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持有一定數量的貿易逆差”

經濟專家認為,在外匯儲備4009億美元、名列全球第二的背景下,2004年中國可能出現小幅貿易逆差,這將有利於緩解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目前沒有跡象表明中國將改變進出口並重的外貿格局

 “現在討論中國是否出現貿易逆差問題還有什麼意義嗎?我個人認為,在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情況下,中國並沒有必要像以前那樣擔心外貿逆差對經濟的影響。”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的馬宇研究員對《財經時報》説。

 馬宇的這種觀點代表了中國目前外貿專家的主流觀點。在他們眼中,中國目前的貿易環境同上個世紀80年代的情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因此沒有必要擔心進口的增長會對中國的經濟安全造成不利影響;儘管面臨的國際貿易環境依然不樂觀——世界經濟的發展緩慢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中國依然有足夠的能力控制自己的外貿結構,沒有跡象表明中國將改變目前進出口並重的外貿格局。

需要一定逆差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截止到10月,中國2003年的貿易順差是148.7億美元,同比下降了40%;進口增長速度則明顯快於出口的增幅,兩者相差4個百分點。

 長期從事宏觀經濟研究的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任若恩教授認為,在外匯儲備達到創紀錄的4009億美元的背景下,中國目前需要一定數量的“逆差”;喧囂了近一年的“人民幣升值”浪潮的起因之一,就是中國長期保持著貿易順差;而目前中國順差大幅減少,將有助於舒緩來自國際社會的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商務部國際經貿研究院的李雨時副院長持有相同的觀點。他甚至認為,中國可以“適當持有”一定數量的貿易逆差,因為基於中國目前“龐大的”外匯儲備,中國即使有100億到2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也不會對中國的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根據商務部規劃財務司和國際經貿研究院聯合調研的結果顯示,中國的國際貿易收支將在2004年出現明顯變化,也就是可能出現小幅的貿易逆差。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統計數據,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現在已經達到了4009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二位。

 這兩位專家持有這種觀點的主要依據是:中國的外匯儲備情況和上個世紀80年代相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時中國的外匯儲備只有200億美元。從當前中國整體的國際收支狀況看,中國貿易順差近期減少甚至變為逆差,都會對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起到一定作用。

進口結構應無政策性改變

 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一直縈繞在人們心頭。當時泰國由於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進口了大量高檔消費品,金融危機之後,造成了泰國經濟一蹶不振。

 近期關注度較高的話題之一,是中國向美國購買了4000輛高檔轎車,一些輿論就此擔心中國是否會重蹈泰國的覆轍。但李雨時認為“不必過分擔心”。今年以來,中國大量進口了石油、礦産和一些機器設備等稀缺的資源類産品,其中原油、成品油、鋼材和天然橡膠的進口量分別增長29.8%、54.5%、48.7%和41.4%。因此,中國並沒有媒體所擔心的那種進口高檔消費品的情況。

 “中國進口的高檔轎車在進口中所佔比重非常低,而且中國目前的消費水準也非常低,不會出現1997年泰國的那種情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的張小濟部長也認為,國的進口結構並不存在著失調的問題。

 但張小濟承認,中國目前並沒有建立對高檔消費品的進口監督機制,只是對一些生産資料例如化肥等大宗商品建立了進口監控機制,主要目的是防止外來商品對中國相關産業的衝擊。

 同時,任若恩也認為,中國有能力調控自己的出口力度,政府手中還持有出口退稅這件“武器”。他指出,中國不會改變目前已經執行的出口和進口平衡發展的外貿政策。“避免片面提高消費水準也不是通過控制進口來實現的,而是通過調整中國目前的收入結構,也就是降低中國高收入人群的消費能力的途徑。中國目前的進口基本屬於企業行為,中國的進口企業不會去購買那些沒有人買的商品。”任若恩從消費水準的角度分析了堅持中國目前進口政策的合理性。

4000億美元外匯出路

 基於對中國進口結構的這種認識,官方和專家都認為,中國沒有必要改變目前“出口和進口並重”的外貿格局,目前堅持的依然是貿易平衡戰略,而不是此前外界有觀點認為的通過片面追求增加出口從而增加外匯儲備。

 11月下旬,中國商務部的一位官員也對外界表示,中國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貿易逆差。據商務部人士透露,中國將在2004年取消成品油、天然橡膠、部分汽車及零部件等50個稅號産品的非關稅措施,農産品及化肥的關稅配額量將進一步增加。

 中國目前擁有40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何利用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一個課題。

 日本和東南亞地區曾因沒有處理好這一課題,造成經濟在高速發展之後出現巨大滑坡。如日本因大量購買國外房地産而導致本國産業結構落後,泰國亦因片面追求高檔消費造成資金缺乏。有關專家認為,現在中國處理外匯儲備的方式顯然存有缺陷。如大量外匯儲備被用於購買外國債券,浪費了現金資源,同時增加了人民幣的投放量,加大了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而很多中國需要的技術和設備又由於種種限制不能購買。(記者 鈕鍵軍)

財經時報 2003年12月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