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美國外交:二“黑”鬥三“白”

    美國副總統切尼、國務卿鮑威爾、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國家安全事務顧問賴斯以及副國務卿阿米蒂奇和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是布希外交與安全政策班子中的幾員主將。此六人在很多問題上分歧頗多。其中被稱為“三人幫”的三個人,是漸佔上風的強硬勢力的代表。

      誰是“三人幫”

    美國分析家認為:“儘管鮑威爾處於重要地位,賴斯同總統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事實表明,最終為政府的每項重大戰略問題拍板的是切尼、拉姆斯菲爾德和沃爾福威茨這三人。他們被普遍稱為美國政壇的“三人幫”。

    副總統切尼早在老布希時代擔任國防部長時就有“鐵桿意識形態右派”之稱。此次上臺伊始就組成了一個自己的“國家安全會議及國內問題小組”,另外還網羅了一群有關教育、環保、能源、預算方面的專家。切尼的助手錶示,他每週還和布希安排只他們兩人參加的午餐會。此外,切尼還將參加參議院共和黨議員們的每週午餐會。英國《經濟學家》雜誌指出:“切尼已經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力的副總統。”

    切尼能有今日離不開拉姆斯菲爾德的提攜。拉姆斯菲爾德現年68歲,是一位“四朝元老”,曾在四屆前共和黨政府中任過職。1975年拉姆斯菲爾德出任福特政府國防部長時,曾竭力推薦年僅34歲的切尼頂替自己擔任總統助理的位子,切尼由此得以躋身共和黨高層。由於這層關係,對布希有強大影響的切尼自然就會推薦拉姆斯菲爾德重新入主五角大樓。美國輿論認為,只要是共和黨上臺,拉姆斯菲爾德就必然受重用。即便是民主黨,也不能忽視他的存在。1998年,美國國會授權成立跨黨派機構———彈道導彈威脅委員會,克林頓就邀請了拉姆斯菲爾德擔任主席。他的評估報告完全推翻了中情局先前的結論,強調伊朗、朝鮮和伊拉克等“無賴”國家都可能用彈道導彈“對美國發動突然襲擊”。這成為美國加速部署NMD的重要依據。

    拉姆斯菲爾德就職後,立即選擇了與其觀點和作風相似的沃爾福威茨擔任自己的副手。這個經常被忽視的人物實際上是“三人幫”的意識形態專家。

    沃爾福威茨畢業于芝加哥大學,是美國保守派骨幹人物阿南布魯姆和極右派意識形態專家阿爾伯特霍爾斯特的嫡系。他被稱為“防務知識分子”。

      爭奪外交安全決策權

    要想控制美國的外交與安全戰略決策,首先要實現對政府重要部門人事任命的控制。布希對拉姆斯菲爾德的任命,就連獲得國務卿提名的鮑威爾也被蒙在鼓裏。布希一語道破天機:他要任命一位能與其他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高級官員平起平坐而且有發言權的國防部長。鮑威爾曾竭力推薦自己的密友阿米蒂奇擔任副國防部長,但由於切尼和拉姆斯菲爾德一致看好沃爾福威茨,阿米蒂奇最終只得到鮑威爾領導的國務院擔任副國務卿。

    此外,“三人幫”都與對美政府有巨大影響的保守派智囊庫———傳統基金會有著密切的聯繫,他們非常注重利用該機構實現對人事任命的影響。布希政府的不少任命是傳統基金會推薦或經其同意的。

    實現了對重要職位的控制後,“三人幫”即開始擠佔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傳統的決策職能。

    布希已經明確表示,“要把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切尼的人馬看作是一個整體,雙方要進行最大限度的交流,要彼此坦誠相待”。將副總統的班子與國家安全委員會相提並論,讓其發揮安全決策方面的職能,這在美國歷史上很罕見,其背後的真實意義是,國家安全委員會要為切尼讓路。掌管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賴斯自己不得不將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能確立為:“彌補裂痕,將各有關部門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並充當好美國在全球範圍內部署的許多部門和機構的黏合劑。”

    與克林頓時期相比,賴斯領導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無論在規模、作用和受公眾矚目程度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長期以來,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在制定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過程中,一直暗中較勁。

    鮑威爾入主國務院曾使國務院士氣大振,鮑威爾也許諾要讓國務院重新回到外交決策中的核心地位。但是,實際情況不容樂觀。國務院在接管了在克林頓時期由白宮直接負責的中東問題、巴爾幹問題、朝鮮問題後,提出的政策建議並沒有被總統接受,相反,布希採納了切尼一方的意見。

    “三人幫”不惜將內部分歧公開化,以爭取民意,進一步增大在重大戰略問題上的發言權。例如,在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問題上,鮑威爾説“我們將會和盟國及俄、中等國磋商”。話音剛落,拉姆斯菲爾德就迫不及待地公開表示:“我們的NMD將不與任何國家磋商,頂多只是通知。”在朝鮮半島問題上,鮑威爾剛剛講過“我們將會在克林頓停止的地方,重新撿起來”,沒隔幾天切尼就代表白宮表示:“朝鮮不值得信任,而美國也不急於跟朝鮮恢復談判。”在對待伊拉克的問題上,鮑威爾主張採取更靈活的制裁手段,“三人幫”卻主張毫不留情,並主張從內部搞滲透、顛覆,甚至分裂,以搞垮薩達姆政權。在中美撞機事件中,鮑威爾無論手段、態度均低調務實;但切尼卻不斷跳到前臺,一再宣稱美國決不道歉,並一再以威脅口吻發表講話。“三人幫”與鮑威爾在外交決策權上的爭鬥已經公開化。

    這一系列事件顯示,在美外交及國家安全問題上,已經形成兩派:一派是以鮑威爾、賴斯為代表的“溫和派”,另一派則是以“三人幫”為首的“強硬派”。

      影響美外交安全政策

    “三人幫”在美國國內都被稱為“新保守主義者”,他們認為,對外政策和安全政策的目標首先是維護和延續美國在全球的支配地位。他們從共和黨保守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傳統出發,推行“美國利益至上”和“以實力求和平”的原則,使對外政策更趨強硬。“三人幫”代表了共和黨內右翼的主流觀點。

    他們在美國外交和安全決策中似已逐漸佔得上風,這對美國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將産生一系列重要的影響。

    “三人幫”推行有選擇地介入國際事務的方針,適當收縮和減少海外義務。美在承擔海外義務和進行海外干涉時,將受到“三人幫”“單邊主義”的影響,強調單獨行動,不願過多地受到盟國的牽制。

    “三人幫”成員均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他們認為,美國的民主價值觀念是使美國取得冷戰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用沃爾福威茨的話來説,“這個工具比我們令人畏懼的軍事競爭能力還要強大。”他主張,不應該只是片面的追求“看得見的所謂的美國利益”,而要實行“將理想和利益統一起來的政策”,也就是要充分重視和使用用來削弱蘇聯並最終使之瓦解的“最強大的工具”,“讓自由的力量遍佈全球”,為美國推行全球霸權鋪平道路。

    《揚子晚報》2001年07月29日

相關新聞

美國太空轟炸機揭密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