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鳳芹:預警通脹 防患未然

編者按:央行行長周小川最近在央行2004年工作會議上一語驚人:“前一階段有一些提法,就是説既要防止通貨膨脹,也要防止通貨緊縮,現在是著重要防止通貨膨脹。”這意味著始自去年下半年的通貨膨脹之爭不再有懸念。那麼,此次通貨膨脹的範圍究竟有多大?現階段我們應如何看待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呢?針對這一問題,本報特約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韓鳳芹談了她的看法。以下是她對這一問題的研究。

未來1-2年我國存在産生較大範圍通貨膨脹的可能

理論上説,通貨膨脹的成因包括成本推動型、需求拉動型以及理性預期型等。但是,從歷史經驗看,通貨膨脹通常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現象,很難清楚地判斷出每一次通貨膨脹到底是由哪一個因素引起的。概括地説,較為嚴重的通貨膨脹一般都是由成本、需求以及理性預期等因素綜合作用而成。從當前我國的經濟形勢看,以下幾個因素將成為産生通貨膨脹的誘因:

(一)生活資料及生産資料的價格上漲

1、從生活資料看,通常來説,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食品等生活資料的消費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2年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為37.7%,而農村地區這一比例仍高達46.2%。也就是説食品價格仍然是對居民消費價格水準最具影響力的項目之一。據統計,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9個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構成中,食品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2%,而非食品價格下降了0.2%。那麼糧價及食品價格上漲不僅直接增加了廣大居民的日常消費水準,還會間接帶動其他商品生産成本的提高,引起其他商品價格的上漲。

我們分析生活資料價格上漲的原因時發現糧價上漲更多地是未來存在糧食供給減少的市場原因,是商品的供應短缺導致了農産品價格上漲。而導致農産品供應短缺的原因又在於:在國家退耕還林還草、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以及糧價連續幾年下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糧食播種面積已經連續3年減少,産量也逐步遞減,近年來每年國內的糧食産量都不能滿足當年的需求。據測算,要確保糧食價格穩定,糧食的産量必須在2003年的基礎上提高15.5個百分點。而根據歷史數據,中國的最豐收年份糧食增長也不足11%。與此同時國內需求和出口卻穩步增加。所以可以説這種市場供應短缺的趨勢導致了國內農産品價格上漲。再從國際糧食市場看,糧食供給也呈下降趨勢,全球的糧食庫存佔當年消費比例,從2001年的19.6%降到2003年13.9%,下降了6個百分點。國際國內糧食市場都表明,未來2-3年內糧食供給呈短缺態勢,我國糧價上漲的可能性較大。

除了糧食價格上漲外,造成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上漲的另一個因素是公用事業部門服務價格的上漲。2003年相當多的地方調整了煤、電、氣、醫療等服務項目的價格,使得服務價格在前三個季度上漲了2.2%,服務價格的上漲推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了0.5%。當前負責提供電、水、氣等項目的公用事業部門多年來以政府壟斷為主,而且産品的定價也基本是在政府調控下進行的。這種帶有政府色彩的服務價格的上漲此時恰好使人們形成了一種較為“理性的”預期,即大規模的物價上漲即將形成,事實上這種漲價行為只是公用事業單位市場化運作中的一個過程而已。

2、從生産資料看,到目前為止,包括鋼鐵、煤炭在內的諸多生産資料的價格上漲已持續了1年多。生産資料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是國內房地産、汽車等行業局部投資過熱。二是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三是由於前幾年對電站投資的控制以及2003年以來用電量的大幅增長,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到了電荒的威脅。電煤價格放開之後,煤炭價格連續兩年上漲、發電成本大幅度上升,這些都為2004年電價的上調提供了市場條件。四是幾個主要經濟體近期經濟復蘇跡象給原材料行業帶來較大的需求,對於經濟復蘇的預期也影響了世界商品價格水準進而影響國內價格水準。從以上幾個因素看,投資需求和國外需求的強勁增長對鐵礦石、原油、棉花、鋼材、水泥、部分有色金屬、電力等生産資料的消費大量增加導致生産資料價格大幅度回升且生産資料價格繼續上漲的趨勢短期內也難以得到控制。

(二)人民幣升值壓力造成的貨幣供給過多

在較大的外貿順差及快速增長的外匯儲備背景下,我國當前實行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的人民幣匯率制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戰,人民幣在國際社會存在著較大的升值壓力,為了保持幣值的穩定,央行只能買入美元,這同時實際上也就賣出了本國貨幣,從而會增加貨幣供應。但是如此大規模注入流動資金的做法將會引發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的風險。

