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非典對中國經濟負面影響有限 回升趨勢不可逆轉

    “五一”黃金周取消,商務旅行嚴格限制,投資考察洽談延後,酒店入住率大幅下滑……一系列變化告訴人們,中國經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非典的衝擊。

    從具體産業來説,旅遊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娛樂業、零售業,以及對外貿易、吸引外商投資、勞務輸出等,其所受到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而從宏觀經濟的層面來看,由於投資、消費、出口這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都受到非典不同程度的影響,今年的經濟增長幅度往下調低是不可避免的。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國際經濟組織、投資銀行和國內的經濟學家仍普遍認為,雖然非典對中國經濟的增長會有影響,但這種影響應該是有限的和短期的。

    7%的經濟增長目標仍可實現

    自4月份中國的非典疫情引起全球關注以來,一個多月的時間裏,一大批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國際著名的投資銀行及國內外著名經濟學家都重新調整了對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的預期。來自三個方面的預測都認為中國經濟所受的影響是有限的,中國經濟前景仍然看好。中國經濟增長被調低的幅度在0.1%至1.1%左右,絕大部分預測者仍然認為中國經濟可實現增長7%的預期目標。

    世界銀行的最新報告認為:非典將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走勢。該報告預計,今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7.2%的高增長率。亞洲開發銀行最近調低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但僅下調0.2個百分點,預計增長能達到7.3%。

    5月上旬的一則調查表明:全球8家主要投資銀行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修正值表明,SARS(非典型肺炎)疫情只會使中國2003年經濟增長速度減慢0.2個百分點。8家投資銀行對中國2003年經濟增長速度的普遍預期由此前的7.6%下降至7.4%。具體而言,花旗集團將中國經濟增幅從7.6%調低至6.5%,法國巴黎銀行則維持7.4%的預期增幅不變,摩根大通從8.0%調低至7.4%,貝爾斯登從8.0%調低至7.5%,美林證券從7.5%調高至8.0%,摩根士丹利從7.0%調低至6.5%,高盛從7.5%調低至7.0%,渣打銀行從7.9%調低至7.5%。

    國內一些經濟學家也對非典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權威研究機構和清華、北大、北師大等著名高校的專家對非典的影響給出了一個量化的區間,根據非典持續時間的長短,多數傾向於中國經濟增幅會下調0.3至1個百分點之間,但7%的GDP增長率的底線不會失守。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總體而言並不是很大。從年度內的經濟增長曲線來看,會有所改變,但年度間的經濟增長曲線,不會發生變化。總體來看,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回升的態勢。

    非典未傷及中國經濟的基本面

    國際經濟組織、國際著名投資銀行和國內外經濟學家之所以認為非典對中國經濟不造成長期的根本性影響,主要原因在於非典並未傷及中國的基本面。

    首先,由於相當部分消費場所人員聚集,防範非典要求人們儘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因此,非典對消費的影響是最明顯的。但經濟學家們普遍相信,只要非典不是長期處於無法控制狀態,人們的消費信心和商業信心必將得以恢復,這樣的話,非典對經濟的影響,就主要局限于延遲人們的消費,非典過後,仍然還在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力將再趨活躍。因此,中國經濟的增長雖可能低於原來的預期,但還會保持比較高的速度。

    其次,從供給的角度看,非典帶來的影響之一是部分員工將因生病、被隔離等原因而無法正常上班,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部分受影響的勞動力所佔比例還很小,暫時不會對供給造成真正的壓力。

    非典給供給帶來的另一個不確定性的影響是外商直接投資會否因此而減少?從短期來看,因為很多非緊急的商務旅行基本上都被取消,外商投資及中外貿易在短期內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經濟學家們普遍相信:只要非典疫情不會長期存在甚至失控,那中國作為目前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國的地位不會改變。德意志銀行的馬駿認為,考慮到影響投資決策的基本因素是市場、勞動力成本等長期因素,外國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一般對時間的敏感度不強,故非典不會影響其投資意願。

    第三,受非典影響最大的是需要人與人密切接觸的服務業,而中國大陸的産業結構仍以製造業為主,服務業居於次要地位,因此,中國大陸受非典的影響將小于新加坡、泰國等服務業所佔比重較大的國家。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受疫情影響的主要是第三産業,然而中國的第三産業目前仍然不是主導産業,其發展是比較平穩的,儘管會有所收縮,但幅度不會太大。而第二産業作為中國的主導産業,目前的發展勢頭依然很好,企業尚未因此停工放假,因而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不大。

    第四,從非典蔓延的地區分佈來看,也有值得欣慰的一面。經濟學家常修澤教授説,雖然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經濟增長會遇到困難,但這些地區主要集中在華南和華北地區,但對拉動經濟增長起重要作用的一些地區,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環渤海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山東、遼寧)疫情較輕,廣大中西部地區受傷也較小,也都沒有失去控制疫情的最佳時機,因此,從區域經濟的角度看,對中國經濟形成支撐和拉動的作用不會減弱。

    第五,從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來看,經濟的內在增長勢頭不可逆轉。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國民經濟增幅達到9.9%,創下1997年以來同期增長的最高紀錄。經濟學家們認為,這表明中國開始擺脫1997年以來通貨緊縮的影響,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增長週期。在這種情況下,縱有非典這樣的外力干擾,也只能減緩經濟回升幅度的速度,不太可能從根本上扭轉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第六,中國經濟對突發性事件的承受能力和消化能力已經大大增強。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認為,中國有三個極為有利的減少非典影響的條件:首先,中國作為一個國內市場容量大的國家,抵禦外部衝擊能力強,還有許多要素可以驅動經濟增長,來抵消非典的負面影響;其次,中國經濟實力大大增強,財政能力空前提高,今年一季度的財政收入相當於1994年全年的財政收入;再次,中國政府積累了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

    第七,國家針對非典對經濟的影響,及時採取了包括對受非典影響較大的行業進行減免收費及財稅優惠政策在內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這些措施對減緩非典的負面影響具有較大的積極作用。

    總而言之,由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面基本上不受非典影響,因此非典很難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南方日報 2003年5月13日


胡鞍鋼:非典難改中國經濟增長慣性
喬其興:“非典”大局下的轉型經濟
變危機為機遇 "非典"難逆中國經濟增勢
中國青年報:非典不是經濟危機 世界對中國經濟寄予厚望
張銳:非典與中國經濟迷局
“非典”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增長的總趨勢
非典型肺炎防與治
每日“非典”疫情發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