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寬頻:誰的機會來了?

    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寬頻”席捲了中國大陸的每個城市,而且被炒得越來越熱,在中國的IT業內颳起了一陣“寬頻風潮”。在經歷了NASDAQ的災難之後,中國的IT業似乎找到了新的發展點。同時,寬頻接入戰從年初開始已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展開,現在,獲批准的9個骨幹網路提供商,如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吉通等,正積極進行網路建設與並購。隨著寬頻風潮的興起,無論是對網路提供商還是服務商,一時間,他們看上去似乎又迎來了新一輪的好機會。

    寬頻

    是一個好“故事”?

    我們常見到基於光纖IP網的乙太網技術、有線電視的Cable Modem技術、普通電話線路的ADSL技術及基於衛星通信的Direct PC技術都是寬頻技術的典型。寬頻進入小區是一步步的過程,先是建好主幹網,然後建好城域網,然後建好局域網,然後才是小區高速路“最後一公里”的暢通。

    社會進入資訊化的標誌是家庭上網,因為家庭是人們生活的核心,能在家中實現的,才意味著一種産品可能普及到每個人身上。正是寬頻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窄帶網際網路存在的問題,包括網上支付難、資訊安全沒有保障、傳輸緩慢、內容氾濫、收費高昂等。好在網際網路已經進入寬頻時期,寬頻正在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寬頻所直接導致的結果,是中國城市一個個智慧小區的出現。而從小區用戶的眼光來看,慢、收費高和服務不全是窄帶最致命的問題,其他問題是用戶只能等待解決而不能幫助解決的。寬頻出現以後,網站必然會增加服務內容、擴展服務的種類,使服務實現個性化。

    然而,寬頻能“寬”到哪兒去?寬頻現在已被多少人所認同?雖然寬頻比目前普通撥號上網快幾十到幾百倍,24小時線上的網際網路連接,不僅有普通網路的瀏覽、收發電子郵件等功能,而且可以滿足語音、圖像等大量資訊傳遞的需求,實現VOD視頻點播、網路電話、在家炒股、遠端教育等功能。但來自房地産商的反饋卻是:事實上,目前並沒有多少人真正在用寬頻。把“最後一公里”的高速路修到社區雖然一直被熱炒,但用戶是否感受到了?除了上網快、可以點幾個片子外,寬頻上幾乎空空如也。原寬信網總裁謝文説,現在大家都忙著修路,但“如果寬頻上看的還是原來那點兒東西,弄不好路白修、錢白投,老百姓什麼也看不見”。也許,只有到家庭主婦、老人小孩們都能夠上寬頻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中國的寬頻才有出路。

    網際網路

    第二輪高潮正在到來?

    雖然人們還未必真正體驗到寬頻的“寬”處,但應該肯定的是,寬頻接入技術的進步,的確為我們帶來了一片廣闊的天地。

    中國的上網用戶從前年底的890萬,增長為去年底的2260萬;同時,中國的出口頻寬由前年底的350兆,到去年底上升為2080兆。隨著電訊資費逐步降低,網民的數量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也許不會再像過去那樣每半年翻一番,但是在2001年突破3000萬甚至達到4000萬則完全有可能。隨著中國電信、網通、廣電等大型電信公司相繼鋪設了幾個全國性的光纖骨幹網路,並在今年內逐步投入營運,整個中國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在2001年將更加完善、更加高速。過去幾個月,中國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法規,網際網路政策逐步明朗化,市場進一步規範。不僅僅國際市場資金在注入中國網際網路,國內也有不少大企業如長城電腦集團一直致力於解決寬頻最後一公里的社區接入瓶頸。也就是説,業界在新的一年裏擁有前所未有的好條件,網際網路的第二輪高潮正在到來。

