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與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  
彭璧玉

    環境因素在WTO的制度框架中佔有重要地位

    世貿組織在成立之初便宣稱其宗旨之一是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最優運用世界資源,保護生態平衡和維護環境。目前,各國有關貿易保護主義等問題主要的爭論集中於是否將環境問題以多邊協議的形式納入WTO以及貿易、環境同可持續發展的關係。美國同歐盟各國均同意將環境問題納入WTO新回合談判,但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高環境標準雖然可以促進工藝和技術革新、提高效益,但若將高標準強加於發展中國家將導致其成本增加、競爭力下降,阻礙其産品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發展中國家不願看到發達國家以環保的名義濫用貿易措施或採取單方面制裁行動,從而造成新的非關稅壁壘。

    雖然目前各國要達成貿易與環境的一致協議還存在較大的難度,但WTO在環境保護上並非無所作為。WTO正在與ISO積極合作,協調環境與貿易的關係。WTO的《貿易技術壁壘協定》和《衛生與植物檢疫協定》要求各國在制定國內法規時以國際標準為基礎。其中《技術貿易壁壘協定》特別涉及到ISO,並對如何制定、設計和執行包括環境領域在內的強制性“技術”法規和自願性“標準”制定了規則,使得這些標準具有更大的約束力。ISO14000便是試圖通過其對貿易的影響來實現改善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標準系列。I-SO14000系列標準主要包括環境管理標準、環境審核標準、環境標誌標準、環境行為標準和産品壽命週期評價(LCA)標準。它要求企業採用與ISO9000系列標準相同的管理體系的方式建立環境管理體系,通過體系的建立和運作,來實現環境管理方針和環境目標,按計劃、執行、檢查、改善(PDCA迴圈)來實現管理的持續改進和迴圈上升,在産品設計的同時進行環境設計LCA,從産品的開發、設計、加工、製造、流通、使用、報廢處理到再利用的全部過程進行評定,對每個環節活動進行資源分析、能源分析和環境影響分析。産品壽命週期評定方法使得産品在整個壽命期內能源與資源消耗少,對環境無污染或少污染,到産品報廢時又不産生大量垃圾,能回收再利用的比重大,同時又能更好地滿足用戶和消費者的要求,提高開發、使用的效率,使資源配置在更高的層次上實現合理化。ISO14000系列標準要求企業在生産過程中採用“清潔工藝”,從而減少污染,降低了污染物的處理費用,同時資源的節約和回收再用降低了産品成本。

    ISO14000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將是非常深刻和深遠的。産品中的環境因素將成為組織採購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政府、企業以及其他組織在採購時,將優先考慮環境表現較好企業的産品和服務。如日本企業最近發現,歐洲消費者購買産品動機的40%是對環境的關心,即生産廠家如何對待環境問題,其次才是産品的功能和價格。針對這種情況,一些企業和組織特別是美國、日本和歐盟的企業已經開始要求工商企業訂立ISO14000內部進度計劃。

    加入WTO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影響

    加入WTO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總的態勢是積極的影響大於消極的作用。其中,加入WTO對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利因素包括:

    加入WTO有利於國外環保技術和環保資金對我國環保産業的進入。環保産業包括環保産品的開發、生産及行銷,環保工程設施的設計、建設和營運。環保技術的開發、轉讓和交易,環保諮詢服務等以及“三廢”資源的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無公害産品及技術的開發等。目前我國的環保産業主要集中在環保機械産品的開發和生産以及“三廢”綜合利用方面,其他方面比較薄弱。我國環保産品的技術含量低,配套性差,標準化、系列化程度低。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增長點,環保産業的發展和合作前景是十分誘人的。我國政府已公佈了國家可持續發展策略,計劃在2010年完成1000個環保項目。國家已把環保産業列入了今後中長期投資的重點領域之一。但我國的環保産業尚未形成規模經濟。生産環保産品的企業以小型和分散為主,尚未形成大産業氣候。多數企業的産品技術含量較低。環保産業的結構也不合理。近幾年來,環保産業的技術水準雖有較大提高,但技術成果的轉化速度、形成生産力的速度較慢,使得絕大部分環保産品的技術含量仍然較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將進一步開放大陸環保市場,提升環保産業的技術水準和結構水準。

    加入WTO有利於我國産業結構的調整,服務業的比重將大幅上升,資源和環境依託型産業的比重將降低。服務業是經濟發展的促進因素。目前,發達國家的服務業比例佔70%,而我國只佔30%。加入WTO後,通過開放服務業,一方面可使我國的經濟增長更多地依賴於資源耗費少、附加值高的增殖産業,另一方面又能發揮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優勢,減輕我國的就業壓力,為人口和資源的協調發展創造條件。

