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開列貿易壁壘清單 中國和歐盟等被列其中

    4月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其公佈的《2003年各國貿易壁壘報告》中,將51個國家和3個貿易集團列為對美國出口施加各種障礙的實體。而日本、中國和歐盟則列在了這份清單中的前幾位。美國同時表示,將就此事向WTO提起仲裁。

    對此,北京的有關專家指出,根據目前的國際局勢,中國目前所推行的“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的貿易戰略恐怕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美國的困境

    在此次的報告中,美國列出諸多貿易夥伴對美國出口做出不公平貿易障礙,當中最嚴重的是歐盟15國針對基因食品頒布的禁令。報告説,自從歐盟于1998年實施上述禁令以來,美國對歐盟的玉米出口大減55%。

    另外,報告在涉及日本內容的部分也指出,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實施全面放寬管制的承諾,將為美國産品更加便利地進入日本市場鋪平道路。然而,報告顯示,布希政府對日本這些改革的進展緩慢感到失望。

    報告指出,過去3年對美貿易盈餘最大的中國也需要做出進一步努力,履行其2001年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承諾的市場開放措施。報告指出,中國針對美國小麥、玉米、稻米、棉花、大麥、可榨油的果實與蔬菜油的進口實施不公平的貿易限制,違反中國加入世貿的承諾。

    對外經濟貿易研究院的馬宇研究員指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每年都會對其他國家的貿易壁壘情況做出評估,並做出相應的報告,其法律依據是美國的《1998年貿易與競爭綜合法案》。雖然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由來已久,但2002年美國的貿易赤字飆升至4703億美元,創造了歷史新高。加之在“9.11”事件之後,美國失去投資安全港的頭銜後,貿易赤字無法由資本流入解決,因此馬宇認為,布希政府加強對進出口貿易的控制也在情理之中。

    貿易手段見仁見智

    對於美國指責中國在某些貿易領域的措施違反了中國的入世承諾,一些措施屬於貿易壁壘的問題,馬宇認為,其實就連美國也承認,中國在履行入世承諾的問題上做出了相當的成績,儘管在某些方面尚存不足,那也是瑕不掩瑜。

    至於是否屬於貿易壁壘,馬宇認為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在國際貿易中,每個國家都希望能保護自己國家的産業,中國自然也不例外。

    在中國加入WTO之前,中國保護本國企業,主要依靠關稅和配額的限制,而在加入WTO之後,按照入世承諾,中國將逐步取消配額限制,同時逐步降低關稅,因此肯定要借助其他手段來保護中國的弱勢産業。

    2002年,中國的農産品出口大幅增加,並從凈進口國一躍成為凈出口國。這種飛躍到底證明了什麼?是中國的農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競爭能力,還是中國的確實行了貿易壁壘?

    中國的一些政策,比如轉基因食品的進口檢疫制度,確實影響了美國大豆對中國的出口,但這種技術性貿易壁壘也是WTO規則所允許的。

    改變貿易戰略

    馬宇認為,應該首先轉變中國目前所實行的“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的貿易戰略,要充分意識到進口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1980年前後,由於多年閉關淤積的進口饑渴得以釋放,導致進口大增,整個20世紀80年代中有8年是貿易逆差,個別時候外匯儲備下降到僅有20多億美元,這使得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的貿易政策取向逐步固化。

    1990年以後,情況發生了逆轉,只有1993年是逆差,1990-2001年累計貿易順差2030.7億美元,其中1996-2001年累計順差1719.9億美元。2002年1-10月,順差247.4億美元,中國貿易順差已經持續了9年之久。馬宇認為,中國進出口貿易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必須重新認識進口,並給進口以應有的地位,不應該一談到進口增加,特別是貿易赤字就心 懷不安。

    重視進口有助於發揮後發優勢。對於發展中國家經濟來説,後發優勢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通過技術引進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而實現趕超。

    中國上個世紀80年代的貿易逆差,主要也是機械設備和技術等投資品的大規模進口,所以某些時候雖有“洋躍進”之嫌,但其積極作用也不能低估。近年來,中國進口中40%左右是機械設備進口,其中相當部分是高技術含量的投資品進口,每年的技術引進規模也達數十億美元,近年外商直接投資中投資品進口每年在150億美元左右。這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內企業技術改造,加快了技術進步,也為1990年以後尤其是近年的出口急劇擴大奠定了基礎。

    同時,對於目前正在修訂中的《對外貿易法》,馬宇認為,中國政府應該把精力更多放到對外貿易戰略的調整方面,而不是僅僅對一些戰術層面的東西進行調整。

    《財經時報》2003年4月7日

    

    


美國指責日中歐貿易壁壘嚴重
我國出口産品如何應對技術貿易壁壘
"動物福利":不僅是貿易壁壘
外經貿部官員:三大貿易壁壘阻擊中國出口
外經貿部官員建言儘快建立有效機制應對貿易壁壘
《對外貿易壁壘調查暫行規則》全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