    寬頻是否真的帶來了網際網路的第二個春天?對此,記者專訪了在寬頻開發中先行一步的長城集團旗下長通飛華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蒲大衛,他認為,整個網際網路市場規模的發展要經歷三次推動。首先是“.com”在前年、去年的推動。這一推動今年明顯放慢,但這不等於整個中國市場的放慢。從今年開始一直到明年,隨著傳統行業的進入,以及大眾市場的開發,這兩年會有兩次新的高峰,也就是無線接入和寬頻接入,給網際網路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網際網路市場的真正市場價值,還沒有開發出來,還有巨大的空間。大家所關心的網路支付問題、物流配送、網路安全問題都正在得到解決。他認為,中國網際網路市場正在進行一次“版圖重組”,而爭奪的焦點則是“寬頻”。寬頻網路正在孕育一場新的網路技術和應用革命。

    從市場上傳出的消息可以看出,目前,長城、聯想、實達和國外一些廠商等都已經準備向市場上大量投放寬頻接入産品。中國電信、聯通、網通等也都已經在醞釀與ASP合作的計劃。大家都把目光盯在了寬頻上。

    蒲大衛認為,寬頻的建成,必然伴隨的就是中國家庭上網時代的真正到來,也就是中國的網際網路絡業開始進入由用戶啟動市場的時代。這個時代必將對中國的網站産生最重大的影響。

    門戶網站

    醞釀網上超市

    中國現在有很多網站,每家網站都推出許多産品或者幾類産品,但不管是門戶類産品還是垂直類産品,不管是搜索引擎還是新聞頻道,它們沒有辦法滿足一座大樓裏所有居民的需要,甚至可能滿足不了某一戶家庭的需要。因為家庭的愛好不同,職業不同,需要也不同。放眼望去,網際網路上這些各自為政的網站産品聚在一起,就像是堆滿貨物的倉庫,雜亂無章。這時候的倉庫,最需要一個管理者。用形象化的語言來形容,寬頻與智慧小區與家庭上網都需要一個資訊加工廠,是一個交易所,一家超級市場。網際網路要求的是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需要友好、簡便、直接、安全、快速、有效、互動的平臺,最好是某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全部問題的答案。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人們需要一個網頁似的界面,這個界面是一個平臺,是能夠滿足居民需要的、分類非常清楚的服務平臺。寬頻流送的資訊需要有內容導航;網站需要有人幫他們包裝,對他們進行歸類;智慧小區和小區居民要求能在網上迅速地解決隨時的需要;小區管理者可以簡便地收費,有通知能夠便捷地下達;居民有需要也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從平臺上發出訊息。這就是網路超市的含義。

    長城集團下屬的常青藤網站目前正在為搭建這樣的平臺積極運作,據他們介紹,這個平臺就是寬頻在家庭的表現形式,是一個門戶,包容網路集團、小區管理于一身,是對所有網站進行歸類然後擺放整齊的內容集團,是對小區的管理實現“傻瓜化”的平臺,是用戶上網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桌面”,也是管理者收費和發放各種通知的平臺,是智慧小區的文化平臺。這個平臺的所有用戶和管理者都可以依照級別和授權,對其進行局部控制。

    從這些門戶網站的積極動作不難看出,寬頻對他們來説,也許是走出低迷的最後一次機會。

    網路提供商:

    又一輪跑馬圈地?

    寬頻熱的興起,最直接的反映是,中國的各大電信營運商都不約而同地加入到網路建設的競爭中來,在主幹網和城際網、甚至在“最後一公里”接入的社區網等各領域,均掀起了一場混戰。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一擁而上的寬頻網建設會不會又造成新一輪的資源浪費?大批熱情高漲的接入服務商有幾個能撐到最後營利?因為對老百姓來説,他們最關心的是,沒有足夠清晰而有效的內容服務,我們憑什麼為寬頻掏錢?

