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為何不要俄羅斯?

    北約布拉格首腦會議決定邀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7個東歐國家入盟,北約的戰略空間首次直逼聖彼得堡城下。俄國表面上很平靜,內心的複雜是可想而知的。

    許多俄國學者最近紛紛撰文,認為北約的東擴從軍事上來説毫無實質性意義。其理由是這些新成員武器裝備落後,軍事力量有限,比如波羅的海三國的軍人加起來才2萬出頭。因此他們的加盟,只能成為北約的包袱,並不能增強北約的實力。即使加上這些國家的軍費開支,北約的防務費用也只增加了微不足道的2%。這些國家更不能提供北約急需的軍事能力,如遠端遠輸機和空中加油等,只有俄羅斯才有能力提供。還有人不無嘲諷地提醒美國人説,在阿富汗戰爭中,俄羅斯對美國所提供的實質性幫助遠遠比北約的吶喊助陣重要。然而不管怎麼説,美國需要北約增強實力,而北約又願意接納東歐小國,卻將俄羅斯拒之門外,俄國人真有點兒弄不懂這是怎麼回事?

    蘇聯解體後,北約仍不甘走向消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轉變中的俄羅斯仍然使西方不大放心。俗話説“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的軍事實力仍讓西方望而生畏。俄儘管目前衰落隱忍,但雄心未消,總想著東山再起之日。“防人之心不可無”,此話北約只能在肚子裏嘀咕,不想明説。拒絕接納俄羅斯,是其疑慮心理的一個表現。而東歐國家和前蘇聯一些共和國,對這個龐大的東鄰更是疑懼尚存,於是將北約視作安全的避風港,如小魚一般紛紛遊了進來,以求一份心理的安全。

    北約不願接納俄羅斯還有地緣政治、歷史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差異等原因。捷克總統哈維爾在反對俄羅斯加入時説,俄雖部分國土處於歐洲,但卻具有明顯的歐亞大陸的特性;而歐洲—大西洋文明區擁有相似的文化、政治制度、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他的結論是俄與北約可以緊密合作,但卻不宜加入。看來儘管歐俄關係漸行漸近,日趨融洽,而歐美關係口角日多,漸行漸疏,但歐美關係的密切程度仍要遠遠超過歐俄關係。所以北約—俄羅斯理事會也好,和平夥伴關係也罷,歐洲只是將俄視作一個應該也不得不緊密合作,但又要有所防範的鄰居,仍不想也無法將其作為同一個大家庭裏的成員來看待。(李學江)

    《環球時報》 2002年12月09日


北約官員表示:北約正在制定與中國合作計劃
裁兵更新裝備 北約改造波蘭軍隊
北約高峰會議之後的布希—普京會晤 
北約布拉格峰會影響深遠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