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電信業大事回眸

姚穎

     2001年,中國電信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重組改革塵埃落定,市場競爭格局進一步形成,電信資費結構性大調整,電話初裝費取消,用戶突破3億戶,電信業務發展增幅回落,電信持續發展隱患顯現……2002年,面對入世的嚴峻挑戰,面對全新的市場競爭格局,中國電信業任重道遠。為了來年電信業能夠健康、持續、快速發展,本報對今年電信業大事進行總結評點,以期對來年電信業的發展有所借鑒。

    電信業重組改革塵埃落定

    11月25日,資訊産業部部長吳基傳在接受央視《中國財經報道》欄目專訪時證實説:“國務院已經定了,分成南北,北方呢,變成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信就是保持南方的20個省,北方的10個省加上網通、吉通重組為中國網路通信吉通公司,剩下的,還是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這樣就變成了兩個電話網的相互有競爭力的一個公司,可以發揮競爭的比較優勢。”這意味著中國最大的固定電話企業——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將被一分為二,中國電信業重組改革也即將塵埃落定。

    電信業重組改革塵埃落定,電信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一方面,各電信運營商可以安下心來發業務;另一方面,中國電信市場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各電信運營商勢必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提升服務水準,以期在市場競爭中獲一席之地。

    電信資費調整 結構日趨合理

    2001年,我國電信業資費進行了建國以來幅度最大、範圍最廣的一次調整。內容主要包括:一、降低國內長途電話資費,改革計費單元;二、降低國際及港澳臺電話資費,改革計費單元;三、降低出租電路資費;四、調整固定本地電話資費結構,改革計費單元;五、降低網際網路業務資費;六、取消電信業務附加費;七、放開部分電信業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八、試行光纖、管道和其他網路元素等出租業務等。這次電信資費的改革是規模與條款都比較多而全的一次,大部分條款最晚在2001年6月前實施。

    此次電信資費調整對電信業的直接影響,一是實打實降低了電信資費總水準,減少了用戶支出,其中農民和網民是最大受益者;二是進一步完善了電信業的競爭機制,促進了電信業市場競爭格局的形成,同時也增強了中國電信的壓力。此外,電信資費結構的日趨合理,不僅推動了電信業快速發展,還拉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第二、第三産業的快速增長。

    電話初裝費取消 用戶突破3億戶

     7月1日,國家正式宣佈取消市話初裝費、行動電話入網費等專項用於郵電通信事業建設的政府性基金。地方出臺的農村電話初裝費以及附加在電話上徵收的其他政府性基金項目,自2001年7月1日起,也一律取消。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解決我國郵電通信落後的狀況,緩解郵電通信建設資金不足的矛盾,國家先後開徵了市話初裝費(市話初裝基金)、郵電附加費、行動電話入網費等政府性基金項目,專項用於郵電通信事業建設,對於促進我國郵電通信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電信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電信資費結構調整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我國電信事業有了長足發展,並已基本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為切實減輕社會負擔,規範政府收入分配秩序,經國務院批准,決定取消有關政府性基金項目。

    電話初裝費的取消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激發了大量的潛在用戶,促進了電信業的發展,從而支撐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截至今年10月,我國電話用戶新增7372萬戶,用戶總數突破3億,達到約3.13億戶,近3倍于2000年前三四年中國電話用戶的年增長數。其中,固定電話用戶新增2807.6萬戶,用戶總數達到了1.72億戶;行動電話用戶新增4564.4萬戶,達到1.4億戶,躍居世界首位。另一方面,它使中國電信業面臨更大的壓力,各電信運營商營運收入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特別是中國電信面臨裝機驟增、建設資金不足、服務品質難以跟上等困難。

    中國電信增幅首次低於GDP 電信業持續發展隱患顯現

    10月,CCID發佈2001年第三季度通信市場調研報告。報告顯示,我國電信業務收入增長速度開始放緩,截至第三季度,電信業務收入達到2575.5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繼續下降為12.5%。

    多年來,中國電信業一直保持著幾倍于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高增長率,並且逐年攀升。然而,今年電信業務收入增長幅度卻逐季下滑。根據資訊産業部統計資料顯示,今年電信業務發展增幅從第一季度的16.5%下跌到第三季度的12.5%,已丟了4個百分點,平均一個季度2個百分點,而且第二季度跌了1.8個百分點,第三季度下跌2.2個百分點。尤其是中國電信,其上半年業務收入增幅就已明顯下降,僅為5.8%,遠低於同行業14.7%的平均水準,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個百分點。這是20年來,中國電信收入增幅首次低於GDP增長率。中國電信第三季度增長幅與第一季度相比,又下降了0.7個百分點。

