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21世紀 印度欲圓強國夢

    1947年8月15日淩晨零時,印度首位總理尼赫魯向世界宣告:“一個歷史上罕見的時刻業已來臨,這是我們告別舊世界,邁向新世紀,一個長期備受壓抑的民族心靈獲得解放的偉大時刻。”昨天,印度在一片喜慶氣氛中度過了新世紀的首個獨立日。同樣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同樣是謀求發展的亞洲大國,雖然印度和中國在具體國情及發展道路的選擇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印度在強國之路上邁出的每一步,還是值得我們去細細觀察、品味與借鑒的。——編者

    21世紀初,作為一個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大國,印度為了在世界上謀求強國地位,大幅度調整了自己的內外戰略,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為自己描繪了實現強國地位的藍圖。

    政治——要當世界大國

    成為政治大國是印度實現強國夢的主要目標。正如印度第一位總理尼赫魯所説:“印度要麼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銷聲匿跡”。除了成為南亞地區的大國,印度還以世界大國為努力的目標,謀求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是印度要在新世紀裏要實現的主要目標之一。為此,印度在外交上繼續採用“古傑拉爾理論”,努力與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南亞諸國搞好關係,並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與美國的關係,希望與美國建立新型的戰略夥伴關係。為此,印度一面反對布希政府取消美蘇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一面卻又對布希總統的NMD計劃表示了理解和支援。印美關係由此迅速升溫,兩國政要頻繁互訪,令世人矚目。同時印度還繼續保持和加強與俄羅斯的傳統友誼。2000年10月12日簽署的俄印《戰略夥伴宣言》,瓦傑帕伊稱其是“印俄關係堅定而長期的保證”。俄總統普京稱“印度是俄羅斯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最主要的夥伴”。新世紀,印俄高層在互訪中簽訂了一系列政治、經濟、農業等長期合作協議。此外,印度也在努力加強並改善與中國的關係,這對中印兩國都是有利的。“中印合作比對抗好”,這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印度人的共識。

    經濟——發展新支柱産業

    成為世界經濟大國是印度實現強國夢的基礎。自80年代以來,特別是90年代初,在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實施科教興國的決策、拉奧總理徹底拋棄了尼赫魯的“印度式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發展模式後,印度經濟確實取得了令世界讚嘆的成就與輝煌。90年代以來,印度的年生産總值已達到4900億美元。目前印度的總體經濟實力已位居世界第五。據此,瓦傑帕伊政府對21世紀的印度經濟提出了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標。印度將繼續加大力量支援發展資訊軟體業,並要求2008年印度軟體業産值達到870億美元。此外,印度政府將更加注重發展高科技農業和研製開發高科技新型産業,尤其在電子通訊、生命科學、生物技術、農業科技、化學合成、核能及空間技術方面,並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與措施,以剌激這些新型産業迅速壯大,成為印度經濟新的支柱産業。另外,印度還力求加強和擴大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制定更加優惠的出口鼓勵政策,為印度爭取更多的外匯。印度計劃用20—30年左右的時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經濟大國。

    軍事——核力量+新裝備

    成為世界軍事大國,則是印度實現強國夢的保障。目前,三軍總兵力達到136.5萬人的印度據稱已成為世界第四大軍事強國。自從1998年瓦傑帕伊政府進行核實驗成為有核國家以來,印度一方面加強研製開發“三位一體”的核力量,另一方面加強三軍裝備。印度的國防預算連年上升,2000至2001年為135億美元,2001—2002年又增至170億美元,其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7%。印度不但購買了俄羅斯等西方國家先進的航空母艦、T90型主戰坦克、幻影2000型戰鬥機等,還準備自己建造航空母艦和核潛艇,同時加強中遠端導彈的研製和生産。

    問題———三大掣肘因素印度正一步一步向21世紀

    世界強國的既定目標進發。但是,要真正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政治大國、經濟大國和軍事大國,印度仍然面臨著很多困難和不利因素,概括起來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待解決。首先,如何穩定政局。從表面上看,印度這幾年政局比較平穩,印度人民黨聯合政府似乎已經得到了印度國民的認同。但實際上,印度政壇固有的矛盾卻在日趨惡化,且不説以國大黨為首的在野反對黨時時要和瓦傑帕伊政府唱對臺戲,就是印度人民黨聯合政府內各黨派之間也紛爭不已、矛盾百齣。前一陣,瓦傑帕伊全國民主聯盟內的主要成員卡盧納迪因涉及侵吞1.2億盧比國家資産而被捕;三軍又指責瓦傑帕伊總理辦公室捲入鉅額投資舞弊案。為此,瓦傑帕伊不得不以辭去總理職務相威脅。而另一方面與鄰國巴基斯坦之間的克什米爾問題也一直是難解的結。7月中旬的阿格拉印巴首腦會談成而無果。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暴力活動不斷,也是時局不穩的因素之一。

    其次,民族矛盾和人口問題是潛在危機。印度固有的宗教、種姓之間的矛盾使民族矛盾一觸即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印度平民百姓難以感受到印度經濟發展給他們帶來的實惠。而不斷膨脹的人口壓力,如何切實解決10億人口與2025年超過15億人口的吃飯、穿衣、住房等等矛盾,又成為印度政府最為頭痛的難題。

    第三,印度國營企業改革進展緩慢,基礎建設落後。總數為236家的國家直屬企業的投資額達到22305億盧比,其中效益低下、虧損的企業佔到50%。另外,印度基礎設施超負荷運轉,而基礎設施的投資資金又嚴重不足,也是影響印度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放日報》 2001年8月16日

    

相關新聞

印度加快組建快反部隊

印度:軟體大國遭遇人才危機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