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項調查:師風師德師愛滋潤學生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於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挂在口頭上的“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為培養未來人才的教師,其知識結構的狀況和道德水準的高下,愈來愈成為受關注的焦點。“為人師表”成為新時期師風師德建設的重點和基礎,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更是重中之重。在新的歷史時期,公眾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而學生們對自己的老師又有什麼樣的要求呢?

    ■師生關係主導在教師

    在我們的調查中,66%的學生認為自己和班主任的關係還可以,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己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這一部分學生有厭學傾向。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師生關係和學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聯繫。隨著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説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而談到影響師生關係的因素時,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主導因素在於教師,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

    ■師愛最為公眾期待

    公眾對教師的期望值有多高呢?調查中最集中反映出的是五方面的素質:

    一、78%的被訪者認為,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二、教師要重視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提及率達77%。

    三、62%的被訪者提到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

    四、58%的被訪者提到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

    五、另外談到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的被訪者為數也不少。他們認為,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

    ■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

    我們對學生進行調查時發現,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裏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喜歡淵博知識型老師的學生佔31%;而喜歡具有師愛型的學生達到53%,他們希望自己的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

    由此可見,在學生們的心中,一個富於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具老師的魅力。學生表示:對有愛心的老師他們會自覺尊重教師的勞動,十分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教師合作,把教師看成是父母親般的親人。他們願意向老師袒露內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教育需要師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體、美、勞等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是先決條件。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這種師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在我們了解公眾對“嚴師出高徒”這一俗語的看法時,54%的被訪者表示嚴師的做法可以理解,26%的被訪者表示説不清,而19%的被訪者表示不理解。

    其實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們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著想,教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産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

    同時,在談到是否尊重教師的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約佔8%。雖然數量比較少,但這種現象還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説話,上課時間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

    如果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

    ■學生尤其渴望教師的平視眼光

    在目前師生之間需要改進的問題中,38%的公眾認為首先是歧視學生問題,包括對學習偏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歧視,還有對一些同學外貌上的歧視。調查中有30%的學生提到最怕挨老師的批評,怕老師發脾氣。説明學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強烈的。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産生。86%的學生表示:最不喜歡老師批評學生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

    青少年問題專家宗春山先生指出,現在的許多問題都出在老師不太尊重孩子青春期上。他説,在我們接觸的大量青少年中,與異性接觸真正以戀愛為目的的並不多,但卻被人扣上了“早戀”的帽子。何況,即使真出現青春期衝動也是正常的。老師應該了解孩子們這個特殊時期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科學而有效的方式,給孩子以寬鬆的關懷和引導。為體現自己的權威而簡單、嚴厲甚至極端的措施,不但違背了教育工作者的施教原則,也會給孩子造成很大傷害,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即使是未成年人,也有其隱私權。老師翻學生的書包、看學生的日記、扭曲事實都是對學生人格尊嚴的損傷。

    ■學生和家長認為教師中需要減少的現象主要有四種

    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響學生的一輩子。學生和家長們對教師中需要減少的現象有哪些呢?

    調查顯示:學生和家長認為教師中需要減少的現象中擺在前四位的依次是體罰、敷衍學生、收禮和向家長分派任務。公眾對這些與教師有關的不良現象産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見圖例)。

    調查樣本中,就體罰對學生的身心産生影響的問題,65%的人認為影響很大,27%的人認為有點影響,另外8%的人表示不清楚。我們為被訪者提供的無影響的被選項沒有人選擇。

    而有些教師敷衍學生的行為原因是多方面的,調查顯示,教師責任心不強因素位居首位,佔46%;其次是教師待遇因素,佔36%,他們認為有些教師的確是因為勞動所得抵不上付出,就忙起了第二職業,投在教學上的精力變得有限。還有人認為學生學習熱情不高也是教師敷衍學生現象産生的原因,佔29%。他們認為有些孩子頑固不化,採取任何教育方式都不見成效,就是厭學,讓老師無計可施,也無可奈何。12%的人認為不良的社會風氣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一部分教師不認真教學。

    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説的,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這一切都基於教師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以良好的師風師德感召和熏陶學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師在行為、氣質、素養甚至儀錶上都應提高文明程度,特別要培養對學生的愛心;教師還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創造出尊重、信任、容、友愛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本次調查技術説明

    ■調查設計:李冬民 趙維 李雋瓊

    ■調查撰寫:孫煒 王欣 李雋瓊

    ■調查執行:中國社會調查所

    ■執行説明:

    本次調查從6月10日至30日,本次調查共回收問卷3285份,其中有效問卷3047份,廢卷138份,有效率為92.7%,樣本分佈為學生家長佔50%,學生佔45%,普通公眾只佔5%,調查地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武漢、廣州等,調查方式包括隨機街訪、電話訪問、面訪、網上調查。抽樣相對誤差為8%,樣本代表性為75%~80%。

    

    《北京青年報》 2002年9月11日


教育專項調查:性教育學校家庭一起抓
三個世紀幾代傳薪 陳家一門22人執教鞭
中山大學“總裁班”首批擬招100學員 學費22萬
大一就上就業課 廣西高校實行就業指導教育
讀"洋學位"先"驗正身" 落榜生防"招生陷阱"
內蒙古評估高校出新招 畢業生就業率成重要指標
家長:費苦心擠好學校 校長:盲目擇校孩吃虧
開學“黃金周” 直擊高校“便宜貨”市場
百歲教育家顧毓琇病逝 江澤民朱鎔基發唁電
復旦學生轉係結果“爆冷” 熱門不熱長線專業搶手
浙江省率先在中國實行外國專家證制度
特級教師的心聲:基礎教育最需要什麼
我國運用市場機制推進教育資訊化
高校+中小學 增收2300萬 海澱區教師納稅今年翻番
都有説不完的理 老師家長 到底誰更可憐?
放學後摔死 學生傷害事故“第一案”開庭
社會各界捐助蘇明娟 讓"大眼睛"成為普通"標本"
教育家顧毓琇先生昨在美病逝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