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重要經濟問題

    一、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與經濟增長可持續性的研究

    十六大確定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實現了第二步戰略部署和第三步戰略部署的有機銜接,規劃了第三步戰略部署前期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改革和發展,對於中國的現代化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這20年的發展戰略,需要進行多項專題的和綜合性的研究。把問題列出來,也需要作些比較深入的思考。這裡,我提兩個需要著重研究的問題:

    一是,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內涵。 “十六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做了綱領性和原則性的規定,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的問題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20年,社會經濟發展如何規劃?一些重要指標如何確定?各項目標如何統籌協調和全面實現?例如,經濟增長和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之間如何協調?社會和諧程度如何判定?經濟結構調整可能達到什麼狀態?怎麼走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以及20年城市化可能達到什麼程度?地區協調發展能達到什麼程度?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用將處於什麼狀態?文化素質和精神生活又如何?以上種種,哪些必須有定量,哪些不易定量而只能做定性描述?小康社會將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不必做簡單的機械的理解和規定,但需要有符合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客觀進程的科學規劃,需要制定判斷全面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的綜合性的指標體系。如果制定這樣的指標體系,是適用於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還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甚至其下屬市、縣也都要制定自己的指標體系?根據國內外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在制定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和方法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研究清楚這些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方向才會更加具體和明確,步子才會更加積極而穩妥。

    二是,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與過去顯著不同的內外環境。一方面,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繫日益緊密,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將對我國經濟産生更直接更迅速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國改革和發展中積累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也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需要研究支援經濟增長因素的長消變化。例如國內儲蓄水準,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影響等等),較高的儲蓄率能否長期維持?又如外商直接投資,加速涌向中國的勢頭能夠保持多長時間?又如國債規模,“九五”後期以來共發行國債6600億元,對於經濟增長起了重要作用,今後國債發行規模和使用結構如何把握,對國家財政和經濟增長影響如何?又如資源供給狀況的變化,隨著廉價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稀缺性的增強,經濟運作的成本加大,對經濟增長將産生何種影響?生態環境也是一種資源,以生態惡化和環境破壞為代價的經濟增長的極限在哪,如何從惡性迴圈走向良性迴圈?再如,近乎無限供給的廉價勞動力優勢能保持多長時間,這對産業結構和地區經濟結構將會産生何種影響?再如,隨著技術進步、經濟結構調整、城市化推進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全要素生産率變化趨勢和速度如何?這些問題的研究和解決,對於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都是重要的。

    二、關於新形勢下“三農”問題的研究

    黨中央和國務院為發展農村經濟採取許多政策措施,當前農民收入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加入世貿組織一年來,農産品進出口總體形勢穩定,國外具有優勢的糧食等大宗農産品並沒有如預期那樣大量涌入國內市場,配額內農産品進出口得到有效控制。這裡有國際農業歉收和價格上漲的特殊情況,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農業的衝擊將會長期存在,更大的壓力還在後頭,不能掉以輕心。

    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農民增收困難,糧食主産區和純農戶難度更大。主要原因是:人多地少,不易形成規模經營;主要農産品供過於求,價格持續低迷,農業結構調整對農民增收的效果總體上不明顯;農村剩餘勞動力多,就業問題日顯突出;農民負擔仍然較重,縣鄉財政困難直接轉嫁成為農民負擔,收入越低的農民相對負擔越重;農業投入總量不足,使用結構不合理,對農村教育、衛生和文化投入不足;農村資金大量外流,農戶和縣域小企業貸款難;徵地過程中農民利益流失,對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限制不合理;等等。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解決:

    例如城市化問題,要研究怎樣走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這20年城市化能達到什麼程度?城市化進程可能遇到哪些矛盾和問題?以及如何建立有利於農民外出就業的制度和機制。

    又如城鄉社會經濟統籌發展問題,需要研究如何提高對農業以及農村教育、衛生和文化等方面的投入比重,逐步增加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和公共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援力度。

    又如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與對策,包括完善農村稅費改革、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建立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對農民直接補貼的制度,以及改革徵地制度等問題。

