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也談“學術腐敗、學術打假與學術批評”

Wang Zhengxiang

    最近在網上讀到許多關於學術腐敗、學術打假與學術批評的文章,深有同感。事實上,作為國家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我,關心和反思這一問題已有時日。中國學術界存在假、偽、劣、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這一不良風氣有蔓延趨勢。因此,有必要讓我們工作在我國科技第一線的科技工作者認真思考的是,其根源是什麼?如何杜絕或根除這一不正學風?

    我國的不正學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大量低水準重復勞動,急功近利思潮氾濫;

    2. 一個專題下深入研究不多;

    3. 科學數據不科學,甚至造假;

    大量低水準重復勞動,急功近利思潮氾濫。本人認為這是我國學術界普遍存在,問題最多、最嚴重的方面。如果我國有一個類似于美國PubMed開放網站,輸入任何一個有應用前景的項目關鍵詞,就會發現大量低水準重復勞動的數據是多麼的觸目驚心。大量低水準重復勞動,一方面造成我國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巨大浪費;另一方面也必然造成我國整體學術水準下降,學風漸劣,更難以培養和建立一支面向新世紀的高素質的學術隊伍。不可否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初,大量的模倣國外已有的科研成果和技術是可以理解的,這對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也有很多益處,而且,被國外壟斷和控制的關鍵技術還會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需走仿製這條路。但我國學術界氾濫的大量低水準重復勞動,絕大多數為非國外壟斷和控制的關鍵技術,而是國人10年前就已經研究完成,但10年後的今天又被另一國人重復研究,並且沒有任何創新。這種研究,稱之為剽竊也不為過。另外,從長遠看,拿來主義之風日盛,必須摒棄。

    新世紀是所謂知識經濟的時代,資訊科學和生命科學當數知識經濟的代表。十分欣慰的是,我國在這一領域有相當可觀的科技新人,大量發佈在全世界各地。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無論是學術隊伍還是學術成就,我國在大量的專題下的持續和深入研究已不多見。這也是造成我國學術隊伍不穩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此同時,學術隊伍不穩,又反過來使某個專題下的研究難以持續和深入。我們應該認真倡導江主席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思想,儘快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能夠在世界上比高低的研究專題和穩定的研究隊伍。

    科學數據不科學,甚至造假。這也是我國學術界極為嚴重的問題。例如,我國臨床醫學界的絕大多數論文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自然科學論文中也有相當數量的論文的數據不真實。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本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 科技隊伍老化,斷層問題嚴重。改革開放20年,應該説,我國為全世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但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絕大多數優秀人才流失在國外。顯然,近年來,我國政府出臺並實施了大量吸引優秀人才的措施,也吸引了一批人才回國為國家服務。但也應該看到,就某一點而言,相對優秀的人才回國服務仍然不是主流,再則,面上也很局限。這不足以形成和發展成我國必須有的一支高素質的學術隊伍。科技隊伍老化,必然導致學術水準不升則降。這一問題同樣出現在我國經濟建設和政府管理部門的各個領域。

    2. 唯利是圖,急功近利在學術界有相當市場。坦率地講,改革開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一線科技工作者在為經濟創收服務。發展到現在,經濟創收已成為大量科技工作者研究和奮鬥目標。也就必然造就出大量教授工程師,即在大學中為教授,但所做的研究充其量也只是如一般工廠裏的工程師;或者是教授倒爺,即從一個工廠獲得技術,再轉賣給另一技術落後的工廠。如此下去,學術水準當然不可能提高。學術界中唯利是圖、急功近利,還表現在大量劣質論文充斥學術刊物和大量學術刊物充斥唯利是圖。

    3. 公平評估,合理監督機制缺乏。毫無疑問,論文作為職稱晉陞、各種榮譽評比的一項重要指標本是無可非議的。但由於目前我國尚缺乏客觀公正的評估機制,職稱評審又氾濫成災,什麼人都要為論文而奮鬥。論文的低劣和造假也就漸漸形成了一種社會化風潮。

