求供應商降低價格的結果。

    惠康和百佳的市場佔有率超過了70%,令香港一些市民和學者擔心出現寡頭壟斷的局面。其實,這種擔憂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新的競爭者隨時可以加入。不少中小型的超市和連鎖店,塑造自身的優勢,生意同樣紅火。像“日本城”10元一份的日用品打遍全城,“裕記”低價優質的商品吸引了不少中老年消費者,24小時營業的“Seven—eleven”當然得到年輕人的喜愛,“OK”便利店則散佈于地鐵沿線。就是惠康和百佳,它們之間的顧客爭奪戰也從來沒有停過。這正顯示著香港零售業的充沛活力。

    《環球時報》 2001年09月07日

相關新聞

超市服務走向人性化

沃爾瑪進京已成定局

京滬超市聯手 尋求規模突破

中國超市與外國同行一決高低

零售商做好準備迎接入世挑戰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