    目前寬頻社區網有三種常用的接入方式:ADSL、Cable Modem和乙太網技術(LAN)。ADSL是通過對傳統電話線路進行改造,實現寬頻接入。由於電話線路歸屬電信,其實只有電信部門才能夠開展這種接入。Cable Modem(有線數據機)技術,主要是利用現有的有線電視網,通過對線路進行雙向改造,從而實現寬頻接入。像具有廣電背景的寬頻接入商如歌華有線、電廣傳媒則力推這種接入。乙太網接入,則以長城寬頻為代表。其實從技術上説,目前看這幾種方式各有優劣。Cable Modem的雙向改造費用較高;乙太網接入已經是成熟的技術,但無法傳輸現在的模擬電視信號;ADSL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電話網路資源,但信號損耗大,距離的限制影響大。

    對於普通用戶,用的是哪種接入模式,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腦筋,因為那是建築商的事。但對網路接入商來説,問題就比較複雜了——你不去圈地,用戶就會被別人佔領;而盲目接入,在不具備有效的增值服務,內容也沒有吸引力的情況下,用戶量嚴重不足,不足以支撐網路的運營。寬頻接入商可能很長時間無法營利,或者説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支撐到營利的那一天。長寬總裁楊宇航曾説:“可能要睡一百年,當然不是説投資回報要這麼久,就是要非常長的時間,非常艱苦。”接入商們心裏都清楚,寬頻給他們帶來的是一次機遇,也是一回風險。

    但競爭最激烈的還不是他們。

    據媒體報道,目前,中國電信利用電話線主幹網的優勢,將寬頻概念延伸到了電話線能到達的地方;而中國聯通則利用長途線路,與中國移動,包括發展勢頭迅猛的中國網通等多個商家有著充分的合作;中國網通的發展則被業界喻為“世界第一”,短短的一年的左右時間,在東部沿海地區的17個城市鋪設了光纖主幹網;沒有電信背景的廣電,也在利用其四通八達的電視網路建設自己的主幹網。

    4月5日,資訊産業部與國家計委突然聯合發出通知,聲稱要大規模清理違規光纜建設項目。一時間媒體紛紛猜測,中國電信此次意圖是否在於“獨霸寬頻網,不容他人插足?” 據廣電局資訊網絡中心主任陳曉寧估算,寬頻網際網路數據業務帶給中國有線電視線的年收入將在500億—600億元之間,視頻業務中的專業頻道將超過500億元,基本頻道在270億元左右,廣告收入則在400億—500億元之間。所有這些業務都離不開數字機頂盒,5年後,用戶將購買約300億元的機頂盒。即使不包括話音業務和網路建設投資,中國有線網及相關産業的規模也將突破2000億元。看來,如此一塊“肥肉”,出現“別人眼紅”的猜測也並非完全沒有根據。

    事實上,並非只有電信一家將廣電視為在寬頻領域的競爭對手。長城集團的蒲大衛認為,廣電和寬頻(FTTB)將是最具競爭力的兩種媒介。他説,如今回過頭來看看有線電視的發展,它最成功的一面,就是把接入同內容捆綁在一起,品質和豐富程度上佔很大優勢,又能降低成本,這一點是值得寬頻吸取的經驗,因為窄帶失敗的關鍵就在於收不到錢,ISP與ICP脫節,電訊雙向收費,窄帶網站要營利只有靠廣告,沒有第三種渠道,許多很好的內容不得不免費,爭相降價,相當於慢性自殺。寬頻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它隨著小區的建設進入普通家庭的生活,會隨小區物業一起收費,保證了內容供應商有利可圖,有推出精品內容的積極性。

    蒲大衛也看到了有線電視的弊端,那就是體制限制,它由各省的廣電局管理,在資源整合方面也顯得行動笨拙、緩慢,相比之下,網通、長城等運營商在市場方面行動就比較快、比較靈活,而且已經形成了規模。他認為,“寬頻現在假想的敵人應該是廣電!”他把寬頻和廣電的現狀作了形象的比喻,他説:“有線網路目前是羊腸小道,雖然路況不好、急需整合,但有許多好車停在上面;寬頻是高速公路,但沒有車,我們的任務就是儘快把好車吸引到我們這條高速公路上來!”

