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透視中國冰箱業:未待入世先出關

    國內冰箱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技術開發及市場運作上已日臻成熟,被業界譽為“最為成熟的行業”。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洋品牌“捲土重來”的報道不時出現,一些洋品牌冰箱生産企業趁機在市場上大造聲勢。有專家分析認為,洋品牌冰箱已開始向中國市場發起第三輪衝鋒。

    洋品牌幾進幾齣

    國産品牌神速發展

    回顧我國冰箱業歷史,改革開放以後到80年代中期,進口品牌冰箱一統天下。80年代中期後,隨著中國冰箱企業的崛起,進口品牌冰箱淡出市場。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冰箱企業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批企業敗下陣來,市場向名優的國産品牌集中。與此同時,國外大的家電廠商覬覦中國市場的心情更為急切,他們將一些敗下陣來的冰箱企業作為再次進軍中國市場的跳板,通過控股、收購等手段向中國冰箱生産和銷售市場發起第二輪進攻。當時,美國惠而浦收購了北京“雪花”,通用電器收購了天津“可耐”,南韓三星吞併蘇州“香雪海”,西門子兼併了“揚子”,伊萊克斯收購了長沙“中意”,松下、夏普、美泰克則分別在上海、江蘇、安徽等地合資建廠。

    世界家電巨頭紛紛來中國安營紮寨,一些國人為我國冰箱企業的命運擔憂起來。但經過幾年的中洋品牌之間的較量,憂慮漸漸逝去,國産品牌不僅牢牢佔據了國內80%以上市場份額,而且還打開了歐美發達國家的市場大門,目前僅海爾一家就佔有美國小容積冰箱30%的市場份額,我國幾個主要的國産品牌的冰箱正以每年平均遞增60%以上的速度出口。因此,有專家指出,中國冰箱企業是未待入世已先出關。

    洋品牌改練“中國功夫”

    國産品牌引領時尚

    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後,面對中國消費者因地域不同而産生的生活習慣和消費需求的巨大差異及與國外完全不同的市場環境,感到水土不服了,在國外一些通行的市場行銷手法、銷售手段已不能照搬拿來用於中國市場。像售後服務等,在發達國家往往有專門公司去做,到中國市場後,就必須自己親自去做。一些在國外很有市場的産品,由於一些性能不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照搬進來後,卻受到市場冷遇。由於市場拓展不利,惠而浦等一些洋品牌從中國撤出了投資。伊萊克斯三年前即喊出“向海爾學習”,從産品開發、市場行銷到售後服務改學全套“中國功夫”。

    一些專家認為,洋品牌冰箱在中國市場受阻的原因,首先是本身技術不突出,對中國消費者的預期消費估計不足。這幾年國産品牌冰箱生産企業技術水準發展十分迅速,如海爾的無級變速冰箱、變頻冰箱、網路冰箱,科龍的生態保鮮冰箱,新飛的綠色環保冰箱等,其技術在世界上都屬一流的。國內進行的首次冰箱産品節能認證,在首批通過認證的9家企業的103種型號的冰箱和冷櫃産品中,洋冰箱僅有10種,不到總量的10%。其次是洋品牌在創新能力、服務和發展速度等方面與國産名牌相比都稍遜一籌。這幾年,國內幾大主要冰箱企業不斷推陳出新:“無氟”、“抗菌”、“保鮮”、“變頻”、“節能”等新的市場概念層出不窮。與其他家電産品不同,在冰箱市場上,國産品牌一直領導著人們的消費時尚。而洋品牌冰箱卻表現平平,除一路尾隨之外,別無精彩舉措出爐。基於以上原因,洋品牌在中國市場中的份額一直增長不大,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統計,今年1-9月份,三星、伊萊克斯、西門子三個洋品牌加在一起的市場份額僅為排名前10位銷售總額的16.67%,比排名第一的海爾冰箱(市場份額28.8%)少近12個百分點。海爾、容聲、新飛、美菱四大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佔前10位總量的72.56%,在國內冰箱市場中,牢牢掌握著主動權。

    家電中心向中國轉移

    世界巨頭搶佔一席之地

    在這種情況下,洋品牌為什麼還要發動一場新的進攻呢?一些專家認為,這是與中國冰箱製造和銷售市場的前景有關。家電製造中心幾十年來在世界上發生過幾次轉移,60年代以美歐為中心,70年代,隨著日本家電業的崛起,家電工業向日本轉移,80年代又開始向南韓轉移。90年代中期以後,家電工業逐步向中國轉移。1998年,中國生産冰箱1300萬台,空調1000萬台。世界冰箱市場總量約為6000萬台,空調總量為3500萬台,而中國已分別佔了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冰箱製造國和市場銷售國,而且中國冰箱還在以年均60%的增長速度向國外市場銷售。對世界家電巨頭來説,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能在中國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那麼它的全球戰略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拼命打入中國市場已成為許多家電巨頭的一項緊迫任務。因此,有關人士指出,今後中國冰箱市場上,中洋品牌之戰會更為激烈,但人們已不像當初那樣為此憂慮了。

    《中國經濟時報》 2001年01月05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