從近期看,政府通過加大對外採購力度,外貿順差的形勢有所好轉,2003年前三季度外貿順差只有9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是減少了100多億美元。而巨大的外匯儲備的運用仍然是政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截至2003年1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達4033億美元,同比增長40.8%。此外,從世界經濟看,一方面,全球已形成的低利率環境造成大量資金四處流動,外匯資本在我國的大量流入趨勢仍舊有增無減,而大規模資金流動勢必將引發價格上漲;另一方面,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使得以美元標價的基礎性原材料價格上揚,盯住美元的人民幣價格也相應上揚。總體而言,人民幣升值的政治和經濟壓力都很大,這也就意味著央行為了保持幣值穩定,加大基礎貨幣投放的可能性也將繼續存在。

(三)通貨膨脹預期

通貨膨脹預期是加速通貨膨脹形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參與市場經濟活動中的社會公眾都是“經濟人”,他們通過掌握大量的資訊形成一種“理性預期”後,政府的政策效應將被理性預期所抵消,此時適度的通貨膨脹將在理性預期的作用下而升級。

總之,從以上幾個因素看,2004年物價上漲趨勢仍將存在,如果不借用任何外力,未來1-2年我國未來存在著産生較大範圍通貨膨脹的可能。

如何看待通貨膨脹

經歷了數年的通貨緊縮之苦後,世界各國擔心通貨膨脹的憂慮已經受到較大削弱,當前無論國內還是國際都有這樣一種聲音,即適當的通貨膨脹並不是一種壞現象,它不僅可以解決就業,更有利於經濟增長。這一點可以在美國得到進一步驗證。但是通貨膨脹真能對經濟發展有如此大的好處嗎?我個人認為,對通貨膨脹還應謹慎看待。

首先從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看,可以肯定適度的通貨膨脹的確能使經濟達到較為理想的狀態,但是較為嚴重的通貨膨脹從來沒有對經濟增長産生過積極的影響。而且可以説通貨膨脹的發展程度更是難以讓人控制的,否則歷史上也就不會産生那麼多嚴重的通貨膨脹了。而在我國當前已基本解決了總量矛盾,更注重經濟結構調整以達到經濟協調發展的今天,通貨膨脹不僅助長了重復建設、投資規模膨脹的現象,而且它更容易隱藏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不利於結構調整。

那麼通貨膨脹又能否真的解決就業問題呢?從理論上看,菲利浦斯曲線表示出了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間存在著較為穩定的替代關係,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學者發現,從短期看菲利浦斯曲線是穩定的,但從長期看並不存在菲利浦斯曲線,因為在考慮理性預期因素後,菲利浦斯曲線將不斷向上推移,也就意味著必須用更高的通貨膨脹率才能使失業率下降一點,從整體經濟看,通過較高通貨膨脹來解決失業率問題是得不償失的。

適度的通貨膨脹對中國經濟並不是壞事,但對於中低收入的家庭,這卻是很大的壓力。如前一段時間人們對糧價上漲將給農民帶來較大的收益持樂觀態度時,有統計資料表明,糧價上漲的收益遠低於化肥漲價支出的增加,四川主産水稻,稻穀價格只上漲了幾分錢從0.48元/斤漲到0.53元/斤左右。雖然加工後的大米上漲近0.20元/斤,但收益被加工商拿去了。除化肥外,農用柴油、農膜、農藥價格等農用物資的價格也出現全面上漲,農用物資漲價將蠶食掉農民的大部分增收收入。

最後,通貨膨脹並不是可以完全調控的。一旦發生大規模的通貨膨脹,政府調控的難度比以前要大得多。

對當前政策的一些看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確定防止經濟大起大落是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雖然我們當前並未進入以通貨膨脹為主要矛盾的時期。但是考慮到市場經濟的特點和宏觀調控的時滯性,我們還是應警惕通貨膨脹,提前作好政策準備。事實上,針對當前出現的物價上漲、局部投資過熱局面,政府已經採取了一些行動,如當前針對鋼鐵業的過熱投資,政府已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國家商務部已經採取多項措施監測和預防價格出現異常波動,並啟動了生活必需品每日監測系統,對價格進行跟蹤監測,並向市場發佈等諸多辦法來調控物價。但考慮到未來宏觀經濟的變化,政府的政策還應繼續有所調整以預防可能出現的通貨膨脹對我們的危害。

