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在世界經濟地圖上的定位

    加入WTO後,中國在國際經濟棋盤上究竟能夠佔據什麼位置?這是政府和企業界都想求解的問題。一些戰略分析員説,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最有可能成為全世界的生産車間。而她在尋求更好增長水準的時候,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提高資金和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

    定位:全球加工廠

    在世界經濟的大棋盤上,中國有兩樣東西非常突出:第一個是13億人口和過去20年年均高達9%的經濟增長,最終使中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世界性市場;第二,中國巨大的勞動力資源,使她在勞動力密集型的工業生産方面具有最佳的競爭力,這也將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起點。“現在我們的彩電、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的單産在全球都數一數二,在國內打得頭破血流,但它們的出口占整個世界市場的份額都只有1%左右。”中國銀行行長經濟顧問朱民博士説,“我們必須眼光向外,成為全世界的生産基地,面向全世界提供工業製成品,這是中國的必然選擇。”

    但這個戰略本身也包含很大的潛在風險。亞洲金融危機證明,技術、資本和市場都在外面,只有生産在國內的出口導向的經濟增長模式是經不起衝擊的。這就使中國面臨著一個兩難問題:中國發展的基石是全球化的製造業,但亞洲金融危機表明這樣做是很脆弱的。不過這也要具體分析,朱民説:“目前看來,對於市場在外,大家都認為是沒有問題的;資金在外,如果有一定的市場條件加以規範,問題也不大;唯一的問題是技術不能在外,而這恰恰正是我們目前最缺乏的。”

    香港貿易發展局前主席、香港利豐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國經認為,在未來中國的經濟競爭中,産品的生産和分銷將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未來的競爭已經不是公司之間的競爭,而更像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而且這種競爭將從國內向全球擴展,最終形成全球供應鏈。在這一全球供應鏈中,中國將是重要的一環,逐步成為跨國公司的全球製造與分銷中心,成為它們向全球提供産品的基地。

    這兩方面優勢的結合,將成為這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最大驅動因素。然後還可以此為跳板,發展自己的技術能力。“在中國的發展進程中,香港將成為一個主要的環節,不僅僅是運輸中心,也會成為中國參與全球市場的全球供應鏈管理和知識的中心,並以此在珠江三角洲發展成一個核心地帶,凝聚資本、技術等資源。”馮國經説。

    中國面臨的兩大挑戰

    高盛國際集團(亞洲)副董事長肯尼斯柯蒂斯認為,中國在加入WTO後走向繁榮的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將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資源,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

    中國每年的新增存款高達4000億美元,要比美國大很多,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卻因為投資方向和回報的原因流到了國外。柯蒂斯大惑不解地説:“這其實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中國各級政府想方設法在全世界招商引資,拿出了種種優惠政策;但另一方面,國內卻有如此多的閒置資本沒有被動員起來,最終或者是存進了銀行,或者是流到了境外。”

    存款大多通過銀行信貸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流向了國有企業,其他所有制企業儘管比國企的增長要快三四倍,卻很難得到資金支援。而資金一旦停滯在了某些領域不能快速流動起來,就非但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是在不斷損壞價值。“在金融領域必須進行廣泛的改革,我們才能看到這些資本被廣泛地加以使用,使人們辛辛苦苦存下來的錢真正推動經濟的實質增長,並且得到增值。”柯蒂斯説。

    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方面,有兩個迫在眉睫的巨大壓力使中國不能絲毫掉以輕心。一是道路、交通、通信、能源和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長期資金,它們的建設品質直接決定了明天的增長品質;另一個壓力則是日益逼近的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養老金支付問題,隨著老齡人口增長的速度超過年輕的人口,人口結構的金字塔就會發生倒轉。如何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將是日程上的首要問題。其中,最大的機會和挑戰,則是如何動員全社會的養老金資金,把它們投入到回報最好的經濟領域和企業之中。這個問題解決得好,中國將會在增長品質和未來的養老金支付方面取得雙贏的結果,否則就只能是雙輸的結局。

    另一大挑戰是如何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今天中國城市化的比率是30%,30年後將會達到60%,也即意味著新增5.5億的城市人口,這可是美國人口的兩倍!到時候,將會有8到9億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形成一個全球性的核心城市市場。柯蒂斯説:“這固然會對社會管理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及其投資帶來沉重壓力,但如果能夠把如此龐大的人力資源比較有效地開發出來,由此所釋放出來的潛力將難以想像。”

    中國經營報 2001年04月28日

相關新聞

極端的年代

全球經濟衰退將給中國帶來巨大挑戰

會爆發全球經濟危機嗎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