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貴:杭州灣跨海大橋能抗恐怖襲擊嗎?

    對話背景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6月8日下午在浙江寧波舉行了奠基儀式。這座大橋全長36公里,將以“長橋臥波”的優美姿態從浙江嘉興橫跨杭州灣直抵寧波的慈溪,使寧波到上海的路程縮短120公里。

    這座我國內地第一座跨海大橋總投資約118億元,民間資本投入佔了一半多,將對長三角的融合和經濟發展起巨大的拉動作用。然而,杭州灣海域水文複雜,氣候險惡,要如何建造這座大橋呢?造了之後又如何保障它的安全呢?如何解決它在遭遇恐慌襲擊等類似的緊急事件時迅速作出回應呢?昨日,負責杭州灣跨海大橋初步設計的總體設計單位——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的設計負責人、高級工程師王仁貴教授接受本報專訪,一一解答了疑問。

    怎樣抵擋會噴火的海底沼氣?

    記者(以下簡稱記):記得以前聽慈溪出海打魚的船民説,杭州灣的海底會莫名其妙地冒出大火,後來海洋專家考察查明是海底沼氣所致。這會不會在以後施工時成為巨大障礙呢?

    王仁貴(以下簡稱王):沒錯。沼氣是杭州灣大橋施工的大敵之一。杭州灣大橋在離南岸約9公里的地方,海底有不規則的沼氣,往往挖50多米就遇上沼氣,有時從海底燃燒著衝出海面二三十米,這些沼氣沒有開發價值,嚴重影響大橋施工。我們提出的方法是“有控制的放氣法”,具體效果還有待實踐驗證。另外的方法是增加泥漿的比重,這樣在灌樁時可以平衡氣壓。還有是在施工時搭高架子,避免引火上身。

    記:聽説杭州灣怪風怪浪非常厲害,前年的龍捲風把慈溪海岸邊的房子都卷走了。這種氣候在施工時也應該很讓人頭痛吧?

    王:這個怪風怪浪曾讓我們在前期勘探中以為杭州灣大橋的技術難度是不可克服的。杭州灣從天上到海底的條件都很惡劣,夏季颱風、冬季強冷空氣都是家常便飯。杭州灣風大浪急,水流速度平均是每秒4米,而目前國外最好的海上施工船,只能抵禦每秒3米的水流速度。幸虧國內有一種大型施工船,能夠抵禦3米/秒至6米/秒的海流速度。杭州灣風大霧大,也使得大橋的施工頗具難度,據估計,一年有效施工時間大約只有120—150天,最多不超過180天。 

    記:這樣大的難度,你們準備了多少年,大概要造多少年啊?

    王:已經準備了10年,大橋工程在今年開工,5年後建成,2009年通車。

    為什麼不建海底隧道?

    記:我想問個很外行的問題,既然杭州灣天氣這麼嚴劣,施工難度又這麼大,杭州灣在海峽中又不算跨度大的,為什麼不建個海底隧道呢?

    王:這一問題在我們一開始考察時就論證過了。風大霧大時,大橋還不能全天候通車,而海底隧道不受大風、暴雨、大雪、大霧和嚴重冰凍等惡劣氣候環境的影響。不過最後因為考慮到建設資金和工期等問題,隧道的方案被否決了。 

    建水下隧道我們有兩種方法:沉管法和盾構法。杭州灣強涌潮、多風浪、海水挾沙量大等惡劣海床水文條件,使沉管法難以實施。用盾構法建如此長的隧道,建設工期很長,資金需求量很大,我們估計了一下,造價大約是大橋的2倍,即至少得230億元。 

    我們還考慮過“橋隧結合”的設想。但是,這樣就要在杭州灣海床中建造規模巨大的人工島,花費的資金將更加巨大,建設工期將更長。另外,要在海中央建排風井,不但造價高,而且像暗礁一樣在海中,如果被船撞擊就會造成很大問題。

    記:在抗恐怖能力上,隧道可能也沒有橋好吧?

    王:沒錯。大橋如果被炸或遭遇攻擊,往往是局部性的,可以快速修復。但如果隧道只要有一個部位被炸開,那就全毀了,高壓的海水衝進缺口,裏面的人將很難存活,隧道也將很難修復,那真是毀一發而毀全身。所以,我們不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橋墩能承受多大撞擊?

    記:我可能是杞人憂天,假如有萬噸巨輪因為海霧大一不小心撞上橋墩,那可怎麼辦啊?

    王:首先我要説,你這個想法確實有點杞人憂天。因為橋上和周圍的照明完全可以防止這類事故。那萬一風浪太大,失控的海船真撞上了橋墩怎麼辦呢?這個我們已經考慮過了,因為杭州灣的水較淺,3000噸級的海船能通過已經很不易了,所以我們設計的橋墩承受撞擊的能力是:一艘3000噸的船以4米/秒的速度撞那些立在海中央的橋墩,它們是可以屹然不動的。

    用什麼保證它長命百歲?