    又如擴大優勢農産品出口問題,要研究如何提升我國農産品的國際競爭力,如何防止農産品進口激增對國內市場形成衝擊,以及如何制定和完善農産品出口促進政策。

    又如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問題,要研究如何推進優勢産品和特色産品向優勢産區集中,構建有競爭力的産業帶,如何建立統一而有權威的農産品品質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以及如何扶持産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等。

    又如農村金融改革與創新問題,需要對解決農村資金流出問題,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加強對農民和縣域小企業的信貸支援的具體政策進行研究。

    再如完善退耕還林與草原生態治理政策問題,退耕還林目前確定的補貼年限一般控制在2到8年,過了補貼期限、規模不斷擴大之後,新局面如何長期保持,現在還不能説很有把握,主要是國家財力支援問題,這也需要進行研究。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難點不是在城市,而是在農村,特別是中西部經濟落後地區的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實質上也是農民的問題。關於“三農”問題的研究,不僅是當前的重大課題,也是今後長時期都要緊緊抓住不放的重大課題。

    三、關於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研究

    新型工業化道路問題的提出,對於提高工業化的品質,加快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這方面需要著重研究的問題也很多:

    例如,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在何處?歐美早期的工業化,稍後日本的工業化,以及東亞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化,和我們正在進行的工業化,背景有很大不同。首先是,世界科學技術革命有重要影響,使我國現階段的産業結構和消費結構與早期工業化國家在相同收入水準時有很大區別。世界範圍內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普遍建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對中國工業化的繼續推進也有重要影響。中國的特殊國情對工業化進程當然更有重要影響。近13億人口進入工業化中期,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變遷,對産業結構和技術構成,對市場規模和企業規模,對就業政策和其他社會政策,究竟有什麼樣的影響,還需要繼續觀察和深入研究。

    又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需要堅持哪些基本原則?可否説,這麼幾項原則是必須堅持的:一是技術進步推動原則,就是將新的科技革命成果充分應用於工業化進程,核心是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處理好技術先進性與經濟合理性的關係;二是可持續發展原則,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係;三是發揮比較優勢原則,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和其他方面的優勢,處理好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産業和勞動密集型産業、高新技術産業和傳統産業的關係,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現實的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如何在經濟發展中真正體現這些原則,有大量的理論和政策問題需要研究。

    再如,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一些重要關係,包括工業化與城市化之間的關係,基礎設施建設與製造業發展之間的關係,製造業發展與服務業發展之間的關係,産業結構與消費結構之間的關係,主導産業與其他産業之間的關係,區域經濟發展與産業集聚之間的關係,大企業發展與企業組織結構變化之間的關係,外資與內資、外需與內需之間的關係,開放經濟中發揮比較優勢與保持産業體系相對完整之間的關係,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係,政府、企業與市場的關係,等等。處理好這些關係,有大量的理論和政策問題需要研究,都是直接關係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與結果的。

    四、關於開創對外經濟關係新局面的研究

    這個領域需要研究的問題,我想提四個方面:

    一是關於對外貿易方面的問題。首先要著重研究的,是對外貿易增長的潛力與效益。我國已經是世界第六大出口國,很多商品特別是家用電器和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已經不小,進一步擴大出口的潛力何在?如何進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價值,如何開拓高端産品市場?如何建立自己的企業品牌和行銷網路?如何發揮加工貿易的帶動作用,提高加工貿易企業國內採購率,鼓勵國內企業為加工貿易配套,鼓勵加工貿易活動向下游服務領域延伸? 市場多元化是既定方針,但從實際情況看,出口市場的集中度相當高,同某些大的貿易對象國的貿易摩擦會越來越多,市場高度集中的風險究竟有多大以及如何防範可能發生的風險?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主要的目標市場在哪?問題是,潛在的大市場如俄羅斯、印度等國,大多不像發達國家市場那樣規範,如何針對這些國家的實際情況開拓市場,是應該著重研究的。還有貿易主體問題,外資企業已佔我國出口貿易的一半左右,如何估計這方面的潛力?國有外貿企業如何加快改革與發展?按照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三年內要放開外貿經營權,需要研究在放權過程中如何避免一哄而上和無序競爭,以及假冒偽劣商品損害國家聲譽和出口前景。世界經濟不景氣,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而我國出口産品以量取勝的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加之加入世貿組織15年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待遇和12年的“特殊保障條款”,外部環境是嚴峻的。要深入研究如何避免國外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調查和採取“特殊保障措施”,研究如何有效應訴反傾銷,如何打破進口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以及我國如何採取符合世界貿易規則的技術性貿易措施。

