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美:未來取決於合作

    美國新政府執政幾個月來,中美關係曾經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兩國關係的未來存在著敵對、對抗的危險。現在,兩國關係出現好轉契機。中美兩國需要作出努力,作出正確的戰略選擇,使兩國關係朝著健康穩定、符合兩國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方向發展。

    美方一些傷害兩國關係的做法,有些具有長期形成的因素,也有不少是短期甚至偶發事件造成的,如能適時加以糾正,仍可以控制其危害,並使兩國關係重新回到正常發展的軌道。美國的消極言行,有些是源於兩國關係中長期積累的懷疑、誤解和矛盾分歧,也有很多是由於美國新政府很多成員對冷戰後的世界和中國缺乏實際的了解和認識,更有美國新政府執政初期多理想主義、缺乏現實精神的因素。這類問題可能會隨著新政府執政時間的持續和經驗的積累而獲得一定程度的解決。

    在中美建交以後20多年的歷史中,特別是冷戰後十年來,我們看到中美關係發展存在著兩個簡單的模式。

    一是近10年來,每年上半年兩國關係一般都較為嚴峻,問題較多,而下半年則相對平穩。這主要是每年上半年,美方多有損害兩國關係的既定日程,如發表攻擊中國的人權報告,在日內瓦人權會議上搞反華提案,決定年度售臺武器,國會圍繞中國最惠國待遇(正常貿易關係)的辯論等。這些均為影響兩國關係的消極因素,而且都是美方單方面的行為。

    第二個模式是20多年來,幾乎每屆美國新政府都在執政初期對中國抱有更為消極的態度,試圖對中國“強硬”和採取高壓態度,結果造成美中關係的困難。只是在這些高壓政策和做法受到抵制和碰壁後,它們才不得不對中國採取較為現實的態度和做法。

    我們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新政府能夠解決自己方面的“週期問題”。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當前中美關係中的問題並非都是短期因素造成的,也不僅僅是因為美國新政府經驗不足。幾個月來中美關係遇到的困難又一次表明,中美兩國間存在著冷戰後和21世紀如何看待對方,如何將兩國關係定性定位的戰略問題,存在著採取何種戰略對待對方的問題,即戰略選擇的問題。

    布希政府在冷戰結束10年之後和新世紀之初仍沒有解決對華戰略問題。美國國內、新政府內部仍然存在著對華“接觸”與“遏制”之爭,或者説是對中國是“接觸”為主還是“遏制”為主之爭。長期以來,美國對華戰略中存在著接觸和制約、防範,甚至遏制中國的兩面性,一直不能確定其對華戰略的中心或主導方面。

    美國新政府在美中關係上的消極言行表明,美政府內、美國內對華“遏制派”在美國對華外交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把中國的持續發展看做是對美國的威脅,主張現在就在各個方面對中國採取敵對、對抗政策,以防止中國成為美國世界霸權的挑戰者。“遏制”傾向的增長是美國新政府對華消極言行的長期因素,是當前和今後中美關係中的主要危險。

    不錯,中國是在發展,但中國發展的目的不是要同美國“競爭”、爭奪,不是要威脅美國和其他國家,而是要使中國民富國強,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今天的美中關係同當年冷戰時期美蘇關係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中國同美國不是“競爭”和爭奪關係,中國是要穩定、改善和發展中美兩國關係,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一起,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促進世界的發展。為此,中國對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行為不能不表達自己的立場,對美國損害中國主權、安全和根本利益的行為不能不採取必要和正當的行動。一切具有正常判斷能力的人都能看出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中美兩國關係的曲曲折折再次表明:中美兩國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兩國建立和發展健康、穩定的合作關係。中美“競爭”、敵對和對抗不利於中國、不利於美國,也不利於亞洲和世界。中美關係的出路和未來取決於美中兩國採取對話合作的戰略。只要美國新政府和美國內有更多的政治家和人士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和中國的現實,認識美中兩國和世界的根本利益,堅持積極的戰略選擇,摒棄過時的戰略思維和做法,那麼,中美關係的未來前景就將是廣闊的。為此,兩國政府和人民需要堅持正確的方向,排除消極的干擾,堅持已確立的基本原則,作出切實的努力。

    《環球時報》 2001年08月03日

相關新聞

美國軍艦停靠香港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