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

    縱觀2003年就業大勢

    2003屆畢業生遇上了高校擴招後的第一個就業高峰年,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212萬人,與2000年相比幾乎翻一番,比2002年(145萬)凈增加67萬人,增幅達46%。11月20日後,全國各地方和高等學校都在爭先恐後地舉辦畢業生就業招聘的市場活動,結合各方面傳來的消息以及2002屆畢業生就業的情況分析,筆者預計:2003年社會對畢業生的總體需求與2002年比較,變化不大。但是畢業生就業崗位分佈和崗位層次將更寬泛;需求的主體將是中小用人單位,且數量有所增加,就單個招聘單位而言,接收畢業生的數量是減少的多,增加的少。

    從社會對不同層次畢業生的需求來看,畢業研究生的需求依然旺盛,特別是高等學校為了應對規模大幅度擴張的需要,急需補充師資約10萬人。但是,其中一些應用性差的專業,畢業生將面臨專業對口職位緊缺的狀況;本科畢業生需求基本平衡,但是,長線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困難;出現的新情況是,由於IT業進入一個世界性的嚴冬,加上我國電信業的重組正在進行之中,往年熱門的、與IT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將面臨更為激烈的崗位競爭;專科畢業生整體需求不旺,但是,其中特色突出、“人職匹配”的專科畢業生,如海運、高級護理等專業和有高級技工技能的畢業生卻供不應求。

    從畢業生就業區域流向來看,經濟欠發達地區畢業生出省(區)就業的人數增加;畢業生流向經濟發達地區和追求到經濟發達地區就業的傾向明顯,競爭的激烈程度增加。

    隨著一些熱門行業,如金融業調整和準備上市,IT行業正在經歷裁人、重組的“嚴冬”,行業內平均薪酬水準下降,減薪達10%~20%。這給追求高起薪的畢業生潑了一盆涼水,預計2003屆畢業生將迎來一個薪酬的低谷。

    政策打造寬鬆環境

    正是因為就業形勢嚴峻,國家出臺了新的就業政策,改革力度非常大。相對而言,2003屆高校畢業生將迎來一個比以往更為寬鬆、有利的就業環境。

    2002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以19號文件轉發了教育部等四部委的《關於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同年10月,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經國務院同意,發出了四部門聯合的《關於切實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推動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力度是罕見的、空前的。一年內兩個文件,明確了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目標: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雙向選擇。對各級政府、高等學校、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在就業問題上的職責都有明確的要求。特別是針對影響畢業生市場中供需主體的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提出了省會及省會以下城市要取消進人指標、戶口指標等限制,切實落實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取消限制高校畢業生跨省、跨地(市)就業的政策規定,取消對畢業生收取的城市增容費、出省費、出系統費和其他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延長畢業生找工作就業的時間為2年,不少省出臺了延長到3年的政策,也就是説,畢業生在2年或3年的時間內找到接收單位,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就給辦理出具報到證等手續;允許待業畢業生在此期間,自由選擇將檔案、戶口保留在學校或生源所在地。同時,新政策也對舉辦畢業生就業市場提出了加強管理的要求。

    畢業生,你準備好了嗎?

    針對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的調整,2003屆畢業生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高校畢業生要正視面臨的就業形勢,高校畢業生供給緊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特別是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來臨、“精英教育”時代的結束,高校畢業生就業將發生與“大眾化”相適應的“質”的變化。高校畢業生就業從精英走向大眾,這是一個不以我們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歷史性的轉化。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處於“買方市場”;在社會需求總量增加不大的一段時間內,畢業生層次間的擠佔崗位的效應將是一個趨強的趨勢;同層次、相同專業畢業生的名牌校與普通校之間、培養品質和特色的競爭將格外激烈;畢業生整體求職的成本和時間將擴大和延長;畢業生整體的薪酬水準將有所下降。

    面對這種歷史性的變化,畢業生們的就業觀、就業期望是否與之相適應呢?

     在高等教育處於“精英教育”的時代,高校畢業生短缺,社會精英崗位充足。高校畢業生就業是一種與之相適應的、在社會精英崗位上的就業。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後,社會精英崗位與高校畢業生數量相比顯得不充足甚至短缺了。就高校畢業生整體的就業情況而言,是進入了一個“大眾化就業”的時代,一部分高校畢業生通過競爭,進入社會的精英崗位。同時,必然要有一部分高校畢業生從事“藍領工作”,成為高級藍領。這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表現,在發達國家,特別是德國,這也是一種普遍的就業現象。我們必須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級技能、較高知識水準和較高收入的“藍領”,以適應進入WTO後,世界工業生産基地向我國轉移,我國成為“世界加工廠”的需要。因此大學畢業生必須調整就業觀和就業期望值,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

    高校畢業生要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職位要求,找準自己就業的社會定位。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畢業生在社會需求中有客觀的定位,如果畢業生自我定位準確,要求的條件符合客觀情況,並且對對方的要求越簡單,你的求職將越容易實現。反之,條件越多、越高,實現起來越難。不要幻想和要求第一次選擇的就業崗位或從事的工作,必須是十全十美、符合自己理想的。每個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地調整,終身從事一種職業是可能的,終身在一個崗位上的可能性是越來越小了。特別是在畢業生就業形勢緊張的時候,應當考慮先解決“吃飯”問題———就業。有些畢業生認為,既然政策允許兩年內就業,就慢慢找,一定要找一個完全滿意的工作崗位。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現在找工作,是與同期的212萬畢業生,或者説212萬人中相同層次、專業的畢業生競爭工作崗位。往下拖一年,將與新畢業的250萬人競爭,競爭將更加激烈。此時若與已經就業但想“跳槽”的人相比較,又存在著有無實踐經驗的差異,更是處於劣勢地位。何況“金無足赤”,想要找心目中十全十美的崗位,談何容易?

    高校畢業生要充分利用當前國家政策營造的更為寬鬆和廣闊的市場就業環境,主動投身到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以進取的態勢,積極參與就業競爭,做好參與競爭的各種準備,在就業機會到來時,不要猶豫不決,“該出手時就出手”。

    對高校畢業生來説,就業是一條路,出國、考研究生也是路,特別是自主創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國務院19號文件提出,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工商和稅務部門要積極給予支援。許多省在貫徹中央文件的政策規定時,規定對畢業生自主創業開辦的企業給予扶植和一些稅收方面的優惠。高校畢業生如果能夠自主創業,不僅自己為自己解決了就業,還為他人創造了就業機會,有這樣能力的畢業生不妨試一試。

    市場就業和高校畢業生“大眾化”就業已經來臨,高校畢業生,你們準備好了嗎?(作者單位:全國高等學校學生資訊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

    《中國教育報》2002年12月11日第5版

    

    


留學讀研就業三分天下 大學畢業生出路變化大
上海十大高校畢分辦負責人説就業對策
城鎮勞動力就業和社會保障狀況調查在66城市同時展開
洋證書大打就業牌 畢業生急撈救命草
我國就業政策基本框架形成 包括五項基本內容
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稱2成畢業生難就業
中國“就業難”十大深層原因
《瞭望》:中國“就業難”的十大深層原因
十大深層原因造成“就業難”
廣東省出臺新規放寬畢業生就業限制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