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網際網路時代的美國華人

劉權

    20世紀末,華人高科技企業家在美國加州矽谷等科技園區發展迅猛,進入了美國主流經濟。

    七八十年代,王安電腦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跨國公司之一,分公司遍佈全球100多個國家,營業額從1975年的7590萬美元增長至1985年的23.5億美元,10年時間規模擴展30倍。王安曾名列美國10大富豪。

    王嘉廉是美國華人高科技企業的傑出代表。他1944年8月出生於中國上海,1952年隨家人到美國。1976年王嘉廉創建了聯合電腦國際有限公司,至20世紀末,該公司已是美國最大的軟體公司之一,是世界領先的商用軟體供應商,擁有員工25000人,年銷售額60億美元。王嘉廉被認為是唯一能和世界軟體業盟主比爾蓋茨叫板的華人企業家。1999年,王嘉廉被美國《聯邦電腦週刊》雜誌評選為當年最有影響的IT(資訊技術)風雲人物之一。

    華人科技企業家在加州矽谷的影響巨大。一項研究報告表明,1980年到1984年開業的矽谷公司中,有13%由華裔與印度裔的高層主管管理,在1995年到1998年之間開業的同類公司中,這一比例上升到29%。在1998年,華裔與印度裔的工程師共掌管著2775個矽谷公司,這些公司的銷售額達168億美元,共提供5.8萬個工作崗位。

    在矽谷創業成功的華人科學家,首推楊致遠。楊致遠10歲隨母親到美國。1993年年底,楊致遠與友人在斯坦福大學修讀博士學位時,將網站資料整理分類,後來發展成雅虎(Yahoo)。2000年初,雅虎總市值高達1030億美元,楊致遠的個人資産也達到80億美元。

    在矽谷發展成功的華人企業家已經形成了一個群體。最早進入矽谷科技園的華人科學家有李信麟、張忠謀、徐大麟等人。早在1972年,李信麟已在那裏創立了“魔鬼系統”和“奎茂”;徐大麟也是七十年代矽谷的先驅;張忠謀以其傑出成就獲得美國半導體産業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段曉雷1996年創辦的“網上網”電信,1998年年底上市後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寬頻中心,市值兩億美元,半年後被大都會傳媒以19億美元收購。李廣益1987年創立的DigicomSystem數據機,1994年被另一家公司以4000萬美元並購;1998年再創設傳媒譯碼,去年又被思科公司以4.07億美元並購。

    除此之外,在矽谷由華人經營並且業已上市的電子公司還包括林傑屏領導、名列半導體設備業前10名的林氏研究公司,黃炎松創設的益華公司,陳文雄領導的旭電公司,王大壯的電子封裝公司,陳宏的安網,潘精中專門從事光纖網快連傳遞的EμTEK,以及孫燕山、王犀、成建中、李安等人領導的網路公司。

    2000年11月,美國高科技雜誌(Upside)評選出2000全美最有影響力的一百科技精英。登上全美一百科技精英的有3名華裔。

    全球知名的Deloitte&Touche管理顧問公司,2000年12月27日公佈了北美科技企業過去5年成長最快速公司。結果表明,在加州和矽谷兩個區域中,前三名的公司皆由華裔人士包攬,分別是楊致遠的雅虎、成建中的遠屆(PC)—Tel以及黃建森的Nvidia。由此可見,美國華人科技發展的速度已經具有一定的領先地位。

    2000年7月10日,美國《商業週刊》排出全球1000家大公司,美國華裔創辦的公司有7家入榜。除王嘉廉的CA公司外,有6家來自矽谷,多以網路服務、光纖、電子商務軟體為主要企業。在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美國華人入圍的全都是資訊産業類型,反映了美國華人經濟的重大轉變,也顯示出華人創業者在新科技經濟發展中的傑出表現。

    美國華人科技企業家群體在矽谷的崛起具有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歷史原因。

    其一,中國海外移民群體在二戰以後發生了質的變化。從19世紀開始的中國人大量向外移民,移民中大多是體力勞動者。進入20世紀,海外華僑華人社會的素質和地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老一代勞工移民的後代從事的職業廣泛,新移民中有相當多的是原留學人員,也有部分是技術、商業移民。他們既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傳統,又順利地融入了主流社會,為進入美國的主流産業奠定了基礎。

    其二,在美國的高科技研究和教育領域華人科學家精英薈萃,為他們進入科技企業準備了條件。華人學科技專業的人數,要比美國其他少數族裔的比例高。美國最新人口調查顯示,亞裔居民持有大學文憑的比率是少數族群之冠,而在美國出生的亞裔年輕一代,更有七成受過大學教育,其中華人教育程度非常之高。在一項美國現有的各色人種中的工程師、教授、會計師、律師、醫生等12種高級專業人才的調查中,按其人口比例,用計分法計出下列結論:華人313分、猶太人232分、日本人170分、白人107分、印第安人76分。華人高級專業人才的數量按其人口比例得分遠遠高於其他族裔。

    其三,電腦産業和國際網際網路應用的高速發展是美國華人經濟發生深刻變化的産業背景。美國華人經營多年,創立公司無數,卻一直無法進入美國主流經濟。美國華人科技企業家迅速超越自己的前輩,充分體現了新經濟的強大力量。電腦行業對人才要求是年輕、掌握尖端的科學技術,對家庭的商業背景和資本積累要求不是很高,這正是適合科技新移民創業的條件。

    其四,美國大量吸收科技人員,為中國移民提供了機會。近幾十年來發展中國家的人才不斷向工業化國家流動。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數字顯示,1995年美國科學和工程項目的工作人員達1200萬人,其中72%的人員出生在發展中國家。在美國,23%擁有博士文憑的人出生地不是美國。在電腦行業,這個比例高達40%。來自中國大陸、台灣和港澳地區的科技人才型的新移民進入美國後,以其傑出的專業知識和共同的文化背景為基礎,構建了虛擬的社區聯繫,互相協助、競爭,參與創造了高科技企業發展的奇跡。

    美國華人科技企業家的成功具有重要的多重層面的影響。它提高了華人在美國的地位;有助於向世界傳播華人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有助於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在未來的時間裏,國際網際網路將有更大的發展,華人高科技産業肯定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年07月1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