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腐敗為何猖獗 對北大博導剽竊事件的三點反思

    ●五種不良現象充斥學術界

    對於這些年來學術的失范現象,北京師範大學的楊玉聖副教授認為:目前學界主要存在著五種不良現象———低水準重復、粗製濫造、泡沫學術、假冒偽劣、抄襲剽竊。從文化傳承的大業看,不能想像如此的學術空氣下成長起來的學子們如何繼承學術薪火、如何繼承道統和學統?

    ●職業道德淪喪産生學術腐敗

    學術腐敗的根源在於學術界學者群體中出現了職業道德危機和道德淪喪、精神危機和精神墮落。鑒此,遏止和根除學術腐敗,主要應寄望于學者在職業道德上進行嚴格的自律。

    為此,一些學者提出“貴在自律”的口號,呼籲學者“身為學者、以學術為業,就理應在道德操守上率先垂范,起碼也要守住為人為學的倫理底線”,提倡“以德治學的精神”。

    一些學者認為“學風問題是整個社會問題的一部分”,“學術腐敗是社會上的浮躁風氣與商業上的投機心理對學術研究的嚴重侵蝕”所致;或認為學者之墮落,乃是因為他們“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未能經受得住利益的誘惑和驅使”。因此,解決的辦法是健全和完善各種制度,加強相關的立法,用一套外在的非象徵的控制系統來約束學者的學術活動及其行為,最終達到“使壞人無法橫行”的目的。

    ●王銘銘受了學術明星牌子的苦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郭于華女士:有一點不容忽視,出於某些原因,在學術研究上非常有天分和素養的王銘銘教授被當作了學術明星,被抬到了很高的位置。實際上王銘銘教授處在那樣的一個位置,不能不試圖最大限度地作出努力來適應整個社會對他的評價。他實際上是無法完成這樣的任務的。某種意義上,他也是一個受害者。

    億正當的學術批評應該如何展開

    ①對其批評應局限在學術範圍內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人類學家郭于華女士:我反對把一個嚴肅的學術批評拿出來進行炒作。我個人認為嚴肅的學術批評應該在一個學術的氛圍內,在一個圈定的範圍內謹慎地進行。

    ②對於學術腐敗的反擊應該納入公眾層面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教授黃安年:我反對那種所謂的文化精英和平民的對立。學術腐敗關乎民族興亡,關係到整個教育體制和全民素質,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怎麼能輕易地把大眾和媒體排除在外呢?我個人認為媒體和大眾應該更多地介入此事。畢竟學術研究不僅應該有科學精神,還應該有人文精神。當然我個人為一些謾罵表示遺憾。

    役“人才愛護”與“一棍子打死”

    王銘銘是有錯誤的,但是在進行學術批評的時候不能忘記這麼幾點:(1)中國社會科學界對於引文制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2)王銘銘享有被抄襲的哈維蘭《當代人類學》的翻譯著作權;(3)王教授進行人類學研究時,中國人類學還是空白,在進行教材寫作時,必須要引用已有西方成果。

    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于華:首先我個人認為王銘銘教授的確有錯誤,而且這個錯誤是比較嚴重的。雖然可能有各方各面的原因,但是我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鋪天蓋地的輿論攻勢對於王教授來講是不公平的。王銘銘教授回國前,國內人類學專業是比較弱的。回國以後,與同行一起艱苦創業,中國的人類學研究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王銘銘教授功不可沒。王銘銘教授是一個非常有學術貢獻的人。目前的輿論傾向有點失去理性。我個人認為應該給王銘銘教授一個公平的待遇。他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學術地位與他踏踏實實的學術研究,起碼長期一段時間來踏踏實實的學術研究是分不開的。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社會學家張海洋教授:王銘銘本人取得今天的學術地位是有歷史原因的,不容抹殺。我們不能把王銘銘教授一棍子打死,不去介紹他取得的成績,只是抓住他的錯誤,狠狠攻擊。至少要全面一些吧。

    《華商報》2002年1月23日

    


北大博導剽竊受批評已久 為何還能不斷晉陞?
北大博導剽竊國外名教材受到處理
近10萬字一模一樣 北大名教授涉嫌剽竊國外名教材
2001年文壇涉嫌剽竊案
抄襲剽竊 槍手捉刀--文化“暴發戶”何其多
文壇剽竊十大受害人排行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