    記:大橋宣傳資料説,這座大橋的設計壽命是100年。那我想了解,你們設計師如何保證它的長命百歲呢?

    王:大橋按百年壽命設計,在國內的橋梁建設中屬首創。為了確保大橋使用壽命,我們對大橋設置了多道“屏障”,為百年繫上條條“安全索”。例如橋梁樁基、承臺、墩身等永久性構件採用百年使用壽命標準,對於護欄等一般附屬構件採用30年壽命標準。同時,大橋在國內首次採用了“熔融結合環氧粉末涂層”的新技術材料、外挂鋅鋁合金塊的“犧牲陽極”陰極保護法等措施對大橋不同部位進行防腐蝕保護。

    記:聽説這座橋還搞了數字化裝置,這對保證它的壽命有沒有幫助呢?

    王:這種幫助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將利用硬體及介面技術、網路及數據庫技術、圖像圖形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計算數學、有限元技術、力學等多學科,建立一套大橋設計、建設及養護管理的科學評價體系,把寧波杭州灣大橋建成“數字化大橋”。這樣,這座橋的什麼部位、什麼零件有問題,我們馬上就可以知道情況,進行修復和更換。這正像一個人有了一個良醫,只要他身上什麼地方感到不舒服,良醫就能對症下藥。所以數字化技術是這座橋延年益壽的依靠。

    大橋遇襲如何“護身”?

    記:那麼這數字化技術可否算是大橋的“護身法術”?

    王:你説是護身法術一點也不誇張。有記者問過我遭到了恐怖襲擊怎麼辦?我想數字化技術是一個重要的消極抵抗方法。整座大橋將設置中央監視系統,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對監視器,大橋上的任何一個動靜都逃不過它的眼睛。大橋“身體”的健康狀況和緊急情況都在管理人員的實時掌握之中。所以第一,恐怖襲擊很難乘虛而入。第二,即使大橋遭受了襲擊,數字化技術將能使管理者以極快的速度作出反應,進行搶救和修復。

    記:那交通事故之類的突發事件,應該更不在話下了?

    王:是啊。在大橋左右車道邊,我們將設置安全緊急停車帶,每5公里設有一個掉頭區,平時是封閉的,一旦出現交通事故則立即啟用。大橋中央建有一個海中平臺,不僅僅是觀光休閒之地,也是一個海上救援站。海上救助、快速反應系統也將數字化。一個完善的安全應急處理系統,將隨著大橋的竣工通車而全部建立完畢。

    記:依您這麼説,數字化技術抵抗恐怖襲擊是挺積極的。但剛才您為什麼説“數字化技術是一個重要的消極抵抗方法”呢?

    王:(笑)我們是等恐怖襲擊來時才作出反應啊,在性質上是被動的,當然是“消極抵抗方法”。至於積極的方法是安保部門的監控和保衛,我想政府一定也會在這方面建立配套的安保機制和機構的。

    大橋會不會破壞錢江潮?

    記:大橋在承受恐怖襲擊方面看來不用太擔心了。那在自然界的襲擊方面呢,八月八的錢江潮力大無比,怎樣辦?難道錢江潮衝它一百年也可以讓大橋毫發無損嗎?

    王:哈哈,你這個問題提錯了。錢江潮是在高陽山一帶起潮,離大橋上游還有30多公里,根本不會對大橋産生影響。而另一個問題卻是讓許多人擔心的。

    記:什麼問題?

    王:有許多人擔心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立在海中央,會不會把千古奇觀錢江潮給破壞了。這個問題當時還引起過前任總理朱鎔基的關心。後來經過9個多月的模擬後,我們得出的計算結果是:錢江潮是在高陽山一帶起潮,離大橋上游尚有30多公里,根本不受大橋影響。建橋前,鹽官的潮頭高度在2米至25米之間;建橋後,鹽官的潮頭高度的降低不會超過2釐米,肉眼完全看不出來。所以我們也這樣回答了總理的疑問。

    大橋施工會影響海洋生態嗎?

    記:這樣一個規模巨大的工程,很讓人擔心海洋生態會受影響。

    王:環保問題是大橋建設必須解決的四大內容之一。對這個問題,已經有50名海洋環境專家形成了權威的審查意見。大橋的環保規劃就有厚厚的兩大本內容,並且通過了交通部、國家海洋局以及國家環保總局的審查。我們會採用各種措施減少對生態的破壞。通俗一點説,杭州灣那裏沒有國家級的保護生物,魚類也比較一般,施工時會對生態産生一定影響,但破壞性是極小的。

    

    南方都市報2003年6月18日


17家民營企業入股 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收益懸疑
耗資118億 全球最長跨海大橋在杭州灣動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