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讀書無用論"再抬頭是社會的悲哀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4 月18 日 | 文章來源:紅網

再過兩個月時間,就是2006年應屆大學生畢業日,而我們針對2006年普通高校應屆本、專科生的調查顯示,已簽約應屆大學生中,47.1%的人簽約月薪在1500元以下。更有27.2%的受訪者認為,起薪太低,會降低民眾教育投入熱情,導致新“讀書無用論”的抬頭。

新“讀書無用論”並非空穴來風,自2000年始就不斷有關於這方面的媒體報道。“讀書無用論”之所以有抬頭之勢,其中緣由至少包含三個層面:第一,高企的教育成本成為無數家庭的重壓。中國的大學學費從每年幾百元一路飚升至每年5000元—8000元不等,只不過用了十年時間。而一個大學生本科四年,相當於城鎮居民4.2年純收入,普通農民家庭13.6年的純收入。在農村,兒子考上大學,父母籌不起學費而含淚自殺的“學費殺人”新聞不是孤例。第二,大學畢業後的就業困難。此前不久,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2005年:中國教育發展報告》顯示,2005年應屆大學畢業生真正簽約者只有33.7%。這個數字足以説明大學生的就業處境之艱難程度。不僅如此,低薪就業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實。第三,國民收入的同比增長有限。相比于學費10年增長20倍,1994年2004年10年間,國民每人平均收入增長還不到4倍。剛剛發佈的《2006年農村經濟綠皮書》數據顯示,2005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3255元。

上述原因的合力,讓“讀書無用論”在一些農村和城市中的困難家庭成為一種理性選擇。因為上大學于他們而言成了奢侈行為,從投入與收益上講,讀書無法短期內收回成本,並有可能在就業無果的情況下血本無歸。長遠來看,很少有人會否認接受高等教育的正確性。但是,每個人、每個家庭的生活都是現實的,“一日無炊”就能擊潰人們的信心。所以,對於“讀書無用論”的論調不可等閒視之,必須以更深入的改革消彌人們的絕望情緒。

經過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極大地釋放了中國各個方面的活力。但是,有些領域的步子過大超出了人們的承受能力,高等教育的發展所産生的諸多問題就是一個例證。因此,以深入改革消除産生問題的根源是政策調整的動力和起點,對既有的改革進行完善、矯正甚至是補償都是必要之舉,從而杜絕不合理的利益剝奪。

“讀書無用論”所蘊含的資訊與背景,非常值得反思。在知識經濟已成全球化趨勢的情況下,這種論調顯然是背離了國家教育立國的戰略。但是,僅僅對“讀書無用論”進行批評顯然是不夠的,有效矯正“讀書無用”的價值理念,就需要有切實的措施解決問題。降低大學收費標準、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以法律形式遏制一些單位惡意壓低工資的行為等,都是居廟堂之高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北平客)

相 關 新 聞
· 應屆畢業生月薪近半低於1500 讀書無用論抬頭
· "低風險"決策:“新讀書無用論”中的農民理性
· 讀書貴、就業難與“讀書無用”論的博弈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