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教育動態 | 教育時評 | 校園采風 | 考試資訊 | 熱點話題 | 校園回憶 |
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大學學習靠自己 高校教學應強化“自助”

    “澳大利亞大學生的學習要比國內學生自覺的多,這真的很值得我們借鑒。”在今年四月舉行的昆士蘭杯演講比賽中摘得桂冠的劉晨白上海市大學生同學,剛剛結束為期一月的澳洲之旅回到上海後,對她的新生師弟師妹們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劉晨白現在仍是上海財經大學的學生,那次旅行活動由上海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政府共同組織,幾名同去的獲獎者分別被安排在不同的大學。劉晨白所在的是不裏斯班市的Griffith大學,學校為她設置了週詳的學習計劃,儘量讓她多接觸各種課程,如:英語強化,管理學,國際商務,電腦,實踐課等。

    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當地的學生自主性相當強,他們習慣於結合學校的安排制定自己的作息表,收集資料,研究課題。學習不僅限于課堂,學校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表向老師預約指導時間。在自助式英語課(SAC)上,他們可以選擇適合個人水準的磁帶、光碟、雜誌等材料進行自我提高。老師隨時答疑,定期為學生提供建議性學習計劃。另外,學校總是不斷收集最新教學資料,讓學生及時掌握實用的知識。如會計和電腦專業的學生被建議學習使用澳洲一些企業和銀行採用的財務軟體;管理專業的學生能方便地使用數據庫調取最新資訊;英語聽説的材料則大多精選自前一週的媒體新聞。這與國內不少大學生抱怨學校的教材和圖書館書籍過於陳舊有很大不同。

    正因為這樣,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們每天都要完成大量閱讀,各種習作。寫論文和演講更是家常便飯,這種方式能提高學生的分析思辯和搜尋資料等自學能力,但對於習慣“期末一考”的學生無疑有些頭痛。一般人至少要3到6個月的適應期,不少人跟不上快節奏高標準的學習要求,終日被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所困。劉晨白感慨道,“這都是國內學習習慣給他們帶來了不適應的緣故吧。”(楊力為)

    《新聞晚報》 2001年9月17日

    

    

    

    

    




我高校引進國外原版教材
部分高校IT專業今秋使用原版國外最新教材
兩岸大學聯手研習現代物流與企業管理
大學教材:何時邁入“現代化”?
中國名校批判之炮製名校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