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汽車産業要提防“重走彎路”

背景:中國汽車産業大好形勢下,有專家提出了忠告:切不可掉以輕心。在近日舉行的“中國汽車·長春汽車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長劉世錦就此亮明自己的觀點,引起與會者的共鳴。

中國經濟時報:當國人慶祝中國汽車工業發展五十週年的時候,中國汽車工業正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這足以令人慶倖和寬慰了。但這是否就意味著,中國汽車工業就真的步入一個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了嗎?

劉世錦:在今後二三十年乃至更長的時期,汽車産業將有很大可能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但是,必須同時指出,這一前景僅僅是一種可能。目前中國汽車産業發展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如果不能積極而正確地面對和回應這些問題與挑戰,中國汽車産業重走彎路也並非不可能。

城市結構制約汽車産業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做此判斷有何根據嗎?

劉世錦:這種判斷首先是,來自城市結構落後的挑戰。在私人購車增長最快的北京, “交通擁堵到如此程度,還要鼓吹汽車進入家庭嗎?”這已經成為許多人説出來或沒有説出來的疑慮。

其實,問題並不在與私人購車的增長,而在於城市結構和發展戰略的落後。在國際上,可以舉出不少城市規模不及北京,汽車擁有量大大超過北京,而交通狀況相當不錯的城市例子。城市道路擁堵,除了交通管理上不容忽視的問題外,更重要的是由於平面擴張、“攤大餅”式的城市構造。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必須要向城市郊區化、郊區城市化,推進城市功能分區,大力發展衛星城市,構造新型城市體系的方向轉變。

中國經濟時報:我們也注意到,你對中國汽車産業的投融資體制有自己的認識和體會,這是否也構成了你據此判斷的第二個依據呢?

劉世錦這就是來自行政性重復建設的挑戰。去年以來汽車産業的高增長,對汽車産業投資提供了強力刺激,許多地方出現了汽車投資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

但其不正常之處在於,在我國現有的體制條件下,部分投資是由地方政府直接驅動的。出於短期內出政績的需要,這類投資往往具有短期化、不負責任、好大喜功等特點。如果説汽車行業投資存在“盲目性”的話,最大的盲目性就出自這類投資。市場經濟講究競爭,而競爭必有重復建設。在目前尚不完善的市場經濟中,一定要把市場性的重復建設和行政性的重復建設區分開來。我們所要反對的是後者而非前者。

在投資上“管住政府,放開市場”

中國經濟時報:但問題是,在一個生氣勃勃、正處在上升加速期、投資潛力巨大的行業內,兩種不同性質的重復建設混在一起。對此給出某種判斷,如“過熱”、“盲目投資”等,難免失之於簡單。

劉世錦:的確。如果據此“一刀切”的強化進入限制,就會在限制了不負責任投資者的同時,也限制了負責任的投資者,給行業發展造成深層傷害。正確的做法應是在投資上“管住政府,放開市場”。所謂“管住政府”,就是政府的財政性資金,政府可以支配的其他資金,不能投向汽車領域的生産經營性項目。這並不意味著政府無所作為,政府作為的重點是創造有利於汽車産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包括“軟體”和必要的“硬體”。打個常用的比方,政府要當好球隊的裁判,放寬一點,還可以做球場的投資者和管理者,但不能當球員,也不宜當球隊的老闆。所謂“放開市場”,就是除政府之外的投資者,只要合法經營,照章納稅,遵守國家必要的管制規定(如環保、安全、節能、外商投資準入條件等),應當一視同仁地允許其進入。

但有的人總是擔心放開後會亂,會因投資過多造成損失。其實這是一種對市場經濟“葉公好龍”式的態度。真正負責任的投資者總是要反覆算賬的,盲目性其實不大,即使發生失誤,糾錯也較快。市場經濟不能保障投資者不犯錯誤,但也提供了糾正錯誤的機制,自我平衡的機制。應當相信這樣一條規律:拿自己的錢去投資的人比政府的人更關心投資結果。

中國經濟時報:這對政府可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因為汽車産業如此火爆,地方政府要甘當“裁判員”是否太清閒?

劉世錦:這確實是政府對汽車産業轉變管理方式的挑戰。政府管理方式的改變局部的、被迫的,往往是不自覺的,改革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這裡面先要明確汽車産業的“定位”。對政府管理來説,最重要的是明確汽車産業是競爭性産業。既然是競爭性産業,就不應當如同對待自然壟斷性産業那樣設置進入限制,政府管制的重點要放到社會性管制上,如安全、環保、節能等方面。在管理方式上,要由“指令性管理”,即只有我讓你幹什麼,你才能還什麼,轉為“禁令性管理”,即除了我不讓幹的,其他的事情你都可以幹。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對一個潛力巨大、預期良好的産業,一般不需要政府制定扶持性的“産業政策”,因為這樣的行業是不會缺乏投資者的。政府最需要做的,是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供必要的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例如提供行業發展資訊,包括預期的需求總量和結構,已有和在建的生産規模與結構等。遺憾的是,有關政府部門在這些事情上的重視程度和能力遠遠不夠。(楊明煒)

中國經濟時報 2003年7月21日


國家資訊中心:汽車行業投資與産銷格局有新變化
成思危:21世紀汽車工業趨勢
張興業:世界汽車工業科技發展的六大特點
我國汽車業如何在“圈地運動”中生存?
劉世錦:汽車産業面臨5大挑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