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工商時報》:保險資金入市:政策含義大於市場意義

自去年上半年以來,保險資金直接入市的問題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現在,這一切有了正式的答案。保監會和證監會近日發佈了《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保險資金獲准直接入市。

這無疑是落實“國九條”各項政策精神中的一個切實有力的措施。

的確,保險資金直接入市後,股市的投資隊伍裏將多了一支新生力量,對股市長遠發展來説是有利的。

不過就眼前的情況來看,保險資金的入市將會有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是這股力量很難對目前的行情起到推動作用,作為投資者來説,對此不可抱有太多幻想。

因為,真正能直接入市的資金量是有限的,先期入市的資金量將會更少。按全國保險業現有的總資産規模推算,保險資金能夠直接入市的最高規模現在最多也只有五六百億元,如果全部投入,也只佔股市流通市值的4%左右。

其次,要讓各保險公司在目前市況下放心地把錢投進股市也需要一個過程,而近來頻頻傳出的保險公司資金被套在問題券商手裏的情況讓更多的保險公司對資金的安全提高了警惕。可以肯定地説,保險資金前期能直接入市的在數量上不可能太樂觀。

號稱理財專家的投資基金尚且給保險資金帶來了如此巨大的虧損,作為保險公司來説,又如何敢於把大把大把的資金撒進股市呢?

目前的股市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正如業界人士所説,是一個政策多變的市場,是一個依靠技術手段和投資技巧無法規避風險的市場。這個市場與保險公司必須具有的“風險意識”衝突過大,而我們知道,理性的長期投資者會盡可能規避不確定的風險的。

這就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誠然,保險資金直接入市,不但有利於提高保險資金的運用效率,降低系統性風險,而且也將為資本市場的發展增添活力,對此,我們樂觀其成。但是,正像把馬拉到了河邊,它喝不喝水是需要時間一樣,保險資金進入股市的利好作用也是會隨著時間逐步凸現。除顯著的政策含義外,保險資金短期內對市場的實際作用並不會太大。

如果把溫家寶總理強調落實“國九條”的講話看做是政府“救市”,那麼,政府給市場的其實就是信心,表明政府發展資本市場的信心。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在相關政策措施一條接一條釋放出來的時候,更應該進行制度性的反思以及圍繞制度建設而逐步推進市場發展。

這才是建立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所應有的理性選擇。

中華工商時報 2004年10月26日


保險資金“開閘”入市 保監會負責人答記者問
保險資金入市討論勿陷誤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