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文學獎頒獎大會 特別的獎給特別的人

     11月13日上午,人民大會堂裏,中國報告文學獎“共和國的脊梁”大型論文頒獎大會正如期舉行,場面熱烈,掌聲此起彼伏。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當給新華社廣西分社頒發組織獎和給廣西作者杜新的作品《中國脊梁》頒發特等獎時,和主人公潘文石一起上臺領獎的卻是廣西崇左縣縣委書記雷慶多和縣長何敏,此情此景,全場為之驚奇。

    《中國脊梁》報道的是在當今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熊貓專家”和“白頭葉猴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潘文石教授的一段人生軌跡以及他在科學考察上所取得的喜人成就。

    潘教授在進行科學考察和研究中,曆盡千辛萬苦。有時,安營紮寨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寒冷使隨身食物全部變成冰疙瘩,沒法吃飯;每隔十幾分鐘得做一次記錄,沒法睡覺,僅僅依靠一個睡袋抵禦風寒。期間有跌落懸崖之險遇,有受野外動物襲擊的威脅,更有穿越死亡之谷那樣的驚心動魄。有時,為了掌握真實可靠的資料,他們冒險與動物親近、交流,忍饑挨餓,在常人難以忍受的惡劣氣候和條件下跟蹤考察。他們在科學探索的路上留下了鮮血與艱辛。當然,潘教授的成就也是驚人的,他先後發表五部科學專著和編著、發表論文60多篇,先後獲國際國內近10項大獎。他指導下的學生也成果斐然,有的寫出了一篇篇著名論文,有的獲得各種國家獎項,有的被評為傑出青年科學家。

    潘教授自1996年開始,帶領一批研究生到廣西崇左弄官白頭葉猴保護區進行科學研究。每天,伴著晨風或暮色,潘教授艱難地嚼著速食麵充饑,困境如初。一天,崇左縣委書記韋均林聞訊趕來,緊握著教授的手説:“崇左就是你的家,你什麼時候有困難,請什麼時候告訴我們。”樸實的言語,深情的關愛,使潘教授心頭一熱,從此他的心裏深深埋下了一種情悸,一種對壯鄉人民特別的情感。

    素以尊重科學崇尚科技著稱的崇左縣委、縣政府,及時地對潘文石教授科研小組給予了大力支援,先後投入120多萬元經費,解決了其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並聘請潘教授為縣委、縣政府顧問,把其科研工作融人崇左縣經濟發展工作中。正如何敏縣長所説:崇左兩任縣委書記及我們都尊重潘教授,他研究的課題對崇左有益,也對全人類有益。教授是國際著名的科學家,白頭葉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這就是財富,我們要做好這無形與有效資産的文章,正是發現了“金老頭”,才看到我們自己有“金猴子”,靠著“金老頭”,給我們指出了一條“金路子”。崇左縣委、縣政府領導深刻地認識到,作為決策者,只有尊重知識,才可能具備發現力和從中受益。

    而潘教授他把科考融入壯族人民的生活中,他以人為本,認識到“人的生存問題不解決,物種的生存問題從何談起?”

    潘教授和崇左縣委縣政府,他們為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社會經齊發展找到了一個結合體,找到了一個互補的亮點。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潘教授的白頭葉猴研究初步取得了成果,崇左的生態旅遊業也正迅速啟動。

    去年,潘教授因為在廣西崇左白頭葉猴的保護和當地社區可持續發展的項目中成績卓越,從而榮獲Ford汽車環保獎。面對榮譽,潘教授深有感觸地説:崇左、南寧地和自治區給我難以言謝的關懷。我想,我生命裏頭最輝煌的一段就在廣西。廣西這個地方攆我也不走了,我要用自己的知識幫助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用科研成果造福於民,使他們儘快富起來,這正是我後半生在廣西的追求!

    當與會人員了解這些情況後,心靈受到了震撼:潘文石以及他那樣的一群科學家,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驕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

    當然,人們也理解了:崇左縣委縣政府決策者們用戰略的眼光審時度勢,尊重科學,愛惜科研,崇尚科技,確也難能可貴,令人欣佩。他們又何曾不是共和國的脊梁!

    正如雷慶多在回答記者時所説的那樣:潘文石教授曾經説過,“我們的研究,更多的要兼顧生態和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多的對我們這個民族,這個世界所承擔的責任。”我想,這也是共和國脊梁的共性所在。

    於是.特別的獎給了特別的人。全場一陣驚喜,掀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是科學研究與經濟開發的融合,是科學與經濟相互真誠的提攜,是科學與經濟同生息共發展的見證。

    全場所有的人都深深地記住了潘文石教授的話:“人生最美的東西不在於你最終是不是能得到一個獎盃,而最美的東西是你追求的過程”。

    新華網 2001年11月15日

    


時代的眼光和生活的憂患
——“魯迅文學獎”獲獎報告文學作品述評
長篇報告文學《敦煌之戀》纏上訟案
請關注先進的中國人——我為什麼寫《智慧風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