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如何看待84億美元貿易逆差

日前,我國外貿領域的兩條新聞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關注。

一條消息是,根據世界貿易組織4月6日公佈的2003年世界各國貿易排名,中國超過了法國,成為世界第四大貿易國。其中進口額從世界第六位躍升至第3位,超過日本、英國和法國,成為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全球第三大進口國。這表明,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形象正在發生著悄悄的變化,從原來的出口大國開始向進口大國轉變。

另一條消息似乎進一步印證了上述分析。據海關總署最新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39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2%,其中進口1241.4億美元,增長42.3%,進口增幅高於出口增幅8.2個百分點,並且已連續3個月出現貿易逆差,累計貿易逆差84.3億美元,逆差之大為多年罕見。

一季度外貿進出口情況表明,隨著進口增幅的逐漸加大,我國長期順差的貿易狀況已出現較大變化。從數字上看,一般貿易出現較大逆差是一季度出現逆差的主要原因。一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051億美元,增長34.7%,其中出口463.1億美元,增長27.1%,進口587.8億美元,增長41.4%,一般貿易環節出現124.7億美元逆差。國內市場對進口原材料和能源的強勁需求是進口增速高的主要原因,比如去年全年的原油進口量為9000多萬噸,而今年前兩個月的進口量已經達到了2000多萬噸。此外,對進口機器設備的需求也很大。

據海關有關人士分析,一季度外貿出現逆差的原因主要包括:出口退稅率的降低增加了企業的出口成本,使一些企業出口意願減弱。另一方面,當退稅政策調整時,國産料件相對於免稅進口料件的優勢減弱,加工貿易企業會傾向於使用進口料件;同時,今年年初我國進一步下調關稅稅率,關稅的算術平均水準由上年的11.3%降低到了10.4%,刺激了企業的進口。此外,還有外商投資帶動下的貿易轉移因素;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的設備進口的抵消因素;主要生産資料進口量價齊升的放大因素。

一季度出現84億美元貿易逆差應該如何看待?對此,商務部有關人士表示,我國外貿進出口出現逆差很正常。因為近年來國內經濟一直保持較快增長,投資增長迅速,國內需求擴大,資源呈現短缺狀態,對原油、鋼鐵、棉花等大宗商品的進口需求大幅增加,同時有關産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上漲,所以進口額快速上升。2002年下半年以來,由於進口增速持續高於出口增速,我國貿易順差大量縮減。從2004年看,出口增速可能大幅回落,而國內需求仍將保持較高水準,長期以來的貿易順差局面可能將被打破。中國貿易平衡狀況可能出現較大變化。

這位人士表示,從宏觀經濟層面看,貿易順差在一定時期內減少甚至出現逆差,對國內經濟運作不會造成重大影響,而對經濟發展影響更多的是進口産品的結構。如果進口結構宏觀調控失當,可能會對國內某些脆弱産業造成衝擊。因此,需要充分關注進口數量和進口結構的變化走勢。他認為,所謂進口結構比較合理,是指以先進技術設備和國內急需的能源、原材料、零部件為主的進口格局。

今年全年我國進出口貿易是否會出現逆差?商務部有關人士分析認為,今年總體來看,預計略有逆差,但數額不會太大。一季度儘管有84億美元逆差,但逐月來看,1月份逆差0.2億美元,2月份逆差78.7億美元,3月份5.4億美元,可以看出,一季度逆差主要是2月份形成的。

國家資訊中心有關人士則認為,從發展趨勢來看,貿易順差仍然會是我國近期的基本特徵。他分析,我國從1989年以來,加工貿易均是順差,而且順差額持續穩定增長。從我國的進出口結構來看,加工貿易已超過半壁江山。隨著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地位的提高,加工貿易必將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這就決定了我國對外貿易的基本特徵是順差而不是逆差,只是隨著國內需求的變化,進口增長速度的高低會影響貿易順差的大小。

不管進出口貿易會出現順差還是逆差,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國外貿增長總體態勢不會改變,但外貿出口的外部環境將越來越嚴峻,商品出口難度將會逐步增加,出口增長會變慢;同時,隨著中國市場開放不斷增加,將使進口增長大於出口增長,這樣的態勢可能會一直保持下去。在加強進口商品結構調控,組織好國內急需的重要原材料、先進技術和裝備的進口,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資源,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同時,做好出口産品結構升級,推動貿易結構優化,加快貿易增長方式的根本改變,是我國外貿工作面臨的急切課題。 (楊國民)

經濟日報 2004年04月15日


一季度我國外貿增長38% 貿易逆差達84億美元
隆國強:貿易逆差有利於中國經濟增長
“中國可持有一定數量的貿易逆差”
首月貿易逆差的背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