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盲目追求高標準  

    在一些貧困地區,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漂亮的教學樓、齊備的設施,孩子們卻因讀不起書而輟學。有限的教育經費該投向哪兒?人才培養如何獲得高效益?出席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代表紛紛為人才培養的成本算細賬。

    近年來,教育經費佔當年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國家教育投入增加了,可為什麼農民們“辛辛苦苦忙一年,付不起孩子上學錢”,相當多的人在日益抬高的教育門檻面前望而卻步?代表們認為,是目前我國教育經費分配不盡合理,對義務教育投資力度不夠。代表們提出,增加教育經費,要著眼于提高教學品質,提高全民素質,而不是多蓋房子。

    浙江省副總督學徐承楠代表説,這幾年,浙江中等教育發展很快,但有的學校盲目擴大規模,負債纍纍。提高教育設施的水準本無可非議,但有的教學樓蓋好了,教學品質沒有明顯的改善,對學生的收費卻抬上去了。

    對此,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代表説,應研究教育經濟學的問題,教育也要按經濟規律辦事。現在,老百姓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讀不起書。特別是在義務教育中,不能盲目追求高標準和現代化。教育經費的投向要考慮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承受能力。

    人才培養中的浪費現象同樣引起了代表們的關注。一方面,大學生所佔人口比例還很低,另一方面,許多大學生找工作難;一些單位招聘人才時動輒要求本科、碩士生,到單位卻降格使用。對於這些現象,代表們提出,人才培養也要面向市場,要考慮適用。

    對於大學生的“過剩”,吉林大學校長劉中樹代表説,高等教育要適應新形勢,確定人才的標準和模式,調整專業結構,加強學科建設,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教育如何幫助貧困地區改變面貌?有代表建議,貧困地區教育投入首先應著眼于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他們提出,西北貧困地區可以考慮把職業技術教育放入學生法定受教育年限之內,從而使每個學生能掌握一兩門適用的職業技術。

    針對社會人才結構的不合理,徐承楠代表説,不能光強調培養碩士生、博士生,我國要實現國民經濟的産業升級,需要培養大量高級技工、農藝師。現在,一些企業高薪聘請高級技工,這是個好苗頭。

    新華社 2002-3-13

    

    


安徽代表: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會有保障
今年河南教育鎖定6件大事
廣西:2.2億元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
委員之聲:教育也可以發行彩票
秦嶺深處50多老區娃娃露天上課
看看安徽是怎樣構築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新機制的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