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苗頭還須高度重視

人民銀行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企業商品價格總水準較上月上升1.2%,較上年同期上升6.7%,上漲較快。截至目前,人民銀行監測的企業商品價格同比已連續13個月上升,其中2003年11月上漲5.5%,12月上漲6.3%。

與此同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漲幅也從2003年1月由負轉正,從7月份開始呈現上升趨勢,2003年10、11、12月份分別上漲1.8%、3%和3.2%。從環比指數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漲幅從去年8月份開始由負轉正,已連續5個月上升。今年1月份物價上漲更加明顯,1月份原糧價格環比上升0.2%,同比上升18.9%;棉花價格環比上升0.1%,同比上升47.2%;鋼材價格環比上升4.1%,同比上升30.4%;氧化鋁價格環比上升1.7%,同比上升44.3%。近期物價上漲的加快,説明供求關係正在發生新的變化,通貨膨脹的壓力已開始顯現。

據悉,此次居民消費價格的上漲主要是由於糧食等農副産品價格上升引起的。“現在看來,我國屬於溫和的通脹。因為,在製造業部門,我們的産能嚴重過剩,近5年來製造業商品品質不斷提高,但價格並沒有顯著變化,因此未來也很難有大的漲價;在服務領域,除了少數壟斷行業或能夠吸收資産泡沫的行業如房地産業等行業外,其他行業漲價可能性不大,因為這一領域國有經濟成分比較低,競爭比較充分,價格上漲空間不大。只有農産品存在回補性漲價的壓力,因為我國糧食産量已連續5年下降,連續3年入不敷出,目前糧價還未回復到1994年的水準。所以,未來農産品類價格還有上漲的可能。”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然而,問題不僅僅局限于糧食領域。從2002年第四季度以來,我國生産、投資領域的價格和房地産價格持續大幅上漲,説明全社會投資總規模過大,部分行業和地區存在盲目投資、低水準重復建設現象。目前,這種現象還在繼續,而且能源和部分原材料等資源約束的矛盾日益加劇。據統計,去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6.7%,而2002年只增長16.1%,1998年至2002年平均增長僅為10.8%。伴隨這輪投資擴張的是銀行信貸的急劇擴張。去年全部金融機構新增貸款本外幣合計2.99萬億元,比上年多增1.1萬億元。在國內金融市場融資總量中,銀行貸款所佔比重已由2001年的75.9%上升到2003年末的90%,可見銀行信貸在這輪投資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由於銀行信貸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中的重要作用,今年央行再三強調了“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的適度增長”的重要作用。周小川在部署2004年工作時表示,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調控貨幣信貸總量,並將2004年預期調控目標定為貨幣供應量M1和M2分別增長17%左右,全部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2.6萬億元左右。這幾項目標明顯低於去年的實際水準,可見適度收縮銀根仍是今年貨幣政策調控的主基調。

據此,預計今年央行還會繼續利用央行票據和債券進行公開市場操作,適度收回市場過多的流動性;加強再貸款和再貼現管理,努力維護央行資金安全;通過窗口指導促使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而對鋼鐵、汽車、電力、科技、農業、房地産等重點行業與基礎産業,則會加強信貸風險的預警與控制。

當然,要控制貨幣信貸總量,還須維護匯率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因為,外匯流入的增多和國際收支順差的不斷擴大,會給貨幣信貸增長造成很大壓力,去年,這一因素導致央行通過人民幣外匯佔款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大幅增加,使全部金融機構新增貸款超出了預計目標。今年,這一問題仍然嚴峻。因此,儘快改進現行結售匯制度,放寬用匯限制、積極培育外匯市場,增加外匯市場交易主體以及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等,將是今年貨幣政策調控的重要任務。

證券時報2004年2月12日


央行統計表明:1月份企業商品價格總水準上漲較快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