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南泉:中俄原油管道走向問題

近幾個月來,關於中俄原油管道走向問題,變數不斷增加,議論紛紛,引起國內外普遍關注。9月24-25日,俄總理卡西亞諾夫訪華,兩國總理舉行了第8次定期會晤。會談時,俄總理對人們特別關心的原油管道問題作出口頭表示:“俄羅斯政府將履行協議,信守承諾”。但並未簽約,正式敲定。因此,圍繞原油管道走向問題的風波並未平息,人們不禁要問,緣由何在?結局如何?

原油管道合作項目提出的背景

這個項目是由俄羅斯于1994年11月率先提出的,當時的出發點是:

首先,在經濟轉軌起始階段,俄經濟危機十分嚴重,俄為了緩解經濟危機,一個重要途經是增加包括石油在內的能源産品出口,因此,需要尋找與擴大原油市場,而中國從1993年起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

其次,由於俄持續的經濟危機,國內對石油的需要量大大減少,需要擴大出口。

第三,當時,俄國內政局動蕩,秩序混亂,投資環境惡化,國外願意對俄石油工業進行投資的很少,這促使俄提出與中國共同開發石油項目。

第四,為了促進中俄兩國貿易的發展。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中俄兩國的經貿關係雖有不少發展,但總體水準不高,特別是經濟合作更弱。因此,通過鋪設原油管道這個大項目,可以推動兩國經濟的共同發展,提高兩國間的經貿水準。

項目的談判過程

1994年俄提出這一合作項目時,確定中俄原油管道的走向是:自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的安加爾斯克開始經中國滿洲裏入境,終點是中國的大慶市(簡稱“安大線”)。當時雙方簽署了《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與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石油股份公司會談備忘錄》。之後,雙方政府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共同開展能源領域合作的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繼續共同開展能源領域合作的協定》、《關於開展鋪設俄羅斯至中國原油管道項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原則協議》、《中俄關於共同開展鋪設中俄原油管道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總協議》。2002年12月初,朱鎔基總理會見普京時,宣佈中國政府于2002年12月初已完成了中俄原油管道項目的可研批復工作。很清楚,這就是明確告訴俄方,有關原油管道合作項目,在中方已按協議完成了全部工作,萬事俱備,只等俄政府審批。

今年5月26—28日,胡錦濤主席訪俄開創了中俄關係新局面,各個領域的合作都取得了進展。值得一提的是,5月28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簽署了《關於“中俄原油管道長期購銷合同”基本原則和共識的總協議》。這樣,談了9年之久的項目,使很多人樂觀地認為,中俄原油管道項目“大局已定”,等待著今年9月兩國簽訂合同,正式敲定。但俄高層領導人在雙方簽署上述總協議後不久,在管道走向問題發生變卦。普京總統6月20日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説,建設這條管道有兩個方案。中俄政府間能源合作分委員會會議也被推遲,此次會議主要討論中俄原油管道項目。推遲的理由是,“以便更詳細地研究在會上討論的問題”。這樣,把共同鋪設原油管道的項目實際上擱置了起來。

變故的國際因素

9年多來,兩國政府和公司為原油管道項目做了大量工作,為何俄出現變故,掀起風波?初看起來,俄方的變故是近兩個月的事,實際上對中俄政府協議下的“安大線”,在俄國內早就有爭議,早有人提出放棄“安大線”改修建“安納線”。俄變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俄羅斯外交政策角度來看,俄把石油視為“能源外交”的資本。在上述“能源外交”政策支配下,俄充分利用石油資源為其謀求最大的政治與經濟利益。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日本積極進行活動,勸説俄先鋪設“安納線”。小泉首相今年上半年兩次與普京總統會晤,專門討論能源合作。今年6月,日本分別派出前首相森喜朗和外相川口順子訪俄,川口表示日本將提供75億美元,協助俄羅斯開發東西伯利亞新油田。這筆資金,無需俄政府擔保,“唯一條件是優先鋪設‘安納線’”。後來,日本官方與商界加強活動的力度,並允諾提供135億美元,其中,50億美元用於鋪設“安納線”,75億美元用於伊爾庫茨克上喬納油田的開發,另外10億美元用於濱海地區社會福利項目。日本能源廳長官岡本嚴到今年8月已5次訪俄。日本迫不及待地讓俄放棄“安大線”而採納“安納線”,其目的有四:一是拿下“安納線”,可保障日本石油供應安全,使日本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程度從現在的88%降低到60%;二是削弱中國的能源安全,從而影響中國經濟的穩定高速發展。人所共知,中俄“安大線”建成後,對滿足我國不斷增長的石油需要有重要意義,並有利於我實現石油進口多元化戰略;三是影響中俄經貿合作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從而削弱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鞏固與發展;四是日本企圖通過與俄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提高日本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

這裡還要指出的是,美國實際上也支援日本,反對“安大線”。其原因有:一是想更多地從俄遠東獲取能源;二是不願看到中俄關係進一步發展;三是遏制中國經濟的發展;四是怕中國減少從中東的石油進口。西方報刊評論説:“中國從中東,特別是從波斯灣沿岸國家大量進口石油,但海灣國家許多油田事實上被美國的石油公司控制。”因此,“美國擔心中俄間建成石油管道後,中國從海灣進口石油會急劇減少。”