    4. 科學普及嚴重滯後。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的大眾化和普及同樣是科技工作者的一大任務,但我國的科學普及程度是相當令人憂心的。相當多的所謂高科技産品充斥市場,象XX1號,XX賦新康,XX靈芝,乃至XX核酸基因營養液,等等等等。不能僅僅認為公眾缺乏識別真偽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公眾缺乏識別真偽的能力。應該正視的是,正是利用公眾的這一不足,在這方面,我國高校、科研單位起了一些很壞的作用。

    5. 社會不良風氣已經腐蝕學術界。人情網、關係網在學術界、學術管理界大有控制我國科技發展和發展方向的勢頭。有限的科學研究基金正被一部分人壟斷和瓜分。科技界本應該有的良性競爭正被社會上已存在的人情網、關係網所破壞。

    幾點思考或者説幾點建議:

    1. 大力整頓學術刊物已迫在眉睫。我國各行各業的學術刊物太多、太爛,而且我國絕大多數高校和科研單位還有自己的自留地。如何創造出具有世界水準的學術刊物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課題。坦率地講,我國大多數學術刊物已經或多或少地成為某個集團謀利的工具,其學術陣地的功效正逐步下降。學術刊物的謀利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是為謀利而有學術刊物就有問題了。在保證學術水準的前提下多多謀利或者是通過刊載高水準的學術論文獲得學術刊物的多多經濟利益是我們應該倡導和發展的方向。整頓的目標應圍繞合併雷同學術刊物,減少學術論文的數量,大幅度提高論文的品質。

    2. 儘快建立健全公正客觀的評估和監督機制:1)儘快建立類似于美國國立衛生圖書館的開放科技文獻檢索系統。國內已有相關基礎,我們已有較完整的政府網路和教學科研網路,中文文獻檢索系統也以盈利為目的,發展到相當規模,現在是由政府整合後對公眾免費開放的問題。2)更新職稱評估機制。現行的職稱評估機制已經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最近,網上已有大量這方面的討論。有條件的單位已經在嘗試聘請制,但個人認為聘請制在全國普及還有很多障礙,因為我國各行各業都有職稱評審,職稱也與個人利益直接掛鉤。是否可以模倣國外一些國家的做法,在高校系統由國家相關單位組成權威性的職稱等級資格確認機構,先確認當事人的任職資格。這一評審結果與當事人的待遇分離。再由用人單位實行聘請上崗。這還需有幾個前提條件,包括:廢除職稱終身制;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教授上崗前的緩衝機制,如國外的博士後研究機制(我國有博士後研究機制,但相當不完善,博士後研究人員無法獲得相應的社會保障,經濟收入不能養家糊口,博士後布點也太少);大幅度減少高校和研究機構過爛的職稱數量或崗位數量;廢除政工管理隊伍的教授職稱評審系統;大幅度提高教授的生活待遇;建立和健全相應的監督機制。與職稱評審相似的是,公正的科研課題的評審和論文品質的評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需大力進行。

    3. 健全高校後續改革:高校改革已基本完成第一階段的改革任務,如何確保高校改革後的高效率是高校改革的核心問題。我國高校改革至今還沒有真正觸及到高效率這一問題。這方面應包括:1)消腫龐大的管理隊伍;2)精簡教授崗位數量;3)匹配相當數量的教授崗位基本研究經費;4) 放寬研究生入學要求並提高研究生生活待遇和社會福利保障,放寬攻讀學位的年限,同時,提高或從嚴學位獲得標準;5) 強化科技創新意識,淡化經濟挂帥。

    4. 大力開展科學普及:高校教授應與眾多媒體合作,通過訪談,科普創作等方式直接與公眾關心的科學知識進行交流和普及。

    本文作者簡介:六四年出生,工學博士,國內某大學教授,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和教學,現在德國短期工作。歡迎有識之士展開更詳細的討論,並能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同時,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共同為國家繁榮,民族進步出謀劃策。

    (網友:Wang Zhengxiang)

    

    人民網 2001年6月2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