    二是關於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方面的問題。2002年我國成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需要研究解決利用外資中的新問題。例如跨國並購方式問題,要研究如何完善政策與法規,引導外資企業介入國有企業的改革,在出讓國有企業股權時合理定價,保證“公平、公開、公正”。又如服務貿易領域開放問題,外資在服務貿易領域的準入範圍放寬,而我們的競爭力不強,要積極探索服務貿易對外開放的有效途徑,以便趨利避害。再如外商直接投資的地域分佈問題,現在90%以上集中在沿海地區,需要研究如何在內陸地區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利吸引外資。

    三是關於推進區域經濟合作方面的問題。這是積極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的重大舉措,我國已與東盟達成在2010年以前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框架協議,今年中、日、韓三國的研究機構將共同研究建立三國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及其經濟影響。要著重研究未來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格局與途徑,及其對我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影響。各地的政策研究機構,需要研究不同的地區貿易安排帶來的影響和對策。

    四是關於實施“走出去”戰略方面的問題。“走出去”是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其實質是將我國的經濟發展空間擴展到境外。“走出去”可以帶動商品輸出和勞務出口,也有利於獲得國內短缺的資源保證。這是我們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大步驟,雖然現在規模不大,今後的作用會越來越大,有許多政策問題需要及早做些前瞻性的研究。

    五、關於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的研究

    十六大提出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和整個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突破。總的精神,是在堅持國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建國初期曾經劃分國營企業和地方國營企業,現在國有資産規模大得多了,更需要發揮兩個積極性。2001年底統計,國有資産總計10.9萬多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産7.3萬多億元,佔67%;在經營性資産中,中央管理約佔60%,地方管理約佔40%。經營性國有資産分佈在近20萬個國有企業。目前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管資産和管人、管事脫節,多個部門分別行使國有資産出資人職責,難以對國有資産全面負責,造成所謂“出資者缺位”,也不利於調動地方的積極性。改革的方向,是國家制定法律法規,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者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産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機構。國有資産管理機構的設置,十六大已經明確,是中央政府和省、市(地)兩級地方政府設立國有資産管理機構。過去長期討論的,這樣的機構是放在同級人大下面,還是設置在同級政府裏面的問題,解決了。由於這樣的機構掌握很大的實際權力,如何建立有效的監督和約束機制,是需要認真研究解決的問題。

    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是權力和利益關係的重大調整,關係改革和發展的全局,必須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採取“先立後破”的辦法,先立規矩後行動,不能各行其是。重要的是:第一,儘快健全國有資産管理的法律、法規,這是法制建設的當務之急;第二,各級政府都要依法行政,嚴格執行國有資産管理的法律法規;第三,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堅持政企分開,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使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第四,要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防止改革進程中乃至改革以後國有資産的流失。這些大的原則,大家都不會不贊成,需要研究的是,採用哪些什麼樣的具體制度和措施實現這些要求。對改革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跟蹤研究。即使在實行這項重大改革之後,國有資産的經營體制和經營方式,國有經濟的佈局和結構,以及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還有大量的具體問題需要研究解決。

    除了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改革外,如何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促進多种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問題,也有不少理論和實際問題需要深入研究。例如,各种經濟成分的發展趨勢如何,由此引起的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以及需要採取的相關政策措施,等等。

    六、關於區域協調發展的研究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地區差距仍在擴大,但擴大的趨勢開始減緩。東、西部地區GDP增長速度的差距,由“八五”時期的近5個百分點,縮小到“九五”時期的約2個百分點,2001年的0.54個百分點。近年來,區域發展出現一些新的趨勢: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對周邊地區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一批以區域性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經濟圈正在形成;企業在區域經濟整合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大企業通過資産重組和市場擴張推動著地區間資源的重新配置和經濟聯合;西部大開發取得明顯成效,西部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一些經濟隆起帶和新的增長極開始在西部形成。為了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不少問題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

    例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20年,地區差別的發展趨勢將如何變化?如何建立有利於扭轉地區差別擴大趨勢的制度和機制?