    同時,與業務收入低比增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電話用戶的迅猛增長。由於不少電信新業務的開發,以及電話初裝費、入網費一降再降並最終取消,激發了大量的潛在用戶。用戶迅猛增長,電信業務收入卻急劇下滑,中國電信業的警報已經拉響,它警示我們對當前電信業發展現狀要提高警惕,並對中國電信業的改革與持續發展進行認真思考。

    電信服務已成核心要求 服務品質形成通告制度

    今年,電信服務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自今年第一季度起,資訊産業部對電信運營者的電信服務品質狀況,實行通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全社會曝光。

    資訊産業部此舉的目的,旨在進一步加強電信服務品質監督管理,增加電信服務品質的透明度,便於電信用戶及時了解電信服務品質狀況、對電信業務經營者的服務品質進行監督,藉以促進電信服務品質的提高。這是資訊産業部貫徹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為了進一步加強服務工作,8月,資訊産業部要求各有關單位把解決消費者對郵政、電信行業反映比較強烈的八個問題作為加強行風建設工作的重點。取消話費交費時限、實行全月交費制度、電信運營企業之間的互聯互通等問題作為重點整改內容。這些措施的出臺,無疑有效提升了中國電信業的服務水準,對電信消費者長期利好。

    從第三季度服務品質通告看,電信業整體服務品質穩步提高,但移動業務成為新的投訴熱點,相關運營商應加快整改,否則將影響企業發展。

    率先開放增值業務 中小企業大有作為

     9月22日,在北京香山舉行的“中國加入WTO和增值電信服務研討會”傳出消息,主管部門將最先開放電信增值服務業務,率先在行業中引入競爭機制。

    增值電信服務是在基礎電信服務的基礎上增加的資訊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是隨著近年來電腦技術的突飛猛進和網際網路在全球的普及發展起來的新型電信服務。

    今年9月,長達15年的中國入世談判終於畫上句號。對於中國來説,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從此開始。其中,電信業開放,首當其衝是電信增值業務。根據我國政府在入世談判中作出的承諾,在基礎電信業務領域,外資進入的限制較為嚴格,過渡期後,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49%;而在增值電信業務領域,入世第二年即允許外資持股在30%左右,另外,增值電信業務的過渡期比基礎電信業務短,同時取消了過渡期後外資持股的上限。

    入世後,政府將鼓勵中小企業進入電信運營領域。增值服務作為電信服務中最活躍的領域,具有服務內容豐富多彩、服務方式個性化等特點,與中小企業對市場反應靈敏,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相對靈活的特點天然吻合。可以説,這為中小企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中國鐵通入局 全面開辦業務

    中國鐵通殺入電信市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電信業的一件大事。鐵通入局是我國政府向電信領域引入競爭機制的重大舉措之一,同時它也促進了鐵路系統的改革,推進了資産經營責任制,推動了鐵路運輸産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鐵通公司是由鐵道部控股、鐵路全路14個鐵路局等共18家股東共同出資組建的電信運營企業。中國鐵通在全國4個直轄市和25個省會城市設立了分公司,員工6.5萬人,總資産136億。

    與其他電信運營商相比,中國鐵通的優勢和劣勢都相當明顯。由於中國鐵通擁有中國規模位居第二的電信網路,擁有12萬公里的長途通信線路,其中乾線光纜4.2萬公里,數字微波4593公里。同時,它還將在全國範圍內(兩個省除外)開展業務,提供固定電話、網際網路和數據傳輸,以及IP服務。為此,新成立的鐵通對中國電信來説是一個新的競爭對手。然而,鐵通自身的劣勢也很突出,一是中國鐵通的大部分網路都已陳舊過時;二是缺乏具豐富商業意識和經驗的人才;三是缺乏升級網路所需的資金。

    互聯互通取得進展 有效競爭序幕拉開

     今年,在各級電信主管部門的大力協調下,在電信運營商的積極配合下,困擾電信業多年的全國互聯互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拉開了電信運營商有效競爭的序幕。