    加入WTO的環保宗旨將使許多高污染、高能耗的産品喪失市場,削減規模。在開放市場的大背景和新形勢下,我國企業要在國際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快轉換經營機制,儘快實現規模經營,從資源依託型的生産經營方式轉向技術和知識依託型的經營方式。我國企業必須轉變觀念,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國內外兩個市場,努力研製、開發、生産和銷售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産品。而這些轉變均有利於對我國自然資源和環境的保護。

    加入WTO後,新增的就業機會很可能大大超過削減的就業機會,有利於剩餘勞動力的國際和國內轉移,緩解農村環境的壓力。世貿組織通過貿易自由化和貿易的擴大,促進經濟增長,有利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與貿易保護主義消極保護就業的做法相反,世貿組織更多地是通過促進經濟發展和産業結構的調整來解決失業問題。由於貿易壁壘的拆除,外資投放將大幅度增加,這意味著增加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此外,一些傳統出口行業如紡織、鞋業、服裝、家電等由於出口增加,至少會再解決1000萬人的就業。

    關稅的降低一方面可使我國企業更可能進口國外産品作為原料,有利於緩解國內的環境壓力,另一方面對中國出口非資源型農産品,如水産品、蔬菜果品、部分畜牧産品等十分有利。增加進口大量佔用資源的基本農産品,有利於土地資源短缺的沿海發達地區進行農業結構調整,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當然加入WTO對我國環境發展也有一些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由於環境標準的差異而導致的環境污染的擴散;由於投資的擴張而導致的對環境要素消耗量的增加;由於運輸的大量增長而導致道路擴建、動植物資源減少和運輸污染增多;貿易自由化注重資源的現時收益,忽略長遠的環境與成本。我們已經加入WTO,今後要做的就是揚長避短,充分發揮積極因素,減少負面的影響。

    “綠色貿易壁壘”的形成及我國的應對措施

    烏拉圭回合談判結束以後,關稅進一步降低,傳統的非關稅的逐步拆除,用關稅和傳統的非關稅來限制進口的餘地已經很小。與此同時,隨著發達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人體健康和周圍環境的品質,所以更青睞于對環境較為有利的産品,而對有害於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産品則加以抵制。於是“綠色壁壘”作為一種非關稅壁壘便應運而生。“綠色壁壘”給我國企業帶來的貿易影響是深遠的:首先,由於經濟、技術資訊等方面原因,我國實施ISO14000等環境標準的速度以及規模將大大滯後,這將影響到我國産品的市場準入和競爭力;其次,由於産業結構的不同,我國高污染行業較多,而這些行業實施ISO14000需要的環保投入很大,這在短期內將影響發展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再次,由於我國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銷售額較低,缺乏雄厚的資金和高素質的人員,而實施環境治理的費用昂貴,銷售額較小的企業無力承擔這些費用;最後,由於制定ISO14000系列標準的各技術工作組均是發達國家的人員,他們在制定標準時往往只考慮自身利益而忽視發展中國家的國情,會給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提出超出實際情況的要求。

    為了打破這種“綠色壁壘”,我國企業和政府組織首先應充分利用WTO的相關協議和條款來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目前,世界貿易組織協議處理環境問題的有關條款包括:一、關貿總協定第20條:影響貨物貿易保護人、動植物生命或健康的政策,在一定條件下豁免正常的關稅總協定紀律。二、技術貿易壁壘(即産品和工業標準),和衛生及植物衛生措施明確認同環境目標。三、農産品:環境計劃豁免補貼削減。四、補貼和反補貼:為適應新的環境法,允許補貼達到公司成本的20%。五、智慧財産權:對危及人、動植物生命和健康,或嚴重破壞環境的專利,政府可以拒絕發證(智慧財産權協議第27條)。六、服務貿易總協定第14條:影響服務貿易保護人、動植物生命或健康的政策,在一定條件下豁免正常的服務貿易和協定紀律。

    其次,應建立和調整我國可持續貿易體制。要改變大量消耗資源、能源、環境污染的傳統發展模式,加大推廣綠色增長模式的力度;在出口方面,通過建立綠色産品生産體系,調整並優化出口産品結構,力爭在新興的全球環保技術、設備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在進口方面,通過積極引進清潔生産技術和環保設備,提高環保産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嚴格管制達不到環境標準的産品的進口,尤其要防止發達國家轉移工業垃圾。

    最後,應儘快做好産品標準化和品質認證工作。我國企業在這方面起步較晚,為了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當前應抓緊做好以下工作:宣傳和督促企業積極採用國際標準,特別應重視ISO14000對國際貿易的深遠影響;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和産品更新;提高産品的外觀美學品質;為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提高競爭力提供資訊服務;積極創造條件,實行産品認證制度。

    (作者單位:華南師範大學經濟係)

    

    《光明日報》 2002年2月5日


朱鎔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
“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
可持續發展與人的發展
國家發佈7個可持續發展規劃
可持續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建設的當務之急
可持續發展首要問題:人口過多
農村城市化:中國發展的動力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