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左岸的黃河》:北中國的另一種時間 

    這是一次引起了紛紛颺颺議論的文學行動,也是一次令人心存疑慮的文學行動。當得知這個行動已經無可改寫的時候,我曾在內心為參與這次行動的年輕朋友們祈禱。在這個紅塵滾滾的時代,一切都在策劃之中,為什麼他們一定要被質疑,並且被説得那樣毫無善意。近半年以來,我關注著這些年輕朋友的行程,當陸續得知一些朋友些許消息的時候,當得知那些年輕的心靈因黃河激起了他們不曾有過的激情並在漫漫長旅中體驗了另外一種與當下時尚並不完全相同體會的時候,我獲得了來自內心的快樂並被這些年輕的浪漫所感染。

    半年之後,我有幸讀到了其間的大部分作品。在“全球化”逐漸在敘事中試圖置換現實的時候,在中心都市一切都按照快捷、方便,並將消費主義的意識合法化、普泛化,然後以倣真的方式“製造”了慾望化的“人性”,並試圖在大眾的認同中攫取或榨取銅板的運動中,我卻在“走千里路,讀萬卷書”的古訓中被告知了東方民族的傳統智慧。唐韻是這次文學行動的執行人之一,此前我讀到的她的作品有散文集《我們的蝸居和飛鳥》、譯著《思維世界的語言》。在她的散文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當代青年並不多見的溫和和散漫,是一種在平常的日子裏處亂不驚、靜心冥想的風範和氣象。因此,她的作品未曾有在文壇角逐中一爭高下的焦慮或躁競,議論之風也在她話題的選擇中被規避。這自是她的風格當然也是她的缺憾。以我個人的閱讀趣味還是偏向激烈而輕慢婉約。

    但是,讀完《左岸的黃河》,內心被一種久違的情感所浸染。那個浪漫之旅所目擊的一切都與我的關懷相關。“左岸的黃河”,那是我們的北中國。它的蒼茫、貧瘠、遼遠和國家民族敘述中的符號形象,其距離竟是如此之遙遠。於是,它驗證了我在北方生活多年的經驗。乾旱少雨並逐年加劇的沙塵與那些失學的孩子、乾癟的母親和自尊鰥居的藏族青年,仿佛在相互無言地證實著寂寞、苦難和無盡又無可預料的未來歲月。這當然也是一次奇觀之旅,唐韻曾多次走過這些地方,但是,她所訴説的對象與人群,在其選擇的背後昭示了她的關懷和情懷。這是中國最低微的生存,也是我們不能回避的存在。在“全球化”的喧囂中,中國最真實的生活圖景無情地粉碎了時尚話語的陳述與承諾。於是,我不得不又一次提到我曾經闡釋過的中國文化和生活的兩種時間。在“左岸的黃河”,在不是景觀而是生活的“地窩子”裏,那個令人潸然淚下、白髮蒼蒼而又骯髒的母親,總是縈繞在眼前久久揮之不去,那淩亂的、一無所有的處所就是她的棲息之地;那個為了生存但已岌岌可危試圖留住“手藝”的楊師傅;還有大批逃離故地的無數青年,已不再生長綠色的貧瘠土地,不久前還留在炕沿上的碗……將中國的另一種文化和生活時間無情而 殘酷地刻在了“左岸的黃河”。

    我發現,置身於這種文化時間裏,唐韻的情感複雜而脆弱。她關注的是時尚文學已經忘記了的另外一種人性,那不是現代文明和都市生活製造的“人性”。在她的敘述中,眼淚、皺紋、沉默、膽怯,是她經常使用的詞彙;她的鏡頭裏,天真的女孩、羞澀的姑娘、單純的小喇嘛、剛毅的藏族漢子,是經常出現的畫面。她被這樣的人性所打動。傳説中的喜馬拉雅或香格里拉在唐韻的再現中褪去了神性卻凸現了它的古樸、渾厚、善和本色,那是真實的千座高原——“左岸黃河”動人的精神之源。當然,在唐韻的敘述中我們還看到了另外一種令人心儀的精神現象:就在這樣貧瘠的土地上,那個曾是“哥哥”“妹妹”的老者們美麗的青春記憶;風流的姑娘們對一個多情詩人的多情傳説;歌王王洛賓著迷的“心靈客棧”……。遼遠的北中國最動人的敘述也讓人頓生蒼茫與空曠。

    這是一個“超文體”的本文。是行走中建立起來的獨特形式。因此“走馬黃河”就不再僅僅是一紙宣言。可以肯定的是,半年風塵的所見所聞,在唐韻那裏顯然不止于文字敘述出來的這些,它留給作家的那些遙遠而親近的記憶,會讓一顆年輕的心靈溫柔而有力。

    

     中華讀書報 2001年5月3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