    又如,為了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如何發揮地區比較優勢和調整産業空間佈局?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構建我國未來的經濟區劃?各地區比較優勢將如何變動?如何形成更加合理的産業空間佈局?

    又如,如何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促進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這需要研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地方保護主義的特點和成因,國內市場一體化建設的目標和進程,以及如何通過制度建設消除地方保護主義。

    又如,如何通過加強區域合作,推動建立區域發展的新格局?隨著各地經濟總量的擴大和區域分工的深化,區域間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性增長,要研究區域經濟聯繫和合作的動力機制將如何變化,未來東、中、西部地區如何實現互補和協調發展,需要實行什麼樣的鼓勵區域經濟聯繫和合作的政策。

    再如,如何保持西部大開發的可持續性。近年來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在相當大程度上是靠國債投資和中央預算內的基本建設投資拉動的。這對全國經濟也是很大的拉動。需要研究的是,目前支援和推動西部大開發的政策環境將如何變化,對西部地區的發展將産生什麼影響,應該採用什麼政策,建立怎樣的機制,繼續促進西部的發展。

    西部大開發是長期的經濟發展戰略,而不是短期的突擊性任務,當前和今後長時期都要高度關注西部發展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進行跟蹤研究。

    七、關於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研究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一旦發生問題,往往具有全局性,而且是突髮式的。金融體制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薄弱環節,關於金融問題的研究也是研究工作的薄弱環節,我們的研究還説不上深入。這裡我只是強調一下這個問題的重要。

    從中長期發展趨勢看,有兩個因素是必須考慮的:一是,利率逐步市場化,經濟增長有可能放緩,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比例逐步提高,這些變化對以信貸新業務為主要利潤來源的國有商業銀行造成很大壓力;二是,按照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銀行業5年以後基本上全部放開,外資銀行雖然在營業網點上暫時還無法與中資金融機構抗衡,但他們定位於中國的高端客戶、黃金客戶,還將在人才與技術上與中資銀行競爭,對我國國有銀行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不能積極防範和應對,這些因素就有可能成為國有商業銀行危機爆發的誘因。研究解決國有商業銀行風險問題是一項緊迫的任務。

    我們有信心也有條件減輕乃至化解銀行風險。中國政府是人民信任的政府,擁有充分的行政權力,可以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對銀行風險的化解做出統一規劃與調度。經濟的快速增長為化解銀行風險提供了迴旋空間。銀行業全面開放還有幾年時間,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繼續積極解決不良資産問題。即使銀行業開放了,本國銀行仍然有自己的優勢。央行已經確定了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戰略目標與戰略步驟,爭取在對外資銀行實行國民待遇時,把我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造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金融企業。“十五”時期,要力爭不良資産率平均每年下降2-3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將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組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完善法人治理機構,條件成熟的可以上市。對如何降低不良資産、充實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如何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綜合改革,以及這些改革的切入點和相互關係是什麼,還有一些不同認識,需要繼續深入研究。鋻於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金融體制的改革和健全是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緊迫問題。

    八、關於經濟發展中社會問題的研究

    我們正在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經濟體制的轉變,從二元經濟結構到現代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正在進行三個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政治文明或曰制度文明建設。中國社會正處在深刻的轉型期。經濟發展中的社會問題日益突出,研究經濟發展必須高度關注社會問題。這裡我提三個問題:

