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黃河的珍愛 

    經過連續8年的不懈努力,曆盡挫折,幾易其稿,黃河文化研究史上的第一部百科總集——《黃河文化百科全書》終於正式出版了。我們為在20世紀之末了卻這樁多年的宿願而興奮不已。

    本書共約16萬字,2300個條目,260多幅精美插圖,內容上起距今180萬年之久的古人類文化,下至20世紀90年代的資訊時代,可謂上下百萬年,縱橫逾萬里,使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黃河文化得以俯瞰。

    黃河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源遠流長,考古文物類條目在本書中引人注目,涉及古人類化石和古文化遺址、古城址、古墓葬、手工業址、古建築、古塔及寺廟祠觀、石刻與石窟等。在條目的設置及內容上,及時吸收了文物考古的新發現、新成果,注意反映考古學文化的內在聯繫。

    黃河文化植根于黃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因此,這一部分的內容也具特色。如對黃河流域的土壤,除詳細介紹這一區域最具特色,也是世界上最為典型的黃土外,還一一列出了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灌淤土、風沙土、黃綿土、黑壚土、棕鈣土、栗鈣土、灰鈣土、褐土、灰褐土、潮土、濱海鹽土等。並在土地資源的欄目下詳列出耕地資源、荒地資源、草場資源、林地資源。諸如此類的深層次的介紹,對於人們認識黃河流域的自然面貌,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書的科學技術部分除了介紹黃河流域的科技發明、科技人物和典籍外,還重點展示了黃河水利的內容,從而使該書更具黃河特色。

    《黃河文化百科全書》是8年艱辛的結晶。通過奔波、思想、研究、寫作,特別是經過多種學科的相互穿插研究,使我們對黃河的了解更深刻了,對黃河母親的熱愛更深切了。這樣的人生感悟和體驗,當是我們最感欣慰的收穫,也是我們最想傳達給讀者的真誠願望。我們理解並加以描述的黃河文化是指“以黃河為紐帶發展起來的沿黃地區的文化”。這種文化以沿黃地區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為根基,通過歷朝歷代沿黃地區的各個民族共同開發、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匯。

    我們認識到,黃河文化並不是一種排外、與世隔絕的文化,而恰恰相反,她是一種相容並蓄、博採眾長以不斷煥發生機的文化。

    從黃河文化的詞義本身來看,它正是自然地理與社會人文的有機組合。黃河文化的精髓是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這要求自然生態與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讓滔滔的黃河水永遠安流入海,還黃河兩岸以綠草藍天,讓黃河文化重放異彩,這也正是我們編寫此書的初衷。

    

    《黃河文化百科全書》 四川辭書出版社 主編李民 

    

    《光明日報》2001年5月2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