    截至3月14日,中國電信為中國聯通、移動、吉通、網通出租的長途數字電路頻寬累計達9327個2兆,全面完成了與聯通、移動、吉通、網通之間各種業務的互聯互通工作。全國範圍內聯不上、聯不通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9月23日,鐵通的29個省級分公司完成與中國電信所有省級公司之間的互聯互通。9月30日,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簽訂了《網間互聯及結算框架協議》及《聯通行動通訊網與中國電信固定本地電話網、國內長途電話網、國際電話網、IP電話網網間互聯及結算協議》。11月14日,中國聯通公司與中國行動通訊集團公司簽訂《中國行動通訊集團公司與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電信網間互聯及結算協議》,該協議為兩網之間的互聯互通奠定了基礎。

    近日,資訊産業部發佈第15號部令,公佈了《電信網間互聯爭議處理辦法》。辦法中規定,從2002年1月1日起,電信網間互聯爭議在協調無效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公開論證。該項辦法的出臺進一步完善了互聯互通的規則,有助於今後更好地解決電信網間互聯問題。

    試點開放寬頻駐地網市場 寬頻納入有序發展軌道

    6月,資訊産業部正式下發《關於開放用戶駐地網運營市場試點工作的通知》及《關於開放寬頻用戶駐地網運營市場的框架意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濟南、青島、武漢、南京、杭州、寧波、廈門、重慶、成都13個城市,由所在省(市)通信管理局組織進行寬頻用戶駐地網運營市場開放、管理試點工作,試點城市之外的已建或在建寬頻用戶駐地網的單位(經營性電腦網際網路絡國際聯網的互聯單位除外)一律停止建設和運營。

    參與試點的城市所在省(市)的通信管理局在正式啟動試點工作之前,要通告試點城市已建或在建寬頻用戶駐地網的單位(經營性電腦網際網路絡國際聯網的互聯單位除外)應在規定時間內向當地通信管理局報備,並接受資格審查。逾期未報的,在正式辦理相關業務許可時將不予受理或批准。

    此次開放試點的範圍不包括城域接入網,未取得經營性電腦網際網路絡國際聯網許可的企業不得從事城域接入網的建設和運營。

    寬頻用戶駐地網是一個直接為用戶服務的網路平臺,關係到千千萬萬電信用戶的切身利益。此次開放用戶駐地網運營市場試點旨在避免寬頻盲目建設的熱潮,淘汰不具服務資格、無建設實力的企業,讓有實力的企業進入市場,從而保障用戶權益。同時,此舉還將解決寬頻用戶駐地網建設目前存在的技術標準不統一、管理混亂、運營商與物業公司或房地産開發商簽訂排他性協議等問題,進而為將來全國寬頻用戶駐地網的放開提供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促進寬頻駐地網的健康發展。

    《政府價格決策聽證暫行辦法》出臺 電信價格決策更加民主化

    7月16日,國家計委頒布第10號令,宣佈我國正式實施《政府價格決策聽證暫行辦法》,這意味著今後水、電、煤、電信、鐵路等關係到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用事業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在制定和調整時必須召開聽證會,必須廣泛徵求消費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在上述各方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後才能頒布實施。該《辦法》的出臺,標誌著我國價格決策民主化進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聽證辦法》是我國《價格法》的重要補充。《辦法》規定,公民對公用事業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和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制定和調整具有“知情權”,相關部門在價格決策前必須舉行聽證會,除涉及國家秘密外,聽證會一律要公開舉行。

    《聽證辦法》的實施打破了以往價格決策部門關起門來定價的方式,建立起了決策部門、申請方與利益相關人共同參與、相互制約的新關係,通過公開聽證的程式,可以避免因社會調查不充分、論證範圍過窄導致的定價不合理、群眾意見大的矛盾,有利於提高政府定價的透明度和科學化。同時,對電信業來説,這一辦法的實施對主管者如何進行管理,經營者如何依法經營,消費者如何消費都産生了重大影響。

    11月,根據《價格法》和《政府價格決策聽證暫行辦法》,國家計委制定並公佈了價格聽證目錄。列入這個目錄的四類商品和服務價格的制定和調整,由國家計委主持聽證。國家計委價格聽證目錄包括,居民生活用電價格,鐵路旅客運輸基準票價率,民航旅客運輸公佈票價水準,電信基本業務資費中的固定電話通話費、月租費、行動電話費、月租費。

    通信資訊報 2001年12月06日


互相“拆臺”怎麼辦?電信業定出“家法”
外資禁律下周作廢兩部 專家稱中國電信業不會垮
電信業的整改之路
電信業重組方案呼之欲出
電信業期待回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