(一)財政政策

為啟動經濟增長,1998年以來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已經中長期化。在當前宏觀經濟整體向好、赤字規模近期還難以作較大壓縮的條件下,國債投資的功能也將從主要防止速度下滑、拉動經濟增長轉到更加注重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協調發展上來。豐富和完善積極財政政策的有效實施方式,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增加用於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方面的投入,逐步減少對一般競爭性和經營性領域的直接投資,國債投資方向的調整,既是順應當前經濟形勢而做出的調整,也明確反映出財政職能的進一步轉型。

(二)稅收政策

2004年國務院已確定了將進行新一輪稅制改革,其主要內容包括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重要稅種的改革。其中增值稅的改革內容主要是將在東北地區率先進行由生産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型,增值稅的轉型在理論界已爭論了多年,其焦點問題是生産型增值稅對購置固定資産環節所繳納的增值稅不予抵扣,它具有重復徵稅的性質,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資。增值稅轉型後將起到較大的減稅效果,在當前投資進入快速上升時期,政府決定首先在東北三省實行增值稅轉型的試點,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決心可想而知。但是在當前物價指數上升、投資較快增長時期,增值稅的轉型必須非常謹慎,方案的設計要科學、嚴密,避免其他地區鑽政策空子,使財政收入的損失在轉型中降到最小。此外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並軌政策也將從一定程度上降低內資企業的所得稅負擔,從整體上説,稅收政策的大政方針對刺激企業投資、促進宏觀經濟的更快發展較為有利。

(三)貨幣政策

2004年,貨幣政策應繼續側重於對經濟總量的調控。適度調整、適當控制貨幣信貸的投放,並通過進一步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分流對銀行貸款的需求。此外,2004年將進行國有商業銀行的産權改革,真正實現國有商業銀行的商業化。中行和建行將先行完成股份制改造,然後上市。在這一過程中,各商業銀行將會更加注重內部風險控制、提高資本增值率,對貸款增長的幅度也會非常自覺地加以控制,貸款較快增長的局面也將得到一定控制。對人民幣幣值穩定問題,政府已經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如為此調整了出口退稅率、不斷擴大對外進口等等,但是為了緩解升值壓力,最重要的是調整出口結構,避免國內商品在國外的盲目、低價競爭,降低那些資源性産品的出口,提高出口的檔次和品質,只有如此,解決貿易順差問題才能真正有意義。

(四)加強對市場秩序的監管

從歷史經驗看,通貨膨脹最容易引起市場秩序的混亂,而市場秩序的混亂往往也會惡化通貨膨脹。對那些利用漲價趨勢牟取更大利潤的行為政府必須加強監控。在物價上漲過程中,一些有定價權的企業利用這個機會向消費者轉嫁成本,通過價格上漲增加壟斷利潤,此時國家的調控則顯得十分重要。一方面應通過行政手段加以控制;另一方面應適時打破壟斷,通過競爭來形成一個合理的價格。在監控物價上漲的過程中,品質監督部門還應強化産品的品質管理,防止以次充好和質次價低的商品充斥市場。

(五)制定重點行業的長期發展規劃,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

對目前低水準重復建設問題及早發出預警,特別是在汽車、鋼鐵、煤炭等領域發揮政府監控以及行業協會的指導作用。如當前我們經歷電荒的同時,新的一輪大中型水電站的建設正在緊張進行,在未來3-5年內新的電力供給過剩局面有可能形成。再比如,鋼鐵工業投資也不斷擴大,據國家發改委在調查中得出數字,2005年形成的鋼鐵能力已經能滿足2010年的市場需求,也就是説鋼鐵工業投資已超前了5年,目前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投資過熱趨勢。照此下去,新的一輪生産能力過剩局面又將産生。為此國家有關部門應著手制定切實可行的重點行業長期發展規劃和相配套的産業政策,以此指導鋼鐵、汽車等行業的發展,避免新的一輪低水準、重復建設。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韓鳳芹)

經濟參考報 2004-2-19


既防通脹又要支援經濟 央行信貸政策出臺始末
中國不會再出現80年代"高通脹"
央行預警通脹風險 省部級高官進京“洗腦”
通脹苗頭還須高度重視
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
2004年通脹趨勢與貨幣政策調控目標值選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