    他説,廣電有市場,但它的市場是滯後的,廣電對寬頻是個很大的威脅。二者最後發展如何?蒲大衛認為主要取決於兩點:一、取決於廣電建立“高速公路”的速度;二、取決於政策如何在寬頻上有收益。不過,廣電要進行高速公路建設,由單向改造成雙向也是有很多困難的:比如耗資巨大,成本昂貴。羅渣士公司是加拿大最大的有線電視網路集團,擁有近400萬戶基本用戶,蒲大衛曾擔任過羅渣士有線電視(Rogers Cablesystems Ltd.)的高級經理。在羅渣士有線電視,1998年已全部改造成數字光纖網路,但一年就要投入6億美金。

    寬頻靠什麼取勝?

    “寬頻要取勝,把老百姓從廣電吸引到寬頻上來,方法很明確:要培育市場,要滿足老百姓的需求,要有精品內容。”蒲大衛進一步解釋,“需求包括大眾化的需求和特殊需求。所謂大眾化的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是指窄帶沒法滿足的速度的提高、費用的降低以及音頻、視頻效果,這些是最基本的,例如視頻新聞就是窄帶上的文字新聞無法比擬的;除此之外還有在普遍需求上的特殊需求,是指諸如網上炒股、遊戲、醫療教育、IP電話等。”

    在開發過程中,蒲大衛提醒要注意寬頻的競爭不要被速度矇住雙眼,它也不是價格上的下調從而導致的慢性自殺式惡性競爭。寬頻的發展靠的就是內容,這與窄帶是不同的,窄帶是完全開放,沒有限制的,造成供大於求,這也是導致它失敗的原因之一。

    但這並不意味著寬頻限制自由競爭。從理論上講,在頻寬無限的前提下,要在競爭中取勝就要靠內容和客戶群,而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內容好客戶群就會增加,相反就會失去客戶群,接入服務是一個衡量標準,未來電訊費用的發展趨勢是不斷下調,接入費用不再是影響客戶群的關鍵,內容優秀才可以吸引更多用戶,將來寬頻與有線電視的競爭關鍵是內容之爭,既有精彩的內容又能將成本降低才會取勝。總之,沒有內容,就只能靠降價來競爭,有了內容,就是靠增值服務在競爭。所以內容是寬頻在開始發展時就應十分關注的因素,會決定誰成功,誰失敗。美國線上(AOL)與華納時代(Time Warner)的合併就是這種接入商與內容提供商優勢互補的典範。

    再提寬頻時代的“三網合一”

    為了解決資源浪費的問題,電信網、廣電網和電腦網的“三網合一”曾被熱炒過一陣。但據業內權威人士的分析,“電信網路和廣電網路畢竟是不同性質的網路,最大的不同在於經營性質的不同。從國際電信管理條例來看,電信網是一個純粹的運營網,電信運營商必須保證對委託給它的資訊業務原樣傳送,不能進行任意刪改,否則無法保持運營商的中立性質;廣電網則正好相反,運營者必須對廣電網發佈的資訊進行編輯加工,而後才能傳輸。同時,廣電網還承擔著傳播新聞的工作,履行著基礎教育義務。”由此看來,“三網合一”並非是如想像中那麼簡單的一件事。

    中國的三網究竟能否合一?專家認為,不應該説“三網合一”,而應該是“三網融合”,三網從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融合提倡的是互連互通,有競爭又有合作,就像處理鐵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三者的關係一樣。目前,在寬頻接入領域已經形成HFC、ADSL、雙絞線等多種方式並存的局面是不爭的事實,在主幹網上也同樣存在著幾大運營商的較量。對百姓來説,無論採用何種方式的接入,如果能夠享受到寬頻提供的功能和服務,“三網融合”就算是取得了成功。

    中國經濟時報 2001年05月08日

相關新聞

寬頻網協議突然中止 電信奪人之食公平否

中國網通寬頻高速網際網路開通運營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