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冷溶:江澤民領導下的中國(連載三)
——十年回顧和新世紀的展望

冷溶

    二、江澤民的內政外交政策。

    了解了中國在90年代面對的新環境,就不難理解江澤民會提出怎樣的對策。

    江澤民的新思想反映在他一系列講話文章和報告中,但主要集中在1992年的十四大報告,特別是1997年的十五大報告中。在十五大報告中,江澤民提出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政治、文化綱領和外交政策,大大地發展了鄧小平的理論。

    (一)關於經濟。

    所有制結構上提出的新認識、新政策。中國自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以來,基本上是單一的公有制結構,改革開放以後,私營經濟和外資發展起來,但數量和規模都是有限的。當時,對所有制結構的提法是:以公有制為主,其他經濟成分為補充。

    但到90年代以後,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公有制以外的各類經濟成分大大增加。從實際結果看,增加了經濟上的活力,帶來了更多的稅收和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中國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仍然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支撐者,但是如何搞好它們,提高效率,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具體實現形式,成為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像股份制這樣的經濟組織形式,在資本主義國家運轉了幾百年,中國在80年代已經採用,現在有了很大發展。但如何看待它呢?

    現在,再用“為主和為補充”的解釋,已經不夠了。而對股份制的問題,在鄧小平健在時還有爭論,他也只是説“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並沒有做出明確判斷。

    顯然,這意味什麼是社會主義的問題,在九十年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深化了。

    面對一系列新問題,江澤民在十五大上做出了新的解釋。

    他認為,中國必須堅持公有制做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這一點不能動搖。但現階段還要大力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他改變了“為主、為補充”的提法,變成“公有制為主,多种經濟成分共同發展”。他明確地指出:“這是中國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

    他認為,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主要表現在控制力上,而且是對全國而言,有些無關國計民生大局的産業和行業,其他經濟成分的比例可以高一些,而有些省份、地區也可以高一些。

    他認為,公有制的具體實現形式要探索,而股份制只是一種企業組織形式,不姓社,也不姓資。社會主義的中國完全可以大膽地採用。

    江澤民在這裡所涉及的問題,是長期困擾社會主義國家的最為敏感的問題。正像他自己所説:“這些理論問題的重要突破,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江澤民在這裡與鄧小平一樣,表現了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

    這當然不是説江澤民要拋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中國共産黨人堅信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合理平等的社會一定會到來,這一點絕不會動搖。但現在的問題是,第一,它離那個時代還十分遙遠,按照鄧小平的説法,甚至要有幾十代。單一的公有制不可能現在馬上實現。第二,公有制的具體實現形式也需要探索,過去認為只有前蘇聯建立的那種形式才是唯一的公有制形式,這種認識是極為愚蠢的。對這些問題,現在中國共産黨認識得十分清醒。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市場經濟對中國來説是一張白紙。按照鄧小平的説法,要完善它需要30年的時間。但在市場經濟建立的第一個10年,經過努力,取得了很大進展。中國的農業、工業,主要是國有企業基本轉到市場經濟軌道上來,國有企業的三年脫困就是個重要標誌。此外,財政、稅收、金融、外貿、外匯、計劃、投資、價格、流通、社會保障、住房、科技教育等等體制也都初步建立起來。

    在市場經濟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建立政府的宏觀調控體制。資本主義國家在付出了重大代價後,才找到了凱恩斯主義和羅斯福新政。中國的市場經濟上來就碰到這個問題。在1993年的經濟過熱情況下,中國政府採取政府干預的手段,成功地實現了經濟的軟著陸。這是建國以來第一次有效地避免了經濟調整中的大起大落現象。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中,中國政府果斷採取國內擴大需求的方針,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大量發行國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持人民幣穩定等重大措施,在亞洲國家經濟普遍低落中保持了增長勢頭。中國開始學會運用金融、銀行、貨幣等手段來調控經濟。鄧小平説過,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要使銀行變成真正的銀行。現在,這個願望已經開始實現。

    加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在剛剛進入90年代的1990年,江澤民在回答香港《紫荊》雜誌記者提問時曾做了鄭重表示。他説:90年代的中國將更加開放。“更加開放”,這正是中國這10年的特點。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江澤民強調,中國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他在十五大報告中把對外開放稱之為“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他還提出,在新世紀裏,中國不但要“引進來”,更要“走出去”。

    90年代中國對外開放的具體表現:一是盡可能擴大對外開放的範圍。中國的對外開放已經從沿海推進到了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呈現出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寬領域的開放新格局。二是盡可能提高品質。他在給深圳特區的題詞中寫道:爭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三是採取一些重大舉措。比如,開發上海的浦東。

    在中國80年代的對外開放中,深圳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90年代,深圳又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上海的發展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更不同尋常。在這10年中,世界500強和大銀行紛紛在上海設立辦事處。有些國際大公司的總部甚至也搬到了上海。上海正在實現萬商雲集的國際性大都市的夢想。而浦東則是90年代中國對外開放新氣象的標誌。以上海浦東為龍頭的長江流域開發帶則是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表現。今年10月,上海將舉行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首腦會議,上海的國際影響將繼續大大提高。

    中國90年代的對外開放的另一個重要視點,就是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以積極的勇敢的姿態迎接這一挑戰的到來。江澤民堅定地認為,中國要想發展起來,必須儘快融入世界經濟中,學會在世界經濟的大海中游泳,哪怕一開始會付出一些代價。經過多年長期努力,1999年末,中國與美國達成了相關協議。由於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中國“入世”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都將産生重大影響。

    關於90年代中國對外開放,數字可能更能説明問題。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外貿總額不足500億美元。鄧小平曾設想,經過20年到世紀末的時候,爭取能夠翻兩番達到2000億美元。但實際結果是,到了去年中國的外貿總額已達到了4743億美元,大大超過鄧小平的設想。吸收外資的數量從1993年起就一直排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在過去的五年中實際利用外資達到2800多億美元。中國去年的外匯儲備達到1656億美元。居日本之後,也排在世界第二位。

    江澤民在領導90年代中國現代化建設中,還形成了許多重要的認識。比如,他提出要正確處理好12個方面的重大關係,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是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係。他提出中國經濟和改革在九十年代要實現兩個根本轉變,一個是經濟體制從計劃到市場的轉變,一個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式到集約式的轉變。他還提出了一些重大的戰略方針,比如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及發展小城鎮加快城市化進程、儘快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扶貧開發計劃等等。每一項戰略方針都帶來了豐碩的成果。比如實施扶貧計劃,使中國的貧困人口在十年內由8000萬減少到3000萬。(未完待續)

    

     人民網2001年7月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