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一個渴望的日子——讀《渴望星期五》

    對於學生的“未來”,我們應該怎麼培養,建黨80週年之際,我們也應該認真考慮這個問題。提高學生的素質即是為我們國家的將來做準備。《渴望星期五》便是這樣一本為學生素質教育做出實踐的書。

    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形與色的世界裏,喜歡用好奇的、探索的目光捕捉一切新鮮事物,然而被擠入象牙塔中的他們,只能無奈地讓作業、試卷沖淡一切。抽出額外的時間學習了解課外的東西是有壓力的,然而年輕的充滿活力的心渴望知道象牙塔外多元的世界。當這些名字變成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有聲有色地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難怪同學們深有感觸地説:“我們這些獨生子女,原以為自由就是不受人約束,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聽了陳丹燕教師的講座,才知道自由有兩層含義,一層就是剛才説的,還有一層就是我們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自由其實是一種責任。但是以前我們往往不懂這一點,這個講座對我們的人格影響很大。”……

    在如今提倡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中,引導學生追求生命意義、使命感、責任感和道德意識,追求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培養科學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無疑是迫在眉睫的。上海文化出版社及時捕捉到這個閃光點,將系列講座集結出版,全書強調一種文化的積澱,心理的積澱以及培養學生的一種內趨力。我們説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有互補性和一致性,就拿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來説,他酷愛音樂與文學,在思維廣義相對論的那些緊張的日子裏,碰到問題他就拉一段小提琴,他認為優美的音樂對他的物理學的思索是大有幫助的。由此可見,素質教育與文學之間互相滲透、融合、互補,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而大學教育、社會名家走入中學課堂,接續了一種久已中斷的傳統,使小學語文封從閉狀態中走出來,與社會銜接,與生活銜接,與文學藝術銜接,與高等教育銜接。因此,我們把這部在中學裏廣為流傳,由靳羽西、陳丹燕等數千師生共同完成的人生素質報告奉獻給廣大中學生。讓16歲放飛的心自由自在的翱翔在藍天白雲裏。

    

     中華讀書報 2001年6月13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