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慶:西部生態脆弱地區率先試行綠色GDP探討

傳統GDP由於對當地政府工作業績考核的壓力和社區發展水準評價的誤導,由於不能正確反映當地居民的生態貢獻從而獲得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外部經濟補償、市場等價購買的回報,已成為影響西部生態脆弱地區和生態建設重點地區生態保護、小康建設、人民致富的間接壓力。率先在西部生態脆弱地區試行綠色GDP核算,具有制度意義、可行性和示範效果。在一個範圍較小、經濟結構相對簡單、發展任務和目標要求較單一的地區,有條件先建立一個最簡單、最基礎、最核心的綠色GDP指標體系,先簡後全,先易後難,並與傳統GDP並行一段時期,逐步完善,為全國積累人才、資料、經驗。 

 

綠色GDP在國際國內已倡導多年,理論上並不新鮮,但推行起來卻很不容易。我認為,在西部生態脆弱地區率先推動綠色GDP的試點、研究、實踐,既有可行性,而且十分必要,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制度建設,是落實黨的16大提出和國家“十一五”規劃將實行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的發展觀的具體要求和探索。

首先,綠色GDP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糾正傳統GDP作為政府工作業績(政績)指揮棒的扭曲性。眾所週知,GDP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被統計地區)當年生産活動的成果。顯然,在目前的統計制度下,提供生態産品的勞動不能得到正確的評價,難以使GDP隨著生態保護的努力而增長,同時,在這些地區進行的水電等大型建設項目的鉅額投資也由於多數是通過購買區外製造的投資品和聘請區外的施工隊完成,鉅額投資拉動的是區外市場甚至國際市場,也難以形成GDP的相應增長,由於這些原因,政府為生態環境努力工作的業績不能得到正確反映,如果他們要追求政績(GDP增長又是其中最主要最直觀的量化指標),就勢必作出與生態環境目標要求相悖的事。

第二,綠色GDP可以使當地居民為生態環境作出的貢獻得到正確評價,併為補償和致富提供理論依據。同樣,緣于上述原因,當地居民提供生態産品的勞動得不到合理的評價,他們難以通過市場機制得到應有的收入和致富,也難以説服中央財政和中下游等受益地區拿出等價的錢來購買生態産品,為了致富,當地居民就可能做出與生態環境要求相違背的事。

第三、目前推行綠色GDP的時機正在成熟。首先,中央政府的環境意識和綠色GDP意識正在日益加強,12月剛頒布的200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指南第一次把綠色GDP研究明確列出;第二,全國學術界對推行綠色GDP的呼聲越來越高;第三、中下游和全國人民對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貢獻越來越認同,可以説,各個方面正在達成共識。黨的16大和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新的發展觀,高度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我國發展思想、發展政策、發展模式正在發生具有重大意義的轉折,綠色GDP的推行面臨一個難得的大好時機。

第四、具有可行性。我們認為,從一個較小的範圍試行綠色GDP,難度減小,具有可行性。認識到綠色GDP的意義並不難,難的是綠色GDP作為一項新的核算制度,不僅存在著與傳統統計制度不接軌從而統計數據收集分析的困難,而且由於龐大的、涉及眾多部門的第一手數據收集的要求,在經濟比較落後的生態脆弱地區,推行起來將更加困難。但我們認為,正是由於縮小了研究範圍,可以在一個生態目標十分明確的較小的範圍,通過對當地自然條件、産業結構、環境保護重點的調研和分析,從眾多指標中提煉出最關鍵、最核心、最基礎、最簡易的指標體系,而不是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大而全的、全面的指標體系,採取先簡後全,先易後難,逐步完善,同時與現行GDP指標並行一段時期的辦法,啟動起來就容易得多。西部生態地區的經濟結構、生態目標任務比較單一,因素肯定比全國性的少很多,先建立一個簡易的但卻包含了最基本內容的綠色GDP指標體系是可能的。

