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傳媒業是中國最後一個暴利行業嗎?

     “傳媒大戰”這個詞語從最近開始常常出現在報刊媒體上,起因當然是指從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間,北京報攤一下就涌現出了許多新面孔。而本月初,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正式掛牌,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媒體市場又進入了一個高速擴容期。

    去北京的任何一個報攤看看就會發現,各種報刊擠得滿滿噹噹。而隨便數數近一年來創刊的新報,先是去年3月《青年時訊》、《青年體育》相繼問世,10月《北京娛樂信報》創刊,兩個月後,《勞動午報》面市,上個月底,早已被炒熱的《京華時報》終於揭開了面紗,這期間還有《經濟觀察報》、《北京新報》、《華夏時報》等一系列報紙登陸北京。有數字表明,目前至少有200家以上的報紙在“分割”和搶佔北京報業市場,這個數字比素有報業之都“密不透風”之稱的香港還要高出3倍之多。

    比起表面上只是新報紛紛問世的傳媒大戰,很多人更關心資本市場對傳媒業的介入。《京華時報》的創刊,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不是它的《人民日報》的背景,而是北大青鳥斥鉅資5000萬元參股其中。而新財經類報紙--《經濟觀察報》的背後是入主鄭百文而名聲大噪的山東三聯集團。有消息説,為這張財經類週報,三聯計劃3年之內投入8000萬元。

    資本進入媒體,當然是因為利潤。不是有很多人都把傳媒業稱之為金礦嗎?更有人説傳媒業是中國最後一個暴利行業,所以北大適時地為大批准淘金人提供了一個搖籃。不過,也有人斥之為泡沫,就像去年的無數網站迅速崛起又馬上倒閉一樣,大批的風險投資進入一個燒錢的時代。到底是金礦還是泡沫,我們不妨看看相關人士的觀點如何。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黨委書記兼副院長趙為民教授在接受時訊記者採訪時説,從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籌建之初到現在的正式設立,北大的舉動牽動了太多經濟市場人士的視線,以致在社會上普遍達成了這樣一種共識:北大設立的這一新學院,是傳媒投資熱起而帶動的人才市場的需求使然。趙教授對此並不否認,北大的新學院是為迎合當前市場需求而設置的,但是,他特別強調的一點是,這個學院的設立並不完全是只圍著市場而轉的,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們國家目前已進入了一個資訊化的時代,資訊的便捷傳播這方面已被運用得極為廣泛了。而北大作為一所國內乃至國際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大時代的發展需要它有與之地位身份想適應的一個學科,否則,北大就會與時代相脫離。

    趙教授還説:“現在媒體競爭很激烈是很正常的事,恰恰也是由於競爭,誰的品質高誰就能取勝。我們培養一流的人才,也是一樣要注重品質。目前傳媒人才的涌現渠道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個是在學院裏培養,一個是在市場競爭中産生。對於當前的整個傳媒市場來説,高水準的傳媒人才相當缺乏,此外,好的媒體管理人才也很少,為此,我們學院從市場實際出發,專門特設了對管理人才培養的專業。”

    身為媒體人士,《經濟觀察報》總編何力對於泡沫之説並不認同。他説:“我有一個基本觀點,報界競爭遠沒達到激烈程度,甚至説真正的報業競爭還沒開始。大資本、有實力的企業還在探索、觀望和等待。《經濟觀察報》只不過是一塊試驗田,成為泡沫經濟的説法實在是為時過早。刻薄一點説就是媒體有點太自戀,傳媒業的變化和其他領域的巨大變化相比,不過是剛剛有一點兒風吹草動,就被拿來大肆渲染。”

    何力認為,傳媒業是一個需要大投入的産業。持續投入、長遠打算是業內人士已經達成的一個共識,高額投入在帶來高回報的同時,也有可能帶來很大的失敗,但是小投入基本上是註定要失敗的。對於《北京娛樂信報》現象,何力分析,戲劇電影報20多年的歷史給信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認為,這也是一筆巨大的投入。但是,他強調《信報》具有不可複製性。而《京華時報》的創刊則給北京的同行帶來了南方都市報的風格,比如説他們的商業精神、競爭意識、交換意識和市場意識,這正是北京傳媒業人士需要學習的。

    有消息説,中國目前有70萬人從事新聞工作,但這其中只有20%%的人接受過新聞方面的專業教育,因此很多高校紛紛開設了新聞專業或是新聞學院。對於這個市場到底是不是急缺人才,缺什麼樣的新聞人才,何力説:“這要從兩方面來説,如果單從做社會新聞來説,我覺得已經不缺人了。做社會新聞的記者大專學歷就足夠使了,而要想讓新聞從業人員的隊伍産生梯度,那就還需很多從業人員。特別是新聞經營管理方面的人才和熟悉資本市場、能對財經方面有獨特見解的人都是急缺人才,而這樣的人才恰恰是院校培養的難點,我們的院校基本上還是注重學歷教育。”

    《京華時報》的創刊另一個令人關注的是所引發的人才流動。從該報社長兼總編輯吳海民列出的一長串名單不難看出,《北京晨報》、《北京青年報》、《精品購物指南》、《信報》、《午報》;中央級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地方的《華商報》、《華西都市報》、《南方都市報》都有人流向《京華時報》。那麼,北京的傳媒市場是不是人員流動非常頻繁呢?剛剛從《中華工商時報》“流動”到《經濟觀察報》的何力説:“北京的傳媒從業人員的流動不算大,用一組數字就可以證實,截至到2000年,北京媒體的從業人員服務於一個媒體的時間是10.5年,而香港是3.5年。”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表示,其實金礦和泡沫的提法並不矛盾:“沒有泡沫,就沒有生機。現在有一些泡沫,説明這個行業投資已經引起了相當多的關注。如果光靠自身力量,很難把傳媒産業做好。”據了解,國內傳媒業已經連續3年保持了25%%的速度增長。從1998年起,利稅總額就超過煙草業,成為國家第四支柱産業。去年全國廣告營業收入約800億元。喻國明認為,國內傳媒産業發展歷史短、成長性高,加之市場進入門檻較低,是吸引眾多國內外投資商看好傳媒業的重要原因。他表示,資本與傳媒業的結合,將是未來3至5年內我國社會深刻變革的重要現象之一。

    中國青年報 2001年06月08日

相關新聞

資本,將目光投向傳媒

北京50億資産傳媒巨艦浮出水面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