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教育動態 | 教育時評 | 校園采風 | 考試資訊 | 熱點話題 | 校園回憶 |
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關注研究生教育:我在國外帶研究生

    我教書的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是加拿大第二大的大學,全校學生有3萬,研究生有4000人左右,1500位博士生,我的學院的正確譯名應當是研究生和研究院(Faculty of Graduate Studiesand Research)。我想説一説我在國外當研究生導師的經歷和感受。

    招生:教授是真正的決定者

    古時的軍隊要打勝仗,就得招好兵,買好馬。同樣,研究院要辦好,就得招好學生。若干年前,哈佛大學的校長對全校師生講演的時候,説了這樣一句話:“我們寧願有老鷹的蛋,放在雞的巢中孵化,而不要雞的蛋,放在老鷹的巢中孵化。”

    怎樣才能發掘到好學生呢?這是研究院院長的最大課題。

    國內用考試來招生,考得好就進來,考不好進不來;西方大學不同,是自由申請入學,4年大學成績好的就可以進來。但考試成績好與能不能做研究,能不能獨立思想,並不一定成正比。

    研究能力對研究生來説,才是最重要的。由我的實驗室訓練出來的博士生已有14人,碩士生有15人。我最得意的學生是大學成績很差的一個,因為成績太差,沒有學校要他,後來他去華盛頓大學讀暑期班,選了我的老師費奈爾的課。

    費奈爾最聰明的地方就是識人,他認為這個學生是天才。有一天,他問這學生,既然這麼喜歡做研究,為什麼不去當研究生?當晚費奈爾打電話跟我説,這學生是他教書三十幾年來遇到的最聰明的一個,但大學成績很低,問我要不要?我答説:“要!”

    通常教授肯收,系主任及院長都不能阻止,對收研究生來説,一位有信譽的教授,才是真正的決定者。

    這學生很快就讀完博士,如今離開我的實驗室已7年了,並已負盛名,他成了海洋動物幼蟲生態學的領袖人物,後起之秀。

    我的一位女學生,4年大學成績甲等,她的學校曾送她到國外做了一個夏天的研究,並與一位很有名的教授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她申請到我這兒來,我就直接收她為博士生。我給了她一個題目去做,一次又一次,題目變了又變,痛苦不堪。最後,我把這個學生由博士生變為碩士生,然後由我和我的技工幫她將論文寫成,給了她一個碩士學位。這個學生,婷婷多姿,個性也溫文可愛,能操5種語言,就是不會做研究。

    所以,招生考試,成績是靠不住的,如果能加上口試和介紹信,比較好一點,但仍很不保險。

    每一個大學、每一位老師都要發掘他的好學生,每一位好學生自然也要選好的老師、好的學校,這就是競爭。

    修課:數量和選擇是指導教授的責任

    對於修課,各人看法不同。我認為不要修太多的課,因為大學4年已經修了不少課了,學習有不同的方法,修課只是方法之一。

    一般所修課程只有一小部分是需要的,而這些部分可以花幾個星期就可以學會,又何必花一年半載的時間去修課呢?

    學習因人而異,我們一定要因材施教,不要將學生放入方程式中,搖一搖就千篇一律地出來了。怎樣出來,出來的是什麼素質,才是最重要的。

    許多學校規定要修外國語言。我當學生時,華盛頓大學要讀兩種外國語,並要拿到外國語及格證書後,才能成為博士生候選人,我花了好多時間才辛苦地考及格,但現在都忘了。如果那時多花點時間將英文弄好、弄通,就會更有用處。現在的趨勢是有分量的文章都是以英文來發表的,日本、德國、法國都是這樣。

    修什麼課、修幾門課,因人而異,不能千篇一律用同一種模式決定,這便是指導教授的責任了。

    研究:對很多問題有答案才是好的課題

    碩士也好、博士也好,都是由研究成果而得來的學位。我認為做研究,選擇題目很重要。科學或任何學問都有好的與壞的,好壞之分與研究所用的工具和研究題目,無絕對關係。至於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學問就大了。

    譬如,我一位學生最近發現了蝸牛變態刺激因子的事。有一種蝸牛的卵,包圍在軟殼中,卵的發育可以變成一個浮游的幼蟲,也可以直接變成年輕的成體,而不經過幼蟲期,直接在卵殼中變態,這種變態是一種刺激因子的刺激而引起的,這個刺激變態的因子,我們叫它MF(Metamorphic Factor)。

    我對這學生説,這個MF的重要性,要看它對其他種類變態的影響來決定,如果只能對它的本種引起變態,就不如對其他種類也引起變態來得更有意義,換言之,它的影響範圍愈廣大,這個發現愈有意義。

    一個發現不是對一個問題有答案,而是對很多問題都有答案,如能超越時間和空間,這才是了不起的發現。

    為什麼達爾文進化論那麼了不起呢?因為進化論不但對生物學、對科學有影響,而且對社會學、歷史、宗教、政治、經濟都有了影響;不但對19世紀有了影響,對19世紀之後的年代也有了影響,這才是了不起的大學問。

    論文:一部分冒險,一部分穩紮穩打

    一個碩士只有兩年,博士只有三、四年的時間來讀完。當然每個人都想承前啟後,做別人沒做過的,想別人沒想過的。但這類題目都具冒險性,成功的可能性固然有,失敗的可能性也很大。做研究生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失敗的話,就沒有學位了。

    所以研究生論文應該有兩部分:一部分冒險,一部分穩紮穩打。這樣,冒險部分失敗,還可以有論文交出。

    研究做出來,雖沒有驚天地、泣鬼神,但是一定要有點貢獻,是值得發表的。學生如何知道作品能夠發表,這就是指導教授的事情了。

    研究的環境,同行同事人數的多寡,與教授們接觸的頻次,及向“大師”們聆教的機會,都是很重要的。一個研究生要自同事、教授和訪問大師處,學得智慧,而增加自信。你的研究及作品好壞,是需要許多同行來評定的。

    另外還要有敬業精神,科學也好,文學也好,一定要誠實,不要欺騙;要欺騙的話就不要做研究。

    (本文作者傅勝留言説,寫此文的目的“主要是針對國內研究生教育而舉例國外的先進作法,希望引起國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中國青年報》 2001年8月27日

    




教育部要出臺新規定:教授必須為本科生講課
課程設置:研究生學業本科化
研究生導師:數量不足水準參差
《感受加拿大》——來自一位訪問學者的調查報告
上海本科生可直接讀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