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檔案不再是中國人競聘的“準入證”

    37歲的楊弛原不久前辭去某中央新聞單位派駐哈爾濱的副處級崗位,競聘成功北京一媒體副總編。他更換工作只用了幾十個小時,以前是難以想像的。

    楊説,這得益於用人單位不再只重‘人事檔案’,更重視所看中的人的工作素質和創新能力。楊弛原放棄調動自己的人事檔案,只向新單位提交了學歷文憑、最新的業績成果,以及參加了新單位組織的考試和競聘演説。

    “如果人事檔案是必要條件,那麼也許需要耗費數月辦理調轉,或許原單位不同意調動,使我不具備競聘資格。”

    過去幾十年,人事檔案在中國是一個人的歷史紀錄、資歷證明,是踏入工作崗位的“準入證”,人、檔不可分離。缺少了人事檔案,一個人就不能就業、晉陞、調動、評職稱、領工資,也不能獲得社會福利待遇,甚至無法娶妻生子。

    如今,傳統人事檔案的權威受到了挑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各類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在尋找、尤其是更換工作時不用再擔心受“人事檔案”制約。

    據國家人事部統計,去年全國通過人才流動中心尋找和變動工作的達1643萬人次。這還不包括用人單位與求職者之間直接完成的聘用。

    中國人才交流協會估測,在實現工作流動的人才中,約20%的人未攜帶人事檔案,要麼人、檔分離,要麼徹底棄置。

    據國家人事部透露,全國各級人才流動中心為15.4萬個國有和非國有單位代為管理保存的330萬份人事檔案中,有60多萬份與主人失去聯繫。中國目前擁有2000多萬份幹部人事檔案以及約1億份工人檔案,包括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普通職工,主要放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管理保存。

    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教授鄧紹興説:“人事檔案就像是一個社會今昔的畫軸,人們對其傳統觀念的轉變,就像是抖開它,展現出一幅中國當代社會重大變遷的圖景。”中國的人事檔案制度産生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它記載人的家庭出身、本人成份、社會關係、學習經歷、工作過程等歷史資料,堪稱一個人存在於社會的“印跡證據”。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無論是機關、企事業單位都是公有。人是“單位的人”,通過單位進行自己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絕大多數人一生只在一個單位“端著鐵飯碗”。單位管理約束一個人的重要手段,就是管理控制他的人事檔案,依據上面的資料記載,決定其工作崗位及待遇等。

    改革開放後中國開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非國有經濟與國有經濟並存,人事檔案的地位由此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者周孝正説,人才資源的行政分配正在被市場配置所取代,身份、地位、地域、資歷、職稱的界限開始被打破,人才已由單位所有變為社會所有,其在各所有制單位間的流動配置日益活躍,使得人盡其才、能上能下、能進能出。

    而籠統記載著大量陳舊、靜態的經歷資料的人事檔案,已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最新的素質能力資訊,不能成為用人單位廣納群賢的依據。

    黑龍江省華誠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總裁李和君説,我們不再依據人事檔案去取捨人才,而是依據其現在的工作素質和創新能力。

    國家人事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陳世華處長説,不斷變化的人事檔案今後將出現新的面貌,許多將由動態記載成果、人才業績和紀錄守法、納稅、借貸等信用內容的人才誠信檔案所取代,成為社會共用的個性化人才資訊庫。

    新華社 2002年12月19日

    


中科院拆除人才進出壁壘 人事檔案改由仲介機構代理
中國青年報:檔案管理是公共服務還是商業服務?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