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農業的結構戰略性調整

    構築農業融入全球的生産結構

    我國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與即將加入WTO交匯在一起,對調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謂更高的要求,就是調整結構不僅面向國內市場,在基本滿足農産品量的需求基礎上,全面轉向優質高産高效、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階段;還要面向國際市場,揚長避短,參與國際分工,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建立我國農産品融入全球的新結構,發展開放型經濟。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行有利於我國的交換。這就需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要明確農産品對外貿易的方針。從我國勞動力豐富、土地資源稀缺的基本國情出發,出口土地密集型的産品(如穀物、油菜籽、棉花、煙草等)不是優勢,出口勞動密集型的高價值産品(如畜産品、水産品、蔬菜、水果、花卉和農産品加工品等)是優勢。從長遠來看,我國糧食應保持基本自給,不求出口,適當進口。大量出口的應是勞動密集型的高價值農産品,並通過這些産品的出口換回土地密集型農産品的進口。實際上,出口勞動密集型産品,等於出口勞務,增加就業;進口土地密集型産品,等於進口我國稀缺的水土資源。這應是我國農業對外貿易的方針。第二,要明確農産品出口貿易的重點地區。農産品出口貿易的重點應放在沿海發達地區和其他有條件的地區。沿海發達地區農業生産水準比較高,在參與國際農産品貿易競爭中,具有資訊、技術、人才、資金、市場和區位優勢。因此,沿海發達地區應主要發展出口創匯農業。這樣,有利於促進東部沿海地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又可以騰出一塊國內市場,為中西部發展商品生産擴展空間。第三,依靠科技,全面優化我國農産品的品種,提升農産品及加工品的品質,做到新鮮、安全、營養,增強市場競爭力。

    這樣的調整,已經逐漸成為國人的共識,也是加入WTO的必備步驟。調整好了,也就是做好了加入WTO的準備,就不怕迎面而來的國際市場競爭。競爭出進步,競爭帶來發展,關鍵在於做好準備,有備無患。這個“備”,就是通過目前我國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使我國農業的發展適應全球化的要求。

    構築農業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區域結構

    戰略性調整的一個關鍵,在於優化農業區域佈局,即在市場需求的基礎上,不同地區憑藉各自的比較優勢,發展有市場競爭力的産業和産品,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講求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是極為重要的。目前不少地方從實際出發,提出的發展特色農業,就是這種新趨勢的體現。

    這樣的調整,必然突破農産品短缺年代,一個地方什麼都幹的“小而全”局面,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選擇和發展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産品。從微觀上來講,突出了地方特色;從宏觀上來講,形成科學合理的生産佈局和專業分工。其結果,避免了結構趨同、供過於求、浪費資源,又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的弊端。當前我國農業東、中、西三大板塊的不同結構調整,就是具體體現。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面向國內外市場需求,適當減少糧食種植面積,積極發展高價值經濟作物,發展出口創匯農業;在西部山區,特別是長江、黃河上中游,以及部分湖區、牧區,把不宜種糧的土地退耕還林、還草、還湖,轉而發展高價值的林果業、畜牧業、水産業,發展生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中部和東北糧食主産區,以東、西部和城市為糧食主銷市場,繼續發展糧食生産,為國家多增産糧食,並以糧食為原料大力發展畜牧業、食品加工業,把糧食大省轉變為畜牧大省、食品工業大省,拉長糧食多層次增殖鏈條,走出一條富民強省新途徑,實現農民種糧也能富的願望。這應是中部和東北糧食主産區堅定不移的發展戰略。這樣,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西部山區適當減少糧食種植面積,發展特色農業,既可以緩解當前糧食供過於求的困擾,又能增加農民收入;中部和東北地區繼續發揮固有的糧食優勢,多生産糧食,保持全國供求基本平衡,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這樣的調整,從一個地區、一個農戶來説,摒棄“小而全”,發展特色經濟,使農業逐步邁向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同時,又能大大提高農産品商品率,擴大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農戶之間的交換量,發展市場經濟。億萬農民通過市場出售自己的産品,又通過市場購回自己需要的消費品,既是商品生産者,又是商品消費者,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這樣的調整,由於生産者的産品基本上乃至全部都是作為商品出售的,産品交換量、流通量大大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從事初級産品的加工業、流通業出現了,創造出大量新的就業崗位。計劃經濟時代農民只搞生産、不參與市場流通的舊格局將被打破,一大批會做買賣的農民從種植業中分離出來,從事加工業、流通業,形成市場經濟條件下有生産、又有流通的新格局。

    構築農業走向現代化的社會結構就我國農村現狀來看,農業勞動者那麼多,農村人口比重那麼大,邁不過這個坎,很難實現農業現代化。在人多地少的條件下,即使農産品全部達到優質高産高效,增加農民收入的空間也不很大。因此,解決非農化和城鎮化嚴重滯後問題,城鄉人口比例嚴重失調問題,是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徑,是實現城鄉協調發展、促進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之計。幾億農業人口非農化和城鎮化,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最艱巨的任務。解決這一難題的出路,要靠工業化和城鎮化,以“兩化”推動農村人口非農化。幾億農民向非農産業和小城鎮轉移的過程,就是現代化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現階段農村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中,不僅要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還要相應調整城鄉人口結構、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也就是調整社會結構。這就要發展非農産業,加快小城鎮建設,轉移農村人口,轉移農村勞動力。務農的人少了,才有條件擴大經營規模,使用先進的生産工具和科學技術,提高勞動生産率,增加農民收入,走向現代化。這就是人們常講的,要使農民增收,就得減少農民;要使農業現代化,就得改變城鄉二元結構。

    就加入WTO來説,除了全面提升我國農産品品質以外,很大程度上在於擴大經營規模,提高勞動生産率,降低生産成本,奪得價格上的競爭優勢,出路也在於減少農村人口和農業勞動者。

    轉移農村勞動力是多渠道的,但應把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運銷業作為一個重點。當前農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加工、流通嚴重滯後於生産。所謂農村人多,是多在生産領域,從事加工、流通的人太少。應當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援有一定專長的、會做買賣的農民進入加工、流通領域。這個領域需求大、容量大,農民向這個領域轉移也比較容易,又可以把勞動力轉移與促進農業發展結合起來。轉移的結果,使生産、流通兩相宜,構築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勞動力結構。

    調整城鄉關係,主要是通過發展農産品加工業、流通業及其他二、三産業拉動小城鎮建設。不以辦實業、發展經濟為前提,等於空談小城鎮建設。辦企業需要解決水的問題、電的問題、路的問題,一個企業獨立解決這些問題,投資大、成本高,大家聯合起來,到相對集中的城鎮、工業園區共同幹,可以減少投入、降低成本,並能充分發揮企業聚集效應,又把辦企業和發展小城鎮密切結合起來了。不少地方的經驗證明,辦企業産生建設小城鎮的需求,建設小城鎮又能進一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小城鎮發展以縣城和中心鎮為重點。二、三産業和小城鎮的發展,又帶動農村人口的非農化和向小城鎮集中,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村人口過多、種地人過多的基本特徵,為農業和農村逐步走向現代化創造條件。現在有些沿海發達地區,農村轉向非農産業的勞動力已達90%左右,而城鎮化率只有30%—40%,這種滯後的狀況完全有條件加快改變,否則無法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

    

    《人民日報》 2000.10.12

相關新聞

我國超級雜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我國就業結構趨於合理 農業從業人員低於五成

農業比原子彈更重要——謝國民談“新世紀興農之道”

中國對農業結構實施重大調整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