變故的國內因素

應該看到,俄國內因素對原油管道走向也有著不小的影響。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俄各利益集團十分複雜,各有自己的利益。它們之間常常表現為從各自利益出發、多頭決策、相互牽制的複雜局面,並在對華政策方面不斷對政府施加影響,從而也牽制俄政府在對華能源合作方面的決策,使政府往往表現得猶豫不決,增加了變數。二是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地方政府,在石油問題上向俄聯邦政府施壓。如今年5月13日俄總統駐遠東全權代表普利科夫斯基召開聯邦區州長聯席會議,向普京上書“遠東州長聯名信”,對俄政府進一步施壓,要求鋪設“安納線”。三是大選臨近(今年12月杜馬選舉,明年3月總統大選),普京總統面對各種政治勢力,必須考慮採取有利於自己競選的政策。正是這個因素,今年7月21日,俄新聞媒體透露,中俄原油管道走向的最後敲定要等到2004年3月俄總統大選之後。四是應該看到,“中國威脅論”、“中國擴張論”、“中國商業移民”等宣傳在俄仍有一定的社會基礎與影響,對快速發展與正在崛起的中國仍存在疑慮。俄不少人存在心態失衡,不能以一種健康的心理對待中國。這些,都影響著對中國的信任,從而使俄一些人為“安大線”擔憂,甚至有人擔心俄石油有被中國控制的可能。這也是俄政府在中俄原油管道項目上舉棋不定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對俄總理表態的評析

對俄總理的表態,應理解為仍按一開始達成的協議走“安大線”。俄方之所以做這一表態,是對多種因素考慮的結果。

首先,“安大線”比之“安納線”有其明顯現實性和可靠性特點。(1)“安大線”總長達2400公里,其中800公里在中國境內,根據俄方最近提出的預測,項目將耗資25億美元(俄方投資約17億美元,中方投資約8億美元)。按協議,中俄雙方各自負責本國境內的管道建設,籌資有保證。而“安納線”總長4000多公里,耗資將達50多億美元,耗資大;(2)“安大線”完全實現後,輸油量每年為3000萬噸,根據對東西伯利亞石油儲備的預測,按這個輸油量連續輸油20年,其油源是有保證的。但按“安納線”,每年輸油5000萬噸,如果再加上從“安納線”在滕達地區(阿穆爾州)輸油管建設一個向南的分叉,通向大慶,其輸油量為3000萬噸,這樣共計8000萬噸,這在2020年前油源不能得到保證,所以,正如一些俄學者指出的,就目前的油源來看,修建“安納線”實際上就否了“安大線”。再説,“安納線”要通過17個地震多發地帶,地段長達1100公里,而且,有發生9級以上地震危險的地區就超過1000公里。中國不可能接受這樣一個充滿風險和前景不明的項目;(3)中俄雙方確定原油價格公式是以世界主要油種的公開掛牌價為基礎的,即與世界主要原油價格掛鉤的,俄向中國出口的原油價格比向西歐出口的平均離岸價每桶多出0.5美元左右。這些,俄既可避免銷售原油的風險,又可得到更多實惠。

其次,為了俄政府信譽和投資信譽,不損害經過十多年的雙方努力建立起來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俄方不少人士對原油管道走向反覆無常和拖延時間提出批評,認為,放棄“安大線”將會産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如俄學者指出:原油管道項目,“它不能用油桶來衡量,不能用盧布來評價。我們把它叫作俄羅斯的商業信譽。”這涉及到:“是用管道鋪設還是埋葬友誼”。8月22日俄《獨立報》的一篇文章坦率地説,俄如果放棄早先與中國達成的並已著手實施的協定,這會“使我們的政府有‘丟臉’之虞,因為早先的協定是當著俄總統的面簽署的。”在俄總理卡西亞諾夫訪華前的9月19日《消息報》一篇文章指出,俄不應改變“安大線”方案,俄方已經違反了建設“安大線”輸油管的期限。“如果俄羅斯改變主意不與中國合作,它失去的不僅是一個石油市場……就有可能使兩國關係回到1990年代初的水準”。

再次,中國是個能源大市場,這是俄羅斯不能忽視的。還應看到,通過能源合作對推動兩國經貿關係發展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在俄外貿總額中,中國只佔5%的份額,俄在中國外貿總額中只佔2%。截至2003年初,中方在俄投資僅為2.07億美元,俄方在中國的投資為3.02億美元。總的來説,兩國經貿水準是很低的。

在上述情況下,卡西亞諾夫表示要履行協議。但俄總理這次訪華已表明,決定石油管道走向的時間將大大推遲,估計要到明年的8月。另外,在今後原油管道進行經濟與技術論證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新的變化,提出新要求,使“安大線”再次擱淺,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對中國來講,由於鋪設原油管道項目是一項典型的互利項目,對促進兩國經貿關係乃至政治關係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我們應努力促其成功。但要堅持平等互利原則,要守信譽。 (陸南泉)

學習時報 2003年10月29日


《中華工商時報》:不能被安大線擋住目光
俄總理承諾要修中俄石油管道 基本否定遠東方案
談判代表披露中國與俄羅斯石油管道協議內幕
中俄石油管線“二並一” 俄為中國市場改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