    一是社會保障問題。社會保障制度是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礎。如果回過頭來總結20多年經濟改革的經驗和教訓,我以為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未能及時地把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放在應有的重要位置,而一直是作為所謂“配套措施”之一,力度也不夠。如果早先能夠充分利用龐大的國有資源及時進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現在要主動得多。近些年來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設大致是兩類:一類,是以困難群體為對象,建立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成效比較明顯;另一類,是以防範勞動者未來風險為目標的保險制度建設,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已經建立,這些年進行了改革,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則是新建。後一類改革也有進展,問題主要是覆蓋面還比較窄,基本上還是以公有制經濟部門為主,相當多的非公有制部門的人員進不來;由於資金不足,能否長期維持沒有太大把握;管理成本普遍過高,而且存在不少漏洞。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與建設,既要考慮社會目標,保障盡可能多的人的利益;也要考慮經濟目標,應當可持續,併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援,目前的社會保障總體上説還只能是低水準的;還要考慮政治目標,努力在不同群體之間實現利益平衡,但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相適應,保障水準也只能是不平衡的,城鄉之間不平衡,地區之間和行業之間也不平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與市場在社會保障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也需要正確界定。具體的制度設計,要總結我國的改革實踐,參考國際經驗,具有可操作性。舊體制遺産與新體制建設的關係也是一個大問題,是對舊體制進行修補,還是重新建立新制度?如果建立新制度,新舊制度如何銜接和過渡?體制轉軌的成本如何籌集和分擔?

    二是就業問題。就業問題是當前和今後長時期所面臨的主要矛盾之一。從總量上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迅速,吸納了大量勞動力,但仍然存在龐大的失業人員。綜合各方面的研究結果,目前城鎮的失業率,包括登記失業、下崗職工和其他類型的失業者,總計在8-10%;農村有1.5億左右的過剩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城鄉之間、不同所有制之間、不同行業之間,以及不同類型勞動力之間,就業結構矛盾突出,部分地區、部分行業面臨更為沉重的就業壓力。這方面需要著重研究的問題是:

    擴大就業的途徑。在經濟增長速度既定的條件下,要研究如何創造盡可能多的就業機會,這涉及如何鼓勵勞動密集型産業的發展,如何鼓勵有利於勞動就業的企業的發展,以及如何鼓勵個人自主創業和自主擇業,等等。

    結構性就業矛盾的解決方式。重要的是如何促進勞動力合理流動,這又涉及如何消除流動障礙,強化就業服務,以及如何對特定領域實施特殊保護政策。相關的配套改革,包括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勞資關係協調機制,勞動力流動過程中的社會管理制度,都是需要繼續研究解決的。

    特殊群體的就業問題。除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外,復轉軍人、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要引起足夠重視。需要研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如何做到既考慮這些群體的特殊性,又考慮不同群體之間利益關係的協調與平衡?在就業問題上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如何正確定位,也是需要繼續研究解決的問題。

    三是社會收入分配問題。反對平均主義,發展市場經濟和多种經濟成分,一定時期收入差距拉大是必然的。這個問題引起研究者愈益廣泛的關注,但對收入差距的實際狀況和政策重點,還有不同認識。需要深入研究的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20年,收入差距的發展趨勢如何?其合理的界限在哪?需要採取什麼樣的收入分配調節政策,達到既能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又能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目標,實現社會和諧?

    以上八個大的方面,總共一百幾十個問題。有些是長期存在的老問題,有些是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有些是短期問題,很多是中長期都要高度關注的問題。這些都是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大問題,但需要深入研究的絕不限于這些問題。我雖然努力思索,和同行專家進行過討論,很可能還有重要的遺漏。這是就全國情況提出來的問題,每個地方都會有許多特殊的問題需要研究。希望大家能夠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深入探討,通過共同努力,給出合格的答案,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這是作者2003年1月10日在全國政策研究諮詢工作會議上報告的部分內容。)

    

    中國經濟時報 2003年2月28日


王夢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綱領
王夢奎:發展經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首要任務
王夢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意義重大
加入WT0後的中國經濟走向
王夢奎:中國經濟下一步會怎樣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