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短期防通脹 長期防緊縮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21日在廣州的一個金融論壇上表示,目前物價上漲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徵,宏觀經濟政策要穩定,利率可以先不動,進行利率結構調整,以防止通縮再次出現。

物價上漲呈結構性特徵

李揚説,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居民消費價格受食品價格影響而快速上漲,有人預計未來3年中,我國糧價將上漲50%,於是有人認為將發生通貨膨脹。

他認為,目前物價上漲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徵,具體表現為:

生産價格中,初級和中間産品價格漲幅高於最終産品;購進價格漲幅高於出廠價格;生産資料價格漲幅高於消費資料價格漲幅;房地産價格和固定資産投資價格增勢不減,“結構性價格上漲對經濟形勢的影響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他分析説,我國目前價格上漲具有上游産品價格漲幅大大高於下游産品價格漲幅的結構性特徵。

未來發展有兩種可能:如果價格傳導順暢,一段時間後,生産價格的高漲會最終傳導到消費價格上,形成全面通貨膨脹;如果價格傳導受到最終消費需求的約束,初級和中間産品的價格上漲很可能無法傳導到最終産品上,就會形成某些行業或生産環節的生産能力過剩,形成通貨緊縮。“因此,應該全面看待物價上漲問題。”李揚説。

利率不動但結構可動

李揚認為,當前價格既有成本推動又有需求推動,以前者為主,正因為此,物價上漲不具有可持續性,物價下降的壓力依然較強。

即使有3%左右的物價上漲,也不應採取過激的緊縮措施,一定程度的物價上漲有利於經濟發展,“短期防通脹,長期防緊縮,宜採取穩定政策”。

他認為,在目前國內並未出現通脹、人民幣升值壓力也有所緩解的情況下,今年的利率政策最好不動,但“可以動利率結構,這是最合適的選擇。”

他同時表示,今年將繼續尋求利率市場化:“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2004年貨幣市場將有很大發展,通過促進貨幣市場的發展來促成基準利率形成,促成有效的基準收益率曲線形成。”

他透露,利率市場化進程下一步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2003年10月以後利率開始成為央行關注的目標,“但根據美國經驗,只有當控制貨幣供應量不再那麼重要的時候,利率市場化才有可靠基礎。” (記者 強燕)

李揚其人

1951年出生於安徽淮南市,1977—1981年在安徽大學經濟係畢業;1981—1984年,在復旦大學世界經濟係獲碩士學位;1986—1989年于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金羊網-新快報 2004年2月23日


李揚:藍籌大股將成市場主流
李揚:人民幣升值壓力將減輕
李揚:花錢要買到好機制
李揚:五大因素影響我國經濟走勢
李揚:十六屆三中全會後的中國金融改革
李揚:貨幣政策不宜一刀切
李揚提出推進貨幣信貸政策結構調整
李揚:應全方位建設中小企業融資體系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