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閨”敞大門 上海114家科教基地將全線開放  

    上海人將有機會去114家科普教育基地“未知世界”大飽眼福、獲取知識。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理事長施新泉昨天告訴記者,作為科教基地,目前不少大學實驗室、研究所、設計院大門緊閉,科技活動藏身“閨中”無人識。但從本月底開始,這些科教基地將全部對市民開放。

    另據悉,旅行社也開始與8家科教基地聯繫,預計年內開出上海市首條科普旅遊線路。

     “神秘”基地魅力無窮

    上海不只是有科技館、動物園這些科普教育的好去處,其實在各所大學和研究所內,蘊藏著許多能令人眼睛一亮的東西。施新泉介紹説,他曾去過上海的50余家科教基地,感覺不少地方很值得一看。

    在同濟大學風洞實驗室裏,你可親眼看著1-8級的“大風”輪番從縮小了的“金茂大廈”上呼嘯而過,一座“大橋”被“大風”吹得搖搖欲墜。通過這種抗風實驗的研究,能確定建築是否能在真實環境中“迎風傲立”。海洋地質實驗室則展示了海洋地質的研究成果,該校目前正在擬建的國內唯一海洋地質博物館將更吸引人,其中包括海底探密(海底寶藏、海底環境及變遷、人類與海洋探險)、海洋地質標本(岩石、礦物、寶玉石、古生物)等。

    在工程技術大學服裝學院,一套進口服裝生産流水線在幾分鐘內就能完成設計、繪圖、裁剪等工序。在這裡,參觀者只要挑選好布料,幾分鐘後就可以穿上一件適合自己的“名牌”回家了。

    此外,上海大學能看各類機器人;超級計算中心有每秒運算3840億次的神威I型電腦;地震科普館裏幾乎存放了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最有代表性的地震測量儀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則保存了100多年前的老印刷機……這些東西都是值得一看的寶物啊。

    “深閨”從今敞大門

    據了解,目前申城一些科教基地往往以接待同行、內部交流為主,基地人員平時以搞科研為主,並不向普通市民開放。而另有一些則採取預約方式開放,市民並不能隨到隨遊。市科教基地聯合會專職理事沈鈞説,即便是自己,對科教基地地內容也不完全了解,有時去參觀一些基地也會被攔在門外。

    據施新泉介紹,目前不少基地正計劃搬遷,擴大面積以接待市民。同時,本月20日起,市科委將對上海市100多名科教基地負責人進行培訓,轉變“掌門人”的思路,科普單位首先可通過宣傳手段讓公眾了解自己,在開放時間、陳列內容等方面儘量與市民需求更吻合,走上市場化運作道路。

    

    

    《新聞晨報》 2002年8月5日


13歲青海少年呂建偉發現太陽黑子秘密
李嵐清:做好新世紀科教工作
牡丹江市科教興醫見成效
我國將建50個“科教興農與可持續發展綜合示範縣”
“科教興藏”邁大步
環境、基礎設施、科教——甘肅發展的三大任務
林祖庚:廈大爭作兩岸科教交流的橋梁
中國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北京實施十四項重大創新工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