第五、從制度上保證生態環境建設目標並與當地的全面小康建設和人民致富結合。我們在四川甘孜州、雅安、漢源等地的調研中發現,為了與全國同步建設小康社會,這些生態環境重點建設地區面臨兩難選擇:如果要保護環境,就不可能實現每人平均GDP3000美元的小康標準,因為生態勞動産品的價值和貢獻現在還沒有得到足夠的評價,這樣,政府官員當然難有政績,當地居民也難以在生態工程建設中致富;而如果要實現每人平均GDP3000美元的小康標準,就必須上工業項目,當然,就可能使環境遭受破壞。西部生態脆弱地區往往也是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目前這些地區每人平均GDP幾乎都僅有400多美元,如果他們提供的生態産品不能得到正確評價和回報,他們因生態環境建設的嚴格要求而犧牲的其他發展機遇不能得到補償,這些地區的小康建設、社會安定就會受到影響,或者反之,生態環境建設沒有保障。

第六、用綠色GDP指標從制度上杜絕破壞環境的其他工程發生。需要特別重視的是,綠色GDP雖然可使生態産品的價值和貢獻得到足夠評價從而使西部生態建設重點地區的GDP增長、小康建設目標和人民致富得到保證,但僅僅推行綠色GDP還不夠,還要強調各項生態工程目標的協調和一致。現在西部生態脆弱地區希望實行綠色GDP核算的呼聲很高,筆者認為,千萬不要以為這樣一來GPD增長問題、小康目標問題、人民致富問題、政績考核問題就可以安枕無憂了!如果出現破壞環境的其他工程,在充分評估當地工作和貢獻的綠色GDP制度下,當地GDP同樣可能出現負增長,甚至十分嚴峻的負增長局面!以四川甘孜州為例,如果實行綠色GDP核算,雖然增長和小康目標,市場、財政或中下游購買生態産品的支出或財政轉移支付,補償機制等,可以大大改觀,但是,如果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實施,作為主要調水地區,當地已經十分脆弱的生態,已經顯現的缺水和濕地的減少,正在下大力氣治理的荒漠化問題,會更加惡化,正好,用綠色GDP來衡量,就會出現負增長甚至嚴重的負增長。如果我們採用綠色GDP核算,就能夠讓中央、中下游、受水地區和調水地區,充分認識到危害,並有一個科學的評估標準,讓生態工程建設地區從切身利益出發對各種違背環境的事情進行討論,從制度上保證生態建設目標。

第七、發揮宣傳、示範作用。在生態建設地區試行綠色GDP核算,還可起到積累資料、培養人才、宣傳和普及綠色GDP意識、更廣泛動員生態建設地區廣大群眾參與、提高公民社會的保護能力等作用,為生態建設從人才、文化、意識、社會環境諸方面創造保障條件,並起到向其他地區和全國的宣傳、推廣、示範作用,為全國實行綠色GDP核算積累經驗。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傳統GDP由於對當地政府工作考核的壓力和社區發展水準評價的誤導,由於不能正確反映當地居民的生態貢獻從而獲得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外部經濟補償、市場等價購買的回報,已成為影響西部生態建設重點地區生態保護、小康建設、人民致富的間接壓力,率先在西部生態重點地區試行綠色GDP核算,使當地政府和當地人民的生態貢獻得到社會承認,從制度上規定、激發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在積極性,可以實現生態脆弱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保護、發展、富裕的共贏。這項工作不僅是西部生態脆弱地區的需要,而且是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需要,是一項迫在眉睫的根本大計、百看大計、國家安全大計的制度建設。

(作者劉世慶: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中國經濟時報 2004年1月19日


馬中:GDP與綠色GDP
江蘇綠色GDP: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和諧發展
專家觀點:可持續發展呼喚“綠色核算”
可能導致非理性追求政績 僅有綠色GDP尚不夠
綠色GDP核算體系制定 與幹部考核掛鉤
許憲春:解讀綠色GDP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