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保護文化遺産不能只靠“申遺”

    據2月7日《江南時報》消息,繼寧波的“梁祝傳説”之後,流傳千年的少林功夫也將申報聯合國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産,據稱這對少林功夫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若能成功入選將可以確立少林寺對於少林功夫的正宗地位,維護少林功夫的源頭。

    但筆者以為,這並不是一件特別值得欣喜的事情。入選“世界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意味著什麼?入選的條件除了這種文化能夠代表人類文明的精髓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正在瀕臨滅絕。像成功入選聯合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中國崑曲,正在逐漸遠離我們這個時代,正是為了挽救這個“瀕危物種”,它才得以申報和入選。可以説“申遺”是迫不得已的最後之舉,入選並不代表這種文化本身的價值就比別的高,只是因為它更亟須保護而已。我們在大張旗鼓“申遺”的同時,不得不承認以前對這種文化的保護是有所缺失的。

    既然我們可以耗費鉅資大規模地為“申遺”而調研整理,為何卻不可以專注地致力於這種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光大呢?

    少林武術文化在傳承千年之後,真的衰落了嗎,真的需要我們靠“申遺”去保護嗎,不然它就會面臨失傳的絕境嗎?恐怕還不至於吧。

    像少林武術這種文化能否因其保護工作的緊迫性而入選,還是個疑問,即使入選了也不值得驕傲。不要誤以為“申遺”和入選是一件多麼榮耀的事,那只能説明我們對一些民族文化遺産的保護還不夠,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使它們發揚光大,需要一種更為規範和嚴格的手段為其創造生存環境。這其實是一件愧對先人和子孫的事。

    少林功夫不僅僅是武術,它的精神內涵更為博大精深,將其從瀕危之境解救出來,使它重放異彩確實功德無量。問題是我們是否真正認識到“申遺”的意義,是否在申報成功後追求所謂的投入産出比。張家界被亮黃牌,遇真宮慘遭火焚的痛心事給我們留下的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

    所以,沒有必要趕“申遺”這個時髦,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剔除觀念誤區,理清一種保護文化遺産的正確思路,真正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並將其發揚光大。惟其如此,才能無愧於祖先,無愧於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潘鳳亮)

    《江南時報》2003年02月11日


粵港澳將共推粵曲、粵劇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流傳千年的少林功夫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産
文化部啟動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産保護工程
文化遺産是民族魂--鄭一民談民間文化遺産保護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