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華民:企業家和“資本家”不可同日而語

    ●在傳統經濟體制向現代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整個社會管理體制的變革時間上相對滯後。而這種不受法律約束的時間和空間的長短大小,是決定暴富人群有多少、資本有多大的主要因素,這為暴富的産生提供了社會環境和條件

    ●那些“暴卒”的富豪都是“資本家”,而不是企業家。“資本家”沒有實業作基礎,沒有利潤和現金流量,一旦哪個環節出問題,就全完蛋了

    採訪華民是頗艱難的。

    6月10日中午11:40,記者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苦等了兩個多小時後,終於“逮住”了下課歸來的華民教授。

    質疑財富來源

    華民開門見山地對中國富豪資産的來源提出了質疑。華民認為,如果他們是做實業投資,投資于製造業,正當的合法的積累是不可能那麼快的。中國富豪們20多年的時間積累了數十億的資産,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的。這裡面必然包含合法和不合法,正當和不正當。

    華民把中國富豪財富的積累與英國早期的圈地運動相比,英國在從傳統封建社會向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轉型時也出現過這種暴富。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東歐國家的經濟轉型時期,私有化過程中也出現過暴富現象,使得一部分人的財富迅速積累起來。

    然而,在中國轉型經濟過程中界定富豪們資産的來源的確很難,因為當時的法制不很健全。在傳統經濟體制向現代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整個社會管理體制的變革時間上相對滯後。而這種不受法律約束的時間和空間的長短大小,是決定暴富人群有多少、資本有多大的主要因素,為暴富的産生提供了社會環境和條件。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社會在現有法制和規則下,由於少數社會監督部門,包括政策的制定者與個別人的尋租,使社會的公共財富迅速轉化成為個人財富。

    談到目前國有資産的大量處置,華民認為既可以通過市場機制拍賣,也可以由內部協議完成。所謂內部協議就是政府和個人通過某種協議進行,這種做法很不透明,其結果必然導致資産被低估後轉移到個人手中。這中間有些資産創造價值的能力是很強的,擁有者可以很快富起來。

    如果有一個完善的市場監督機制,取消所謂內部的MBO收購,完全市場競爭、市場定價,使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國有資産民營化改制過程中的競爭定價,那麼國有資産就會回歸到它應有的實際價值,這樣一來就很難暴富。

    在談到富豪聚斂財富的過程中,華民還談到了一種極為荒唐的做法。有些人根本沒錢,但可以通過各種關係將要收購的國有資産作為事先和約抵押給銀行,然後由銀行給出現金流轉給被收購企業的所有者,而收購者本人一分不出。他不承擔任何風險,成功地一夜之間就成為富豪。這種做法的荒唐之處就在於他不僅沒有用個人的資本參與市場和協議收購的競標,而是用銀行的錢來購買國有資産,然後變成自己的。

    區分企業家和“資本家”

    華民認為,中國的富豪不一定是實干家,但也不排除其中有些有能力的人成為企業家。在此過程中,可能會真正産生一批企業家,也可能産生一批有野心的“資本家”。

    區分企業家和“資本家”的關鍵就是看其到底做不做實業投資。現在凡是“暴卒”的都是不做實業投資的,他們不斷地玩資本遊戲,不付出經營的努力,只是不斷製造概念,不斷用小錢換取大錢,用擔保換擔保,製造所謂現金流,製造泡沫。

    目前市場一些講資本運營的書籍,從經濟學角度看,都是非常錯誤和荒唐的,這些書不是鼓勵人們去投資實業、創造就業和利潤,創造産品市場。

    而所謂資本運作就是告訴人們如何騙錢,如何把小錢變大錢,如何製造題材製造概念,製造錯誤的數字和資訊,然後騙取投資者和銀行的錢,這就是所謂的資本經營。還有很多仲介機構介入,包括一些金融和非金融機構,助長了所謂資本營運的空間。

    在落馬的富豪中很少有江浙一帶人,因為他們是從生産皮鞋、打火機等一點一點幹出來的,而且還佔有了大量國際市場,他們富起來後為什麼不倒呢,因為很多人還承擔了社會責任,如修路,建學校,創造就業,接收大量的西部移民,這些人才是真正的企業家。

    民營經濟成分中包括“資本家”和企業家兩部分,做資本運作的就是“資本家”,不管是在資本主義還是在社會主義下,資本就是唯利是圖,它可以暴富也可以“暴卒”,它不承擔社會責任,而是不停地製造泡沫來抬高個人身價。

    那些“暴卒”的富豪都是“資本家”,而不是企業家,企業家是有社會責任感的。“資本家”所做的都是在買空賣空,收購兼併,收購一個公司後再賣掉一個公司,抵押一個公司後獲取一筆貸款,然後組成集團,集團下面互相擔保相互關聯交易,製造的財富都在空中,沒有實業作基礎,沒有利潤和現金流量,一旦哪個環節出問題,就全完蛋了。

    “資本家”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但有資本的人不一定是“資本家”,也可能是投資者;瘋狂斂財以犧牲國家利益來獲取個人利益的人才是“資本家”。所以還必須把投資者、企業家和“資本家”的概念區分開來,不要認為出了幾個富豪的“暴卒”就此否定民營經濟。華民強調千萬不要把民營企業與銀行建立起來的這種寶貴的相互信任機制破壞掉,這是不科學的。

    談到銀行的被牽連,華民認為主要是自身風險管理不健全所造成的,而不是對民營企業貸款所造成。無論是國有還是民營,貸款都有資産風險,作為銀行應該做好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銀行的問題都出在自身的監管。

    華民一再重申民營經濟是中國未來的希望所在,中國現在有影響的、能夠把産品打入國際市場的大都是民營企業,而國有企業的出口仍然是繼續依靠補貼和政府壟斷,這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

    從制度上講,企業資産都必須産權清晰,企業的行為政府不要介入,所有的交易都讓市場去運作,政府只負責制定公平交易的規則。如果市場中所有的交易行為都是個人的資産,就不會有人佔大便宜,也就不會産生所謂的暴富“暴卒”。(李俊)

    

     國際金融報 2003年6月13日


華東理工大學曹錦清:財富聚斂難以法律追溯
復旦大學王德峰:富豪當認清自身歷史角色
財富的第一品質是誠信——張維迎、胡潤、杜廈對話中國財富品質論壇
“兩會”代表委員直面社會熱點問題 正確認識財富和“富人”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