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的穩定公約不穩了

    日前,德國首次承認其2002年度的財政赤字有可能超過GDP的3%。這引發了歐盟內部就5年前制定的《穩定與增長公約》(文中簡稱《穩定公約》)的爭論。這場爭論實際上反映出歐盟幾個最大的國家經濟結構改革不力,以強調國家干預為主導思想的凱恩斯主義正在歐洲重新抬頭。

    每年新增國債不得超過GDP的3%

    《穩定公約》是1997年6月制定的,其發起人是當時德國科爾政府的財政部長特奧魏格爾。一個國家的財政狀況與幣值和物價的穩定密切相關。如果預算赤字過多,勢必導致國債攀升———國債還本付息支出增長———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惡性迴圈。很多專家擔心這種惡性迴圈會在整個歐盟出現,因此就制定了這項旨在保持歐元幣值穩定的公約。公約最重要的內容是對各成員國的預算赤字作出明確的量化限制,即每年新增國債不得超過GDP的3%。公約規定了一系列監督和懲罰措施,例如在接近3%時要受到警告,而如果超出3%,則要向歐盟上繳相當於GDP的0.2%至0.5%的罰款。

    考慮到各國當時國債的實際水準不同,歐盟的這項公約要求各國第一步是逐步減少每年預算赤字的水準。在2004年首先達到預算平衡,而後才可以逐漸有所增長,但以3%為限。

    《穩定公約》通過之後,許多國家認真執行預算平衡任務。去年和今年兩年,除葡萄牙、法國、義大利和德國之外,其他國家都實現了預算平衡,像盧森堡、芬蘭、瑞典、愛爾蘭等幾個國家甚至達到預算盈餘。而恰恰是法國、義大利、德國幾個最大的國家卻做得最差。

    公約的發起人也開始對公約提出質疑

    義大利首先跳出來對《穩定公約》提出質疑。今年8月,義大利財政部長特萊蒙蒂和歐洲事務部長布蒂格裏奧內提出,由於目前經濟疲軟,稅收下降,《穩定公約》應該變“軟”一些。法國隨即附和。法國財政部長梅爾聲稱,過分嚴厲的限制會導致經濟衰退。

    但出人意料的是,德國這個《穩定公約》的發起人竟然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去年德國赤字預算為2.8%,與3%的上限已非常接近。今年年初,歐盟委員會本打算向德國發出警告的“藍色信件”,但在德國做出今年肯定減少赤字的保證之後,歐盟委員會放了它一馬。但是,今年9月後,德國由於稅收減少,赤字減不下來了,很可能會突破3%。這樣一來,德國成了歐盟內部赤字比例最高的國家,超過了法國今年的1.9%和義大利的1.3%。施羅德總理9月24日還説,德國不追求“軟化”《穩定公約》;而10月14日則改了口,説“穩定”要“靈活解釋”,要與經濟增長挂起鉤來。

    歐盟委員會主席説公約是“愚蠢的”

    作為歐洲貨幣聯盟各項有關規章的監督者與執行者,歐盟委員會本應按《公約》規定辦,但看到幾個最大的國家都無法如期在2004年達到預算平衡的目標後,它不得不另做打算。負責貨幣問題的委員索爾貝斯不久前提出把這個日期推遲到2006年,後又提出,從明年開始,這幾個國家每年把預算赤字降低0.5個百分點。但法國連這個折中建議也不接受。

    令人吃驚的是,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竟也公開指責《穩定公約》。10月17日,他對法國《費加羅報》發表談話時説,“《穩定公約》是愚蠢的,跟所有死板硬性的決定一樣”。此話出自普羅迪之口,在歐洲掀起了軒然大波。盧森堡首相容克爾批評普羅迪説,誰要想以越來越高的國債去塑造歐洲的未來,才是“愚蠢”的。10月24日歐洲中央銀行明確表示批評該公約過於僵化是沒有道理的。

    此間輿論指出,這些國家赤字降不下來,説明它們在過去幾年中都沒有認真地完成結構改革的任務。因為拋開經濟下降的因素看,這些赤字幾乎都是結構性赤字,即還是因為社會福利支出過高,國家補貼過多,對經濟限制過死。許多人批評歐盟“軟化”《穩定公約》的傾向是在“玩火”,會損害公民對歐元的信心。但從目前的事實觀察,《穩定公約》已經被“軟化”了。歐洲中央銀行最近説,它以“憂慮”的心情注視著增收節支不力的國家的狀況。

    《環球時報》2002年10月28日第十七版


歐洲統一又一步 歐盟“憲法條約草案”出世
歐盟敦促歐盟候選國接受入盟方案
歐盟向成員國提憲法條約草案
歐盟擴大:障礙掃除 前景明朗
歐盟15國達成東擴預算協議
法德就歐盟農